育儿仅仅是一门科学?大错特错!育儿其实是一门考验家长的心理学
前不久跟某宇宙大行的朋友在车上闲聊,不知怎么就讨论起育儿这个话题。突然发现育儿不仅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考验家长的心理学。
因为自己在银行工作,所以朋友圈都是各大银行的。在银行工作的人,假如能够走上管理岗位,工资基本上可以达到年薪20万。但是年薪20万的人,日子过得可能还不如年薪5万的人。
当时这个宇宙大行的朋友举了一个例子,说他们行有个部门的副总,大概年薪20万,老婆工资还高点,但是日子却过得非常紧巴巴,除了单位发的制服以外,买的衣服都是优衣库之类的打折货。
我当时觉得很好奇,两口子年薪五十万了,在武汉这样一个城市,喝豆浆应该都是喝一杯丢一杯的土豪啊,怎么搞得这么抠门了。
高昂的育儿费用经过一番了解才知道,两口子的钱全部投入到女儿的教育上去了。
早教机构。双语教学,汉语老师一名,外教一名,而且年轻漂亮,一年费用6万。
培训费。包括钢琴、绘画、舞蹈、主持人(口才)、棋艺等大概有个十来项兴趣培训班,其中最贵是钢琴兴趣班,一个稍微好点的钢琴也要四五万了,私教费更贵,8万,一对一家教。
还有各种衣服、饰品、参加各种所谓上流社会的活动等等开销,更是一个无底洞。
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年的工资基本上所剩无几。
互相攀比的兴趣培训班比高昂的培训费,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互相攀比心理。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在银行上班通常都比较忙,没时间带孩子,都是父母帮忙带的。
在等着孩子放学的时候,一些家长就会闲聊,你的孩子报了什么兴趣班啊?学的怎么样啊?报得多的,学得好的家长,总是会特别自豪,自己的孩子有多棒。
没怎么报兴趣班的佛系家长就开始着急了,是不是自己的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了?我是不是也要给孩子报一个班?
今天你报一个兴趣班,明天我报三个;你报三个兴趣班,我就要报五个,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报的兴趣班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高昂,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输给了别人。只要家庭收入能承受,就往最好的班上。
自己苦点、累点算什么?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这是他们的真实写照,也是软肋。
还要不要生二胎了?以前很多老人重男轻女,非要生儿子传宗接代,现在这种情况依旧很普遍。
我有个同事,在儿子结婚前就跟媳妇说了,必须要生个儿子,结果是第一胎是个姑娘。于是念叨了几年,要媳妇生二胎,结果这两年突然就不念了。
问她为什么不念着生儿子了?养不起!头胎姑娘一年就花十几万,已经压力很大了,现在再生个儿子,怕是更难养活了。
一胎都养不好,还想生二胎?
索性还是绝了这个念头,不要二胎了,姑娘就挺好的。
而这种情况,在我周围比比皆是。
我们的育儿理念出了什么问题?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排行榜,说是小孩子的钱最好挣。因为绝大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基本上是有求必应的,而且销售人员只要稍微刺激一下家长,比如其他家长都是怎么对自己孩子的,就能乖乖让家长掏腰包。
所以现在培训机构开的一天比一天多,掏空家长钱包的套路也是一个比一个深。至于培训机构是否正规,培训效果好不好,值不值那个价,这事情真的很难说。
有些家长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非常舍得花钱,哪怕是被培训机构套路也在所不惜,就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了。美其名曰: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轮到培训自己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的时候,就一分钱都不愿意花了。
我也不知道是不愿意学呢,还是真舍不得花钱,又或者是寄希望于孩子身上,自己成不了X一代,那就成为X一代的爹妈吧。
育儿先育己在我看来,自己有多大能力,就为自己的孩子做多大的事情,与其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倒不如给孩子一个更高的平台。
就拿我们银行来说,新员工进来的人,如果家里条件比较好的,比如是上市公司老总的子女,工作起来绝对是一帆风顺,平步青云。但是如果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无论自己再怎么优秀,都很难说有什么出头的希望。
比如拉个存款,有个有钱的老爸,一个亿不过是打几个电话的事情。换成一般家庭的呢?电话打爆了都未必能拉到100万。
年底一考核,谁应该优秀?谁应该得提拔?
所以真为了自己孩子好,不是去拼给孩子上了几个培训班,也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你当家长的是怎么在努力,怎么给孩子当榜样的。
家长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所以,与其投资孩子,更应该投资自己。你自己拼搏奋斗的身影,才是你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
孩子要成长,要成才,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至于上不上培训班,上几个培训班,则需要家长好好考虑。一是量力而行,二是不要有互相攀比心理,三是看孩子真正喜欢什么,想清楚 了,再决定不迟。
结语现在社会变化很快,育儿理念也是不断推陈出新。昨天我们还推崇备至的,今天可能就被抛弃到九霄云外了。
无论外界如何变换,但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本质都是不变的,一切都要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主,尊重孩子的特质。既不能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孩子,更不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攀比,盲目教育。最终,我们也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能够走得更好,比我们更加幸福快乐。
作为家长的你,是怎么教育自己孩子的?
相关文章
- 育儿心理学:孩子争强好胜,并非是家长的锅,但家长是仅存的屏障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
- 心理学:“妈妈,我怎么这么丑?”家长警惕孩子自我认知混乱
- 心理学:应对孩子的过分依恋,家长应该更好的抽离出这段关系
- 家长和孩子要手机,被孩子“耳光”伺候,心理学专家:别惯着
- 育儿心理学:0~1岁的孩子,养育重点,是预防“口欲期固结”人格
- 育儿心理学:孩子和老人睡,影响心智发育
- 育儿心理学:帮孩子建立内在评价系统,让孩子自己吃饭就变得简单
- 育儿心理学:晕轮效应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近因效应驱赶坏习惯
- 育儿心理学:父母们,对孩子最好的赋能,是教会他们自知
- 育儿心理学:父母们,请别让孩子,在心理上“高位截瘫”
- 育儿心理学:粗心的孩子,缺的不是提醒,捕获其动机才能改变行为
- 育儿心理学:聪明的孩子,有成长规律吗?天才研究专家告诉你答案
- 育儿路上,为何焦虑的永远是妈妈?心理学专家告诉你答案
- 三本育儿书的某些亮点—读《儿童逆反心理学》等
- 养育孩子,不懂心理学怎么行-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
- 只看重成绩就好了吗?心理学:家长学历不高,孩子也可以学得很好
- 孩子厌学怎么办?心理学家:家长要摆正心态,掌握情绪ABC理论
- 孩子太过胆小怎么办?心理学:家长首先要学着先去接纳
- 孩子总是不开心?心理学:家长要帮助孩子构建积极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