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育儿心理学:粗心的孩子,缺的不是提醒,捕获其动机才能改变行为

2022-01-04 02:16:11孕产
经常会在考试之后会听到家长为孩子扼腕:“我家孩子太粗心了!明明题目都会做,就是粗心大意,否则就能拿100分了!”家长们穷尽一切方法对孩子的粗心行为进行“改造”,但到头来发现孩子该粗心的还是会粗心,一点都不带含糊。

经常会在考试之后会听到家长为孩子扼腕:“我家孩子太粗心了!明明题目都会做,就是粗心大意,否则就能拿100分了!”

家长们穷尽一切方法对孩子的粗心行为进行“改造”,但到头来发现孩子该粗心的还是会粗心,一点都不带含糊。

粗心大意仿佛成为了儿童十大难以解决的谜题之一一般,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淅爸提供一个新的方法来解决孩子的粗心难题。在这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粗心的前因后果。

01 前因:从无意为之,到潜意识行事,最终形成习惯

对于“一张白纸”的孩子来说,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从过往的生活中找到痕迹。

孩子最初从家长或者其他亲密监护人身上获取“粗心”这一认知,但有些孩子并不会因此继续粗心下去,有的却形成了粗心的行为习惯,这中间的关键是什么?

这取决于孩子对于“粗心”之后所带来结果的情感反馈,即对结果的认知。

而形成行为习惯的过程,孩子会经历以下的心路历程:

粗心看起来很让妈妈开心--最初的认知

妈妈带宝宝出门时忘记了带钥匙,回到家门口没钥匙开门的时候,妈妈笑着对宝宝说:“妈妈忘记带要死了,我们去楼下玩吧!妈妈笨死了,对吗?”

语言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孩子,他只能含糊的弄懂妈妈的意思,在脑海里形成这样的逻辑:

妈妈忘记带钥匙了,这件事情看起来好像让妈妈很开心,妈妈笑得是那么爽朗不是么?

接着妈妈带着宝宝到楼下玩耍,宝宝对“忘记带钥匙”的认知更深刻了:忘记带钥匙能让妈妈跟我玩,让我也开心。

最后,孩子形成了对粗心的认知:粗心是一件让妈妈和我都开心的事情;

粗心看起来能让妈妈关心我--潜意识的推动

孩子建立了“粗心=快乐”的认知之后,由于他们年龄尚小,需要他们负责的事情也几乎没有(也就是可以让他们粗心的内容几乎不存在),直到他们开始上学,读书,他们要为自己的成绩负责。

对于大多数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考取好成绩不是一件什么难事,他们发现自己需要负责任的事情,却不能引起父母的关注。

例如取得好成绩之后,一些父母给予孩子的反应是:“这是你应该做到的事情。”

孩子发现,反而是一次不应该有的粗心,能让父母正视自己(即便是批评)。

天生对父母的关注的追求,驱动着他们用自己所认知的方式获得父母的关注,这促使他们潜意识的粗心对待自己的学习,以获得父母的关注。

这点心理,在二胎家庭中的,认为自己缺乏关注的大宝身上尤其能凸显。他们用这样的方式争夺父母的爱。

粗心看起来能让我逃避难受的事情--有意识为之

粗心往往会出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身上,因为与他们优异的分数、扎实的知识基础相比,那粗心所导致的失误会显得尤为明显。

面对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会提出更高的要求,最简单的就是:“98分没什么好骄傲的”,潜台词就是:你不够优秀,你需要继续努力,你还达不到我的要求。

这类孩子在成绩上很难取得突破(已经达到顶峰的瓶颈),需要的是更广泛面的学习,而家长不断在给孩子提新的、更高的要求。

更为“巧合”的是,这些要求并不是孩子自己所喜欢的,所向往的,甚至是所拒绝所讨厌的。

孩子会有意的利用粗心,其认知逻辑是:我只要粗心,就不用学习其他更高要求,更让我难受的事情。

其心理逻辑是:粗心,能让我避开父母的高要求。粗心让我有安全感。

我就是一个粗心的孩子--根深蒂固,自暴自弃

在发现孩子反复粗心,并反复教育难以取得成效后,父母们就会有意无意地给孩子贴上标签。这点在中国的“谦虚”教育之下尤为体现。

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谈起某个孩子的成绩,夸奖孩子:“你读书真棒!都能考上98分!还有那么多奖状!”

这时,谦虚使然,孩子的父母会搭上几句话,谦虚谦虚:“棒什么呀!他能考100分!就是粗心!你看...(如数家珍般的挨个指出孩子的失误之处)”,又或者“是挺棒的,就是太粗心了。”

本来被夸赞是一件让孩子开心的事情,但父母的几句话对孩子连消带打,那份喜悦被瞬间抹除,反而换来孩子的报复心理:既然你认为我不行,那我就不行给你看好了。

孩子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掉进了“粗心”的坑里的,有他自己的认知原因,也有父母和环境的推动。

在了解了孩子的心路历程的前因后,我们还要知道“后果”,即父母为何对孩子的粗心,教育收效甚微甚至是无效。

02 后果:被阻断的真实生活体验

对于粗心的孩子,家长通常会使用以下方式教育孩子,不知觉的阻断了孩子的真实生活体验,反而会加深孩子对粗心的错误认知。

保证:家长认为是提醒,孩子认为是唠叨

让孩子保证下次不再犯是最常用的教育行为了,无损又能让孩子表明态度,但这仅仅是家长认为,对于孩子而言,他们认为这是唠叨,认为父母啰嗦,左耳进右耳出也就不出为奇了。

横在面前的一个问题:你能保证自己一直不粗心吗?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显然,这是一个伪命题、一个绝对论的事情,只要一个简单的个例就能打破这个论点(例如出门忘记带钥匙)。

对于孩子而言同样如此,在生活中、学习上,他们总会有粗心的时候,让孩子保证难以做到的事情,缺乏内在动力,他们如何会记得牢并做得到呢?

练习:家长认为是鞭策,孩子认为是受难

为了让孩子“记住”不能粗心,让孩子多做练习题,练到不再犯错为止,形成肌肉记忆是另一种看起来比较正向的教育方式。

事实上,无论家长初心如何,孩子并不能理解这一点,即便理解也难以接受,不情不愿地在家长的压力下进行练习。

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一下换位思考:某次我们的流水线工作出现了失误,老板要求我们加班加点重新做,做到不再犯错为之,还美其名曰为我们好。

不论老板是真心为我们好,还是为他自己好,我们都会认为这是为了老板而做的,不情不愿。

本就是为难对方的行为,怎么能让对方欣然接受呢?

打骂:家长认为是惩罚,孩子认为被讨厌

在说教保证、反复练习仍然收效甚微之后,家长再次面对孩子的粗心问题,会进入到手足无措、进而恼羞成怒的情绪中。

既然“敬酒不喝,那就给你罚酒!”,通过严厉的惩罚、甚至打骂,希望让孩子痛定思痛,改过自新。

对于懦弱的孩子来说,迫于压力而妥协,确实能让他们改过自新,但那不过是用一件让他们更难受的事情来代替粗心。

而对于倔强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不会记住不要粗心这一件主要事情,他们记住的是自己因此遭受了攻击和侮辱。

殊途同归,无论孩子对此作出哪种反应,其共同点是一致的:学习使我难受,让父母讨厌我,所以我讨厌学习。

这种做法,只是单纯的解决了粗心问题,却换来更难以解决的难题,得不偿失。

在这些教育方式中,孩子对于粗心的真实体验被阻断。

孩子固然是知道粗心对自己的影响的,他们也因此受到了惩罚:缺两分,被老师点名,被同学嘲笑...

但当我们用这些方式来教育孩子之后,粗心给他们带来的逻辑结果惩罚,变成了父母人为给他们施加的惩罚。

粗心的逻辑结果让他们倍感难受(对自身成绩的悔过),老师同学的评价让他们产生自卑(外界压力),当他们回到那个温暖的、本该可以包容他们情绪、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家,发现连父母都在惩罚着他,甚至因此“憎恨”他...

最终他渐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对家庭的安全感,形成了自暴自弃的心理特点。

那么,孩子的粗心我们就放任不管吗?就不断包容他的错误吗?

不,那是纵容,是溺爱,其危害性并不比上述任何一种方式低。

面对孩子的粗心问题,我们还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式。

03 让孩子自己修复粗心问题,关键修复认知错误

粗心是孩子的常见问题,只是常见行为背后隐藏着我们忽略的心理动机;

而上述的方式也是常规的修复方式,却也陷入了“我以为”的片面理解;

倘若我们要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必须了解其背后的心理动机,并以此设计解决方案,才能让孩子的行为回到正轨。

修复孩子的粗心问题,我们可以根据以下方法,按部就班:

正面粗心:这是人之常情

如前文所述,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一直不出错、不粗心。最开始的时候,孩子的粗心只是人之常情。

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粗心上,过度关注并给出错误的反应,那么孩子就会以此为认知基础。。

粗心所带来的结果,必然是为我们带来麻烦,在年幼的孩子面前,我们需要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情绪,借以这份情绪让孩子明白,“粗心不是个事儿”。

举个例子,妈妈出门忘记带钥匙,在家门口妈妈就醒悟起了这个粗心,妈妈可以不动声色的告诉孩子:妈妈忘记带钥匙了,没有钥匙,我们开不了门,不如我们在这等爸爸吧。

这样一来,妈妈既让孩子品尝到了粗心的结果:等待爸爸,又没有给予孩子一份错误的认知:粗心让妈妈很伤心/开心,从而引起孩子心中那份对父母的责任感。

冷处理:关心孩子而不是他的行为

当家长给予孩子的粗心行为过度关注的时候,他们就会以此为行动方向,借此获取我们的关注。

对他的粗心行为冷处理,即:我知道你粗心了,但这并不足为我所关心的。

并反过来关心孩子的感受:“这两分丢失了,让你感到难受对么?”,给予他宽慰--他已经受到了逻辑结果的惩罚,我们的再次惩罚、念叨,只是雪上加霜,孩子需要的是雪中送炭的温暖。

另外,关注孩子的正向行为:“你考了98分证明了你努力了,妈妈为此感到高兴,我相信那两分根本难不倒你,你也会有办法解决的,对吗?”

当我们这样说,我们给了孩子一个引导:看,你的粗心不能引起我的关注,我关注的是你很努力。

鸟笼效应:用外界评价系统,“逼迫”孩子改正

鸟笼效应,是一个著名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是人类难以摆脱的十大心理之一。

有这样一个故事:心理学家和好友打赌,他会让好友在不久后自愿养上一只鸟,对鸟儿毫无兴趣的好友,自然是欣然应约,并觉得这十分可笑:“你怎么能操控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情?”

很快,心理学家给好友送了一个精致的鸟笼,正正是这个鸟笼让好友在不久后,心甘情愿地去买了一只鸟养起来。

因为这个鸟笼的存在,朋友们都会问他:“鸟儿去了哪里了?”,他不断解释没有养鸟,但所有人都对他的解释将信将疑:“怎么会有人买了个精致鸟笼却不养鸟呢?”

为了不再解释这个事情,他只能去买一只鸟回来,“堵住”别人的疑问。

这个方式对于孩子的粗心来说同样可以适用。我们需要为孩子营造一个“鸟笼”,仅此而已。

把孩子的奖状贴在家里的显眼处,每逢遇到亲友时我们对孩子的介绍词是:“他学习非常认真,看,那是他的奖状!”人们会礼貌性地把疑问转向孩子:“你考了多少分呀?”

这时,“鸟笼”就产生了,一个学习认真、获奖无数的孩子,怎么会因为“粗心”而失误呢?相比于不断解释为什么会粗心的麻烦和羞愧,显然仔细做题会更简单一些。

目标细分,让孩子超越自我

目标细分,指把一个大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可以立刻执行出结果的小目标,通过不断实现的小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积累,让孩子能在困难的事情上坚持不懈。

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他曾在1984年和1987年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两次夺得世界冠军。当时面对采访,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总是笑而不语。在十年之后,山田本一才在在自传中揭示了自己能够完成奇迹的原因:“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结束。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 多公里的赛程,被我分解成几个小目标,跑起来就轻松多了。开始我把我的目标定在终点线的旗帜上,结果当我跑到十几公里的时候就疲惫不堪了,因为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吓倒了。”

目标细分,对于高要求的家长来说非常有必要掌握,过高的要求会吓退孩子,让孩子用粗心来逃避更大的麻烦。

例如我们希望孩子在取得满分之后学习钢琴,不妨先设下第一个小目标:让孩子感受到钢琴对于他的帮助,培养她对钢琴的兴趣。

让孩子体会到,开心时可以弹奏一曲把喜悦的声音放大,不开心时可以弹奏一曲让情绪随音符而溜走。

淅爸有话说:改变孩子的行为,须得捕获孩子的心理动机,这并不难,稍微用心观察即可发现端倪。真正难的是,家长克服以“我认为”的懒惰,选择性的无视孩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