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觉敏感孩子都会有哪些表现呢?
文章很长,内容很多!希望你能看完。
最近收到这样一份留言:
@Davy妈妈
翁老师,您好!我家孩子4岁半,总是吃指甲,比较胆小,比如去上课,总是自己不敢进教室,得让我陪着,也爱生气,生气时就大喊,怎么办?
相信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再聊一聊感觉统合中的“触觉”。
触觉 为什么会失调?
触觉 是人体发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觉,也是人体分布最广、最复杂的感觉系统。是儿童早期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生产方式及后天不正确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触觉失调。
形成原因:
1、剖腹产或产钳的生产方式,使胎儿出生时没有经过产道或产道挤压力量较弱,会使儿童的触觉学习比正常生产的儿童少。
2、孩子活动的空间减少,如户外玩沙土、玩水及草地上打滚的游戏少,甚至晒太阳、吹风的机会也变少,导致孩子在触觉学习上的严重不足。
3、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如穿的多,吃的多,抱的多,怕地板硬,怕外边有伤害,触觉接触量少,直接影响孩子的触觉发展。
4、抚触、按摩做得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抚触、按摩至少到三岁!对,你没看错!不是满月就可以不做了,不是三个月就可以不按了。是至少三岁!
触觉失调 有哪些表现?
触觉失调主要表现为触觉敏感和触觉迟钝,Davy的问题就属于触觉敏感。如果孩子触觉失调将会出现以下的表现特征:
一、缺乏对自我和世界的信任
在幼儿园里,老师每天做完运动之后,都会和每个孩子一一拥抱、互道早安,可是有个孩子总是赶紧借故跑开,不愿意被拥抱,这是对自己和世界缺乏信任的缘故。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成事不足,什么事都做不了,所以不愿意采取行动。也因为缺少对世界的信任,所以不接受别人的拥抱。
还有个小孩向同学借玩具,同学满口答应说等一下借他。但是这个小孩不断地黏在同学身边一遍又一遍地确认说:“你等下一定要借我喔,记得一定要借我喔!”他就是不相信别人的承诺。
二、散漫
有些孩子虽然每天按时上课,也和老师、同学一起活动,进行学习一整天的流程,但是生活之于他们好像只是浮光掠影,没有留下深刻的体会。他们看似样样参与,却因为缺乏目的性与用心投入,所以和他们的互动过程会感觉这些孩子心不在焉。
三、过度触碰
有些孩子常会主动拥抱老师或同学,而且是突然冲上前,不分青红皂白,把人用力环抱起来,热情的程度叫人难以招架。有的则是无法拿捏正确力道,碰触他人的时候把对方痛得哇哇叫,这属于过度触碰。
四、发泄
有些孩子无法遂行己意的时候,就用力敲打桌子、踹门、踢桌子,这是触觉发展失调的一种发泄反应。有的孩子则被冠以“破坏王”的名号,看到其他孩子玩得正起劲,他没来由的凑过去朝空气踢一脚,甚至干脆把别人的玩具踢翻。
五、渴望触碰
在幼儿园里,有的孩子很喜欢触碰老师的头发、手或肩膀,老师如果没有给予身体接触的回应,他们会不死心的围绕在老师身边,不停呼唤“老师老师”,却又不明说自己想要“抱抱”,就只是反复伸手触摸老师。运动以后,老师照例要和大家拥抱道早安,他们会紧紧抱着老师不放,甚至手脚并用夹住老师,像是无尾熊抱树一样,老师安抚他说要吃点心了,他还是紧黏不放,透露出内心想要与人触碰的渴望。
六、(口唇化)吸吮手指、咬指甲等
有些孩子只要手一闲着,就会把指头放进嘴巴吸吮,特别是在学校排队等待的空档,常会看到孩子把手边擦汗的小毛巾放进嘴里又吸又咬。至于咬指甲的行为和压力有关,例如,老师正在讲一个他从未听过的故事,让他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就忍不住咬起指甲。
七、缺少界限
有的孩子一靠近同伴,就会拉扯对方的衣服,或是踢打对方。有的则是当别人不顺从自己,他就很自然的出手打人。除此之外,未经别人同意擅自拿别人的东西,也是缺少界限的表现。
八、自我刺激的行为
在幼儿园最常见的自我刺激行为,就是睡午觉的时候用下体夹住棉被,或是摩擦自己的生殖器。这些源自于平日的需求被大人忽略,孩子只好自己寻求刺激的兴奋,试图平衡没有被大人重视的不满足感。
九、强迫性的问问题
有的孩子向同学借玩具,对方孩子考虑要不要借他,他立刻展示死缠烂打的磨功,苦苦哀求:“可以借我玩吗?可以借我玩吗?”一秒也停不下来,非得逼到对方不得不投降。有时候老师家长因为状况需要 ,临时更改活动流程或行程,这样的孩子便会像诵经一样反复地问“为什么为什么”,也不管老师家长已经清楚说明原因,他们仍然停留在“为什么”的跳针状态,无法像其他孩子跟着状况弹性改变。
十、分离困难
早上妈妈带着孩子来幼儿园,孩子说什么都不让妈妈离开,哭到声嘶力竭,紧黏在妈妈身上就是不肯下来,完全无法面对分离的状况。我还看过一位小朋友想要同学陪自己玩,但是同学不肯,他于是硬拉着对方不让他走。
触觉失调 怎么训练?
触觉系统灵敏程度,直接影响孩子大脑的辨别能力、身体灵活度和情绪的发展。我们需要给予孩子丰富触觉刺激,促进其神经体系不断完善。
♢按摩刺激
用柔软的刷子给孩子洗澡;用刺球给孩子按摩身体;用梳子给孩子梳头,刺激孩子的头皮;用不同温度的水给孩子洗手洗脚,感受不同温度的带来的刺激;给孩子抓痒等。
♢触摸不同的事物及不同触感的事物
如抓一把米、一把沙子、豆子等让孩子感受。或者让孩子感受不同纸张质感、不同形式的绘本,如翻翻书、洞洞书、立体书等。
♢亲自大自然
玩沙、玩水、玩泥巴、触摸树叶花草等,丰富孩子的触觉体验。
♢多运动
小龄的宝宝,做被动操、爬行,大点的孩子可以游泳、赤脚走路等。
♢做手工
玩撕纸、折纸、捏橡皮泥、画手指画等。
♢专业机构训练
找专业的儿童能力训练机构测评、训练!比如全纳儿童能力训练中心
相关文章
- 孩子吃东西总要先闻一闻?这不是太胆小,而是触觉敏感,抓紧干预
- 孩子胆小怕生,一摸就哭?6个家庭训练游戏,拯救触觉敏感娃
- 3~7岁孩子敏感期的表现及应对措施!
- 会哭的孩子有奶喝,那么在职场里,会表现的人机遇会更多吗?
- 孩子5岁前有这些表现 家长不用担心孩子以后会不孝顺
- 孩子为什么会患自闭症 自闭症有哪些表现?
- 孩子在饭桌上的表现,决定了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网友:真准
- 孩子心中的“完美食物”不容破坏,妈妈要学会保护“审美敏感期”
- 孩子性格胎外向是不是好事?心理学:多给予孩子其他的表现机会
- 孩子敏感期建立好了,孩子入学问题就不会是问题
- 孩子青春期这几个表现,有自杀倾向,家长别无知,孩子会做傻事
- 2周岁的孩子不会说话,是错过了教育的敏感期吗?还能补救吗?
- “脚不能放下去,否则会不见”,这是孩子缺乏物体永恒性的表现
- “表面风平浪静,背后敏感自卑”:“威胁式教育”教会孩子什么?
- 乖宝宝学会顶嘴,孩子“特殊”表现不可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
- 从上幼儿园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以后读书会不会聪明吗?
- 从上幼儿园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以后读书会不会聪明吗?
-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的表现是怎样的?
- 参加家长会后,因两个妈妈不同的表现,两个孩子发展迥然不同
- 哪几种表现的孩子,会做出极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