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风平浪静,背后敏感自卑”:“威胁式教育”教会孩子什么?
你再不乖,就叫警察来抓你!你再不睡,大灰狼要把你叼走咯!你再这样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这些话你是不是也听过,或是对孩子说过?相信我们大多数的小伙伴也都是这么被“吓”大的。
殊不知,以“威胁”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无形中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首先,大人为何屡试不爽地“威胁”孩子?因为省事呗!
毕竟成效确实立竿见影,小孩嘛,那么单纯,大人随便说什么都能够信以为真。对于那些威胁吓唬的话,在当下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会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收敛。
还有个原因是家长自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这些吓唬的话,孩子听完一段时间后就会自动忘记,也就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家长虽然觉得采用威胁孩子的这种做法无伤大雅,但事实上却会给孩子造成非常沉重的心理负担。
▷ 用一些相对严厉有权威的角色:警察、医生、老师等来吓唬孩子。
会不自觉的给孩子的心中留下这些角色是不好的负面形象,以致孩子厌学,或生病时惧怕去医院看病打针,或在外遇到危险和困难时,不敢去寻求警察的帮助,从而错过挽救自己的时机。(这能怪谁?还不是父母的错!)
▷ 用一些恐怖的形象:鬼、妖怪、大灰狼等来吓唬孩子。
这样会给孩子的心里留下鬼怪的影像,并去想象这些莫须有的东西,以至于越想越怕,有时候夜里会做噩梦,并且特别害怕父母描述的那些可怕的事物,出现不寻常的恐惧感,甚至还可能演变成一种心理疾病,同时还会丧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用一些恶性事件的结果:被车撞死、被火烧死、被水淹死、被电死等来吓唬孩子。
这样会使孩子对事物有不良的误解和偏见,可能一看到水就要绕边走怕被淹,一见到火就觉得会被烧死,让孩子变得胆小,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以致失去了故有的思考和行为。
▷ 用情感上的冷漠: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要把你扔到垃圾桶去等来威胁孩子。
这样会让孩子严重缺乏安全感,总觉得爸妈随时会不爱自己,于是为了讨好爸妈,做任何事就变得小心翼翼,有时还会产生和父母在情感上的疏离;或甚至让孩子不能够去爱自己,下意识的觉得自己无法得到别人的爱。
可以说,威胁、吓唬孩子不仅会给小孩造成不良的影响,让孩子成为敏感、胆小、失去好奇心的人,还会造成亲子关系上情感的疏离,让父母的权威受到质疑。
这么害人害己的事情,相信父母们也不想再做。
那么,孩子不听话、捣乱的时候,家长们要如何应对呢?
其实,家长可以这样进行处理:1、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调皮捣蛋,首先要做的是告诉自己:不要生气!不要生气!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不好不好~
2、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
比如小孩在玩插头孔时,不要威胁吓唬ta会被“电死”,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要玩这个,弄清楚是好奇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3、准备一个说服小孩的理由:
想要禁止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情,那一定要给出理由,当然了父母自己也要对这类事情的危险程度有一定的了解,才有一定的说服力。如果小孩太小不懂的话,可以借助图片、动画的方式,来告诉小孩做这些事情的危险性。
4、用正面承诺代替负面威胁:
比如,把“你再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换成“听话,现在不闹的话,给你买新玩具”,往孩子更能接受、更有兴趣的方向说,当然这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
5、多给小孩一些选择机会:
有选择,会让小孩觉得有更多的自由,也就更容易接受。比如,你可以说:“你是要先完成作业再玩,还是要先玩再写作业?”来代替“你必须马上写作业!否则就不让玩了!”
6、有意识的向孩子灌输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
父母在和孩子平时的交流中,要时刻做一个有心人,从一些细节入手告诉孩子安全的重要性,并告诉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使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如正面引导、直面交流和坦诚相待等,才能让小孩养成好的性格和习惯,成为善于倾听、具有耐心、能理解他人的人。
总之,对待孩子,还是需要多一些耐心和理解,平时多用一些鼓励和奖励的方式引导孩子去明白对错,这才是可取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为健康之路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