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说,孩子的不正确模仿,很可能造成性格缺陷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对于个体行为的强化有三种
大家好,本文由果果妈说育儿原则作品,原创不易,喜欢请多多支持我!
模仿行为,是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会做的行为,哪怕是已经成年的成年人。有人说,人类一生都在一直做模仿。
关于模仿这件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就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实验,他发现了这个结论,那些存在孩子性格里的负面因子,有很多都来自于他们在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模仿。而模仿的渠道很多,有的是电影和动画的情节,还有的就是身边的亲人朋友。
比如,有些孩子的说话方式很早熟,一些成年人才懂得词汇,都有可能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这是因为孩子处在大人的环境里,他们会下意识的学习大人的一举一动,哪怕他们并不懂这些词汇的意思。
比如,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懂得尊老爱幼的道理,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知道“捡到钱要交给警察叔叔”,知道“尊重老人礼让他人”,知道“见面叫叔叔阿姨表示礼貌”。这些都是孩子们从大人身上学习而来。
会模仿是一件好事,正因为如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孩子们的模仿渠道也呈现了多样化。21世纪以前,人们模仿的渠道还停留在电视、广播和身边的亲朋好友,到了21世纪之后,互联网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了解世界最便捷的途径,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
如今的孩子,很多家庭在他们小时候都会尽量满足他们在物质上的需求,各种电子设备和电脑应有尽有,遇到了问题,就连3岁的小孩子都懂得可以通过电脑搜索找到答案。
然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它给孩子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为孩子和父母们排忧解难,但是,鱼龙混杂的信息,让尚且没有信息筛选能力和判别能力的孩子们,容易被不良的信息所影响,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模仿了不该模仿的东西,把自己的身心健康置于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现实中太多血淋淋的案例,指向那些不正确的模仿,比如下面这两个案例。
2014年7月,一个7岁的小男孩,因为看到动画片里光头强改造风扇对付熊大熊二的情节,激起了他的模仿好奇心。趁着家里人午睡的功夫,他把家里的风扇拆了下来,接通了电源,结果不小心把手绞进了高速运行的扇叶里。
家里人听到了孩子的惨叫声,看到眼前的一幕差点晕了过去,急急忙忙拨打了120把孩子送进了医院。
同样是学习动画片里的情节。2016年2月,一个10岁的小女孩学习动画片光头强用电锯的情节,直接把年仅5岁妹妹的脸部严重锯伤,让幼小的妹妹留下了一辈子都难以抹去的伤痕。
除了动画片,还有各种武打古装电视剧电影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而有的孩子,看到古装片中那些撑着一把伞就从高处飞下的武功人士,甚是羡慕,却不知演员身上都有吊威亚的道理,竟然学着电影的情节,撑着一把小伞从13楼跳下,摔成了重伤。
还有的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特别是那些枪弹类的游戏,刺激又好玩,让他们忍不住现实中模仿游戏中的情节,用装了塑料子弹的玩具枪朝别人射击,将一个路人的眼睛弄伤了。这样做的后果,不仅让家里为你的行为买单,承担了巨额的医药费,还给那个受伤者留下了终身难以磨灭的阴影。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背后,都给家长们敲醒了一个警钟,孩子们尚且在一个模仿的年龄里,对很多事情都没有正确的辨别能力,不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家长没有尽到监管的义务,就容易导致孩子做了错误的模仿,不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就是损害了他人的利益,给这个家庭带来灾难。
了解孩子在互联网上看的内容
家长要做一个负责任的“网管”。网络上的信息讯息万变,鱼龙混杂,没有形成很好的辨别是非观的孩子,很容易就会被这些信息看花了眼,无法辨别正确的信息。
家长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教会孩子辨别信息的能力,通过了解孩子在互联网上看的内容,挑出正确和非正确的信息,让孩子学会鉴别信息好坏的能力。
当然,不可否认,有一些孩子存在阳奉阴违的行为,他们对于大人的世界抱有激发的好奇心,互联网给予了他们了解大好世界的最好工具。这种时候,家长的制止和指责只会引起适得其反的作用。
通过查阅孩子搜索信息的浏览历史,了解孩子对哪一类型的问题感兴趣,然后面对面和孩子进行沟通,解答他们好奇的部分,掌握解答问题的主动权可以让孩子对你更加有信心,也更加依赖你。
正确的言传身教很重要
家长要秉持这个道理,给孩子做正确的言传身教。因为,在模仿这个行为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在他们还没有掌握了解世界的能力时,父母的言行举止是他们的第一学习对象。
一个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尊老爱幼的父母,教出来的孩子也一定是如此的正面积极。而一个习惯性谎话连篇,小偷小摸,贪图利益的父母,往往也会养成了一个狡猾多端的孩子。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都在点明模仿对孩子的重要性,不仅会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还会对他们往后的一生造成极大的影响。
引导孩子模仿正确的对象
父母除了要当孩子正确的模仿对象,还要引导孩子模仿其他的正确对象。比如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家长可以借此告诉孩子一些道理。
对于一些不正确的模仿对象,如动画片里的那些危险动作,家长就要留心一点,适当的提醒孩子这些危险动作有可能带来的危害,科普关于一些电视剧的拍摄手段,让孩子们知道,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
引导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模仿对象,让孩子学习正确的优点,朝着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出发。远离错误的、危险的、愚蠢的行为,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模仿这件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是否可以正确的鉴别好坏,离不开家长们的努力,帮助孩子培养一个正确的模仿习惯。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的朋友麻烦点个赞给果果妈一点支持,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别当着孩子面抱怨吵架
- 出生顺序决定孩子的性格,心理学家用实践证明!你家宝宝是吗?
- 怎样引导孩子情绪?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将30年经验总结成这200多个小游戏…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孩子唱反调不听话?心理学家:他们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 孩子的玩具不要超过5个?心理学家说出的3点危害,值得家长深思
- 说再多都听不进去?心理学家:和孩子沟通要讲究“话术”
- 1岁内宝宝喜欢的3个“坏”习惯,求爸妈别逼孩子改正!心理学家说
- 妈妈总是当孩子面抱怨付出太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心理学家怎么说
- 小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怎么说都没用?试试这两个心理学家的方法
- 想让孩子考96分,结果孩子考了69分,什么原因,心理学家这么说
- 积极心理学家:听到孩子说开心事,欢呼“太好了”能让孩子更幸福
- 老师怀疑孩子多动症,心理学家说:孩子这些行为是聪明的表现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