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福?别傻了,学会拒绝才更是一种智慧 不懂拒绝你就注定吃亏一辈子
【本文为暖妈育儿经原创文章,欢迎大家转发分享】
你的父母有没有告诉过你吃亏是福呢?
印象里我妈妈特别爱说这句话,什么事情都告诉我吃亏是福,在我长大以后,依然会经常这样对我说。
别人和我借了一支笔,许久都没有还给我,当我和妈妈说我打算问那个人要的时候,妈妈却告诉我说这样会很尴尬,会影响我与别人之间的关系。这让我觉得很难以理解,就反问了妈妈为什么我的东西我不可以要回来?那这样的话欠钱不还是不是成了理所当然?妈妈突然语塞,这才同意了我去要回本属于我的东西。
其实这是很典型的一种“中国式”教育,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样的感受。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讨好型人格”,那么什么是“讨好型人格”呢?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身处社会中,我们都难免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放低自己。
但一味地放低自己讨好他人,其实是非常不对的。
不能正确理解“吃亏是福”,对孩子会有怎样的影响?
1. 什么事情都不会拒绝别人,容易被人欺负,容易被骗
肯吃亏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肯吃亏的人大多都很老实诚实,单纯可靠,轻易相信他人。这种人很容易因为不好拒绝而被人欺负,轻易被骗。
2. 容易被人瞧不起,不被他人尊重
从小过度给孩子灌输“吃亏是福”这种思想,会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表现得特别好说话,时间久了,大家就会认为什么都是理所当然的,孩子就会更容易吃亏,也不被别人尊重。
3. 孩子不爱表达自己的想法,什么事都不争不抢不拒绝
在与其他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什么事都不争不抢,也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不爱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了,什么事情都憋着,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吃亏是福”本是因内心善良而产生的,但是不能正确理解“吃亏是福”,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一种错误教育。
那么,真正的“吃亏是福”教育应该怎么做?
1. 教会孩子掌握“吃亏是福”的度,“吃亏是福”并不适用于每一件事
告诉孩子,有些事情上吃亏是被允许的,但并不是每一件事都要吃亏。比如做值日这件事,就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好,不用全部干完,也不要一点也不做。
2. 教会孩子不要盲目对别人好
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好好与别人相处,对待他人要友善。但并不是盲目对别人好,要懂得区分什么样的人可交,什么样的人不可交,不可交的原因是什么。
3. 教孩子学会拒绝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
给自己定一个底限。底限就是最低的条件或限度。做事一定要有底限,超出底限要坚决地说“不”,不能总是“不好意思”拒绝别人,总一味地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否则,利益受损的永远是自己。
“吃亏是福”并非绝对,要告诉孩子凡事都有一个底限,盲目讨好别人,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做一个有主见的人,才更值得被人尊重。
我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我的存在就是为宝妈解决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所以当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时,您就可以来咨询我,我们共同成长,如果您喜欢该篇文章的话,请点赞评论+转发哦!
相关文章
- 教孩子勇敢说“不”,学会拒绝也需要勇气,更是一种本领
- “分秒必争”的教育未必是成功,学会“积极暂停”也是一种智慧
-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
- 一种“新型不孝”正在流行,比啃老还扎心,家长要学会引导孩子
- 学会走路却偏偏要被抱抱,家长不要急着拒绝,这些原因要早知道
- 不要让孩子的兴趣变成一种负担,学会放弃,你将收获的更多
- 亲戚送来的二手物品,这三样东西,宝妈再不好意思也要学会拒绝
- 告诉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和机会,让孩子学会有礼貌的拒绝他人
- 坚持≠好结果,教孩子学会智慧放弃,或许更容易接近成功
- 如何应对“可怕的两岁”?拒绝的同时要学会适当安慰
- 孩子的玩具不仅仅是玩具,更是一种陪伴,家长千万别随意送人
- 家长要学会培养孩子敢于拒绝,让孩子不会被欺负
- 性格塑造比什么都重要,有智慧的父母这样做,拒绝养出“暴力娃”
- 我是这样带孩子们看绘本的,孩子们就轻松的学会了一种思维方法
- 我终于学会了,与孩子“双赢”的智慧
- 提高生育力,男性要学会拒绝这4点!
- 教育孩子,善听是一种学习,善用才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 父母怎么跟娃交流娃才会更懂事,十三个场景教你学会做智慧父母
- 父母的“幽默”是一种难得的智慧,孩子更容易形成积极的心理
- 父母适当示弱,孩子容易更优秀,示弱也是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