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说越不听,还在批评式带娃?中国式父母,该学学肥皂水效应
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件事:
一天,在地铁上,他看到一位妈妈在教育孩子。
这位妈妈口才很好,旁征博引,从上地铁开始,一直不停地说教,说服孩子好好学习,而不是总想着玩iPad游戏。
一开始,孩子一声不吭,慢慢地变得不耐烦说:“妈,你都说了一路了,你就不嫌累吗?”
这位妈妈叹了口气,说:“说你是为你好,要不然我才懒得说你啊!”
孩子听后,干脆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不理她……
为什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孩子都不愿意听呢?原来,父母不懂肥皂水效应,越是批评孩子,孩子就越不听。
一、什么是肥皂水效应?肥皂水效应由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就是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
以赞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评,以看似间接的方式达到直接的目的。
简单地说,就是将批评夹在赞美中。
地铁上的那位妈妈,一味批评孩子,且在公众场合,孩子怎么能听得进去呢?
二、为什么孩子不愿听父母的批评?1.在孩子看来,批评就是惩罚
何谓批评?是批评者对被批评者的一种言论,这种言论中,包含否定与期望。
何谓惩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认识和行为的一种评价。
不久前,有则新闻报道,银川市一位6岁女孩,和亲戚家两个哥哥(一个12岁,一个7岁),在一起玩耍的过程中不小心从木架上跌落。
由于头部着地,女孩陷入昏迷。两个男孩因为害怕女孩醒来后告诉家长,害怕受到责罚,竟用一块木板将女孩击打致死。
于是,新闻下方留言区中,有两则留言,格外引人注目。
网友小狐狸:小时候,上厕所时,不小心把卷纸掉到了地上弄湿了,害怕被骂,就把一整卷纸都撕烂了冲到马桶里。
网友尼采不理睬:我小时候也是,可能是想事情不成熟,比如不小心打烂盘子,怎么隐藏,真想一把火烧了厨房。有这想法,其实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畏惧。
在孩子看来,父母的批评就是惩罚。孩子恐惧惩罚,且缺乏判断力,往往会引发更大的恶。
2.在孩子看来,批评等于否定
看过一句话说:“有一种渴望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渴望你的父母能够真心地爱你,认可你,并且站在你这边。”
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不是这样,否定、批评孩子几乎是常态。在孩子看来,批评等于否定。
邻居家小丽,放学回家后,学着父母的样子,开始张罗着做饭和炒菜。忙乎了半天,饭菜都被搞定,她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弄什么饭,半生不熟的,怎么吃呀?谁让你做饭了?”
“菜怎么这么咸,怎么吃呀?”
……
父母你一言我一语,小丽一脸窘相,泪水在眼里打晃……
本以为可以得到父母表扬,结果是一顿批评。在小丽看来,父母对自己的批评,就是对全盘否定自己。
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
“有什么好哭的,能不能懂点事?”
“你洗不干净的,放着我来。”
“就这成绩,你还想当医生,不是去害人吗?”
“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
父母自认为批评是在帮助孩子,殊不知,是在伤害孩子。
3.批评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即一个人知道”我可以利用我的努力把事情做好”,用大白话说就是:“我能行!”
武志红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说:“孩子把事做好时,认可他;孩子遭遇挫败时,支持他;让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在和父母的关系中能得以流动。”
可父母们经常干的事情不是认可,也不是支持,而是一味批评,其结果必然适得其反。
英国BBC有部纪录片叫《Up》,导演随机选取一些孩子,从少年到老年每隔7年进行跟踪拍摄,了解他们的生活变化。
其中有位叫Neil的小朋友,童年时,脸上总挂着可爱的笑容,眼睛闪闪发亮,长大的梦想是当宇航员,后来,Neil想到牛津读书,无奈失败。
被父母各种批评,Neil自暴自弃,流浪,搬运工都做过,到后来,得了精神疾病,历经坎坷,生活仍旧落魄。
人们是这样评价Neil的一生的:想法很多,但缺乏积极行动。这大概是因为童年被父母否定太多的结果。
父母越是否定孩子,孩子越容易长成父母否定的那个样子。
难道父母就不能批评孩子?
不。父母得懂“肥皂水效应”,掌握批评技巧,孩子才会心甘情愿听父母批评。
三、如何利用“肥皂水效应”掌握批评孩子的技巧呢?1.要学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心理学现象中有个“野马结局”:因为芝麻大小的事情而大动干戈,以致用别人的过失而伤害了自己。
莎士比亚说:“不要因为你的敌人燃气一把火,你就把自己烧死。"当你发怒的时候,怒火也许会烧及他人,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它烧的是发怒者自己。
因此,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想起三天前的一件事:
我手机收到多条验证码信息,很是纳闷,却想不起任何原因。
“一起作业被我删了,当时注册绑定的是你手机号,把验证码发给我呗。”
“验证码是3962。”
“我重装后仍登录不了,赶快把验证码发给我呀!”
“验证码是3962。”
“不是的。”
我冲到楼下,对小丫头吼了几句。
“还是登录不了!”她嘟哝着。
顿时,我想再度发作,手机收到了新的验证码1220。
她登录成功,然后,几天不理我。
想想这件事,我是不是该这么做呢?
第1步,冷静,冷静,再冷静,千万别发火。
第2步,自问自答:我怎么生气了?自己正在忙,孩子反复问验证码。
第3步,自问自答:我想要什么?我想知道验证码究竟怎么回事。
第4步,对孩子说,“我现在很烦躁,左一遍右一遍问。”
第5步,对孩子说,“我们一起来看验证码怎么回事,一个一个试,直到登录为止。”
如果能这样处理,就不会有后续几天不说话的故事。
批评时,一定要调控好自己情绪。生气时,不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时,坚决不生气。
2.巧用三明治批评法
“三明治批评法”,即指对某个人先表扬、再批评、接着再表扬的一种谈话方式。用在批评、激励方面,效果显著。
也就是说,把批评夹在两层厚厚的表扬之间,从而达到让孩子愉快的接受批评并改正的目的。
具体做法:称赞+批评+称赞。有一个关于陶行知先生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校园里散步,突然见一男生正用泥块砸本班的同学,先生当即斥责,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来。
放学后,陶行知见男生正规规矩矩地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便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恐地接过糖果,眼里透着怀疑。随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给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阻止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还是尊重我的,所以应该奖励你。”
男生更加惊慌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同学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又欺负女生,你是为了别人而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这更应该奖励你。”
男生很感动,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我知道错了。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并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他,说:“你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果,可惜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到此结束了!”
陶行知先生至始至终没有直接批评那个男生,而是在赞美中让那个男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如果做父母的,都像陶先生一样包装好自己的语言,用三明治批评法,孩子会不接受父母的批评吗?
小轩,完成了中秋假期作业的大多数,还有两项作业没完成。
轩爸特别恼火,但没有发作。
“儿子,作业都做完了吗?”
“差不多啦!还有两项作业没做。”
“儿子,诚实是你的美德。作业能完成绝大多数,你已经非常棒了!不过,老爸提醒你,还有两项作业不完成的话,会不会有不好的结果呢?”
“当然会啦!老师肯定要找我算账,说不定还会叫家长。”
“老爸这张老脸豁出去了,就让你们老师叫一次呗。”
“还是算吧,你不怕丢人,我还怕呢!”
“干嘛去呀?”
“写作业去……”
如果轩爸不管不顾地批评孩子一顿呢?其结果必然相反。
3.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攀比
芒果台《少年说》中,有个女孩提到,自己的妈妈总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击自己。
她说,妈妈总拿自己跟全班第一、全年级第一、全联盟第一的闺蜜比较,这让她很受伤。
妈妈经常挂嘴边的话就是:“你这么差,怎么会有人愿意跟你做朋友?”
“别人家的孩子”总是优秀的,为什么不看看自己家孩子的优点呢?
不要让盲目攀比,毁掉自己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孩子不是不能批评,而是父母不懂得批评技巧。老祖宗说过的,打孩子一下,揉三揉,绝对有道理。
总结一下:
孩子不是怕批评,而是怕唠叨父母反复无常的态度。
赞美要选准时机,批评要抓住技巧。
批评一定不能止于批评,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并给予适当鼓励,这会增加TA改正错误的信心。
相关文章
- 中国式父母嫌带娃太累?那是不懂四种懒,“懒带”的孩子更优秀
- 中国式父母的最大谎言,是对孩子说“不用”谢
- 批评孩子常常引发家庭大战?肥皂水效应:批评孩子要有方法
- 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中国式教育存在着哪些的问题
- 当“中国式父母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孩子来说是福还是祸?
- 这5种“中国式礼貌”,正一步一步毁掉你的娃,父母可别强迫孩子
- 中国式父母3大道歉方式,哪种都不利于孩子,正确方式应该要这样
- 中国式父母焦虑——“我不过是希望孩子过得好,有错吗?”
-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孩子学舞蹈最怕的几个“极端”
- 中国式父母通病:夸赞孩子以偏概全,吹捧路上使孩子偏离了航向
- 中国式父母,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 中国式的父母的“太图方便”总包办扼杀孩子,最终养成一个巨婴
- 孩子听不进去话,家长巧妙运用“肥皂水效应”,让孩子更易接受
- 压垮中国式父母的不是多花冤枉钱,而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 拒绝“中国式逗娃”!这些“玩笑话”带给孩子的伤害,超乎你想象
- 爸爸总想窥视女儿隐私,中国式父母,很多不懂给孩子留自己的空间
- 解救“中国式老好人”:好的父母,懂得让孩子活出野性的生命力
- 逗笑了大人,却逗哭了孩子,”中国式逗娃“带来的伤害你了解吗?
- 中国式父母“坑娃”行为,你做过哪几个?
- 中国式补课就是扼杀中国孩子幸福童年的顽疾,你同意这种说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