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父母,是怎么把孩子养成“仇人”的?
长是一笔交易,
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来交换长大的勇气。
没人知道我们什么时候长大了,一切好像自然地发生了。
曾经那感叹“父母皆祸害”的少年,
走回父当年走的路时,才懂得父母的苦与困局。
——karo
1:听话孩子才是好孩子”
"你再这样,就不喜欢你了" “你不乖,妈妈不要你了,""你再不听话我把你送给别人了"
我相信以上这些对话多数人小时候都听过。
中国式父母的爱总喜把威胁包装成爱,不管孩子是否需要。
十二年一轮回,18岁又是一个很尴尬的年纪,想脱离父母的管束,却又没有独立的能力。
朋友mina就是这么个小姑娘,在青春期的作用下,她变得敏感不安、古怪而沉默。
在她的成长经历里,听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但这次,“懂事”的她却跟里大吵了一架。
成绩优异的她提前收到了取通知书,简直是她做梦都想去的大学。
我们都在庆祝她即将进入北影深造未来要当大明星时,她却说:这事要黄。
她爸是个老中医,出了名的老古董,知道她要去北影,不但没收了她的通知书,软的不行就来硬的,火气上头了就口不择言:
“谁家女孩子像你一样一点大家闺秀的没?” “都18岁了,你能不能学点医术将来救死扶伤?”“我看你真辈子是没什么出息了?”
到这里她怒气涌到天灵盖,顶了一句:"我自己的事自己看着办!"
她爸听后彻底失去理智:"那你死在外面了也别回来。"
这句话就像一记闷棍打在她头上,她半天发不出声音。
她说就像回到了小时候的那个家,被挨打挨骂都是家常便饭,别人渴望长大,她只渴望逃离。
大人们都希望孩子们懂事理解他们,但是谁会在乎孩子究竟想要什么?
我们这一代90后,是被阉割的一代。
要被剪掉尖刺,磨平棱角,改掉暴脾气,才能收获一个欣慰的笑:你终于懂事了。
2
我是为你好,不管你需不需要。
所谓中国式家庭教——我是为你好,不管你需不需要。
年前看的一部电影,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部电影叫《狗十三》主人公不是狗,而是一名13岁的少李玩。
她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得子不敢告诉她,买了一只小狗作为补偿
李玩和这只小狗培养起了感情,但狗却被爷爷不小心弄丢了,由引发了一系列的少女与成人之间因为情感诉求不同而产生冲突的故事。
爷爷奶奶悉心照顾她的起居,不喜欢狗也帮她养狗、遛狗;父亲在惹她生气了会小心翼翼的哄她,会开心的表达情感“你真是爸爸的骄傲”……
电影中的他们和中国大多数父母一样爱孩子,并努力为之付出。
可以说李玩毫不缺爱,却生活的十分压抑、不快乐。
在中国式家庭教育中,他们的亲子关系迎来了一场无法沟通的大爆发。
父亲看不见她的爱好,只因老师说她英语偏科,就粗暴的擅自帮她改了兴趣班;
奶奶看不见她乳糖不耐,因为多喝牛奶长身体,所以即使从小吐到大也还是要喝;
狗走丢了,家人看不见她对狗狗的感情,没有人想过去找,他们只想她“
事”的接受事实。
她拼命去找狗,家人看不见她找的是什么,而帮她买来一只新狗,骗她这就是丢失的爱因斯坦,以换取家庭表面上的宁静。
她拒绝、大吵大闹,向全家人发泄不满,在家人眼里只是她不懂事的无理取闹
我不知道大多数父母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刻——爱孩子,却漠视她的精神世界。
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总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去结绝“需求”。
当双方的情感诉求出现严重偏差,我们要的是孩子绝对的服从。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只需要因为爱你就可以了。
但是,用自己成人的经验教训,教育孩子去走一条快速成长的阳光大道又有什么错呢?
电
中风波最终还是被时间冲刷而过,李玩变得听话懂事,让家人欣慰。这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只是当她在餐桌上平静的吃下一块狗肉的时候,之前的种种到底会不会成为她日后的耿耿于怀?这些只有她自己知道。
父母无法想象,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心里结下了多少疤。
“没人注意到我们在什么时候忽然
,一切就好像自然地发生了。
拥有过相似经历的人很多,李玩也不会是最惨的那一个。
白岩松曾说过“没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我们都曾被亲情误,这些伤或深或浅。
3
中国式父正在用“听话”毁掉孩子
中国式父母希望子乖乖听话,按部就班去完成父母期望中的事情。
他们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品”,是自我期望的实现与自我价值的延续。潜意识里想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弥补”。
而这种“弥补”,一旦失去分寸,便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台湾最近上线的一部高分电影《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述的正是这种畸形的亲子关系。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事:
主人公林茉莉乖巧上进,成绩优异,家庭美满。但让所有人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茉莉选择了自杀。
她觉得自己的妈妈并不爱她。
在这个故事中,海归硕士毕业的妈妈,结婚后。为了督促孩子学习和成才,特意辞职做了全职的家庭主妇。
她儿学习要求很高,强迫茉莉学习,不让她读中文系。
不仅给女儿排满了补习班,甚至还在房子装满监控器,督促孩子学习。
妈妈生病,女儿关心说让妈妈多休息,妈妈却反驳到:
你不好好读书,我怎么休息?外面有多少人在等着你们两个,这个脸我丢不起啊。
女儿取得了好成绩,妈妈也不会表扬她,而是告诫她不要太得意。
要是女儿做错事她还说:
“要是没有生你,我也是一个教授。为什么我放着教授不做,在这里受你的气啊。”
林妈妈总是习惯于发号施令,却从来听不见或者不愿意听孩子的想法。
在她看来,自己是爱着孩子的,为了孩子愿意牺牲-
但在女儿看来,妈妈不爱她,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看似乖巧的茉莉,有自虐倾向。每当茉莉考砸的时候,她都会在自己的手腕上留下伤痕。
茉莉一直在期待妈妈能发现她的不对劲。
她说:“我一直有一个幻想,有一天,当我考砸了。回家被妈妈打,她掀开这些衣服,看到这些伤痕,可能会跟我道歉说,对不起,对不起。”
他一直以为,“只要我认真念书,我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
可是她并不懂,这份自由又自我的“选择”会要了她的命。她最终选择跳楼自杀。
茉莉的故事恰恰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家庭的缩影,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来不曾相互理解过。
母亲用爱养育了子女,却有可能变成以爱为名的绑架,用爱将子女吞噬。
现实版中国式亲子关系也一样,爱与恨并存,两代人撕扯挣扎,直至两败俱伤。
4:初为父母,我很抱歉
这个世界上是否存在像影当中那样不称职的父母?
我们必须承认,存在。
曾经有一位女生说,从她就在母亲的谩骂和侮辱中长大。母亲总是用“烂货”、“贱人”等词语来形容她。
她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十恶不赦。
2013年6月,在南京市江宁区的某单元楼内发现两名死亡的幼童。一个3岁,死在门口,另一个仅仅1岁,死在屋里。
经调查发现,当时孩子的父亲因吸毒正在服刑,母亲也下落不明,最终导致两个孩子被活活饿死在家中。
这样的父母该骂吗?
该骂!因为他们真的不配做父母。
但大多数大多数父母们。几乎都是倾尽全力,全心全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得更好、是爱孩子的。
更多时候,父母对子女无意间的伤害,并不是他们故意的。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孩子,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都应该彼此理解,给对方一个机会。
在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有一段最触动人心的父女交流:
德善和家里人的关系不好,觉得父母多年来一直偏心姐姐。
最终使德善与爸爸解的原因,是父女俩的一次畅谈。
爸爸小心翼翼地和女儿道歉: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做爸爸。”
为人父母是一项不需要面试,不需要考试,就上岗的“工作”。
每对父母都是在摸石头过河,有时候深一脚,有时候浅一脚。
其实,也有父母在不断探索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小时候我们希望父母可以原谅犯错误的我们,实,父母也希望我们可以给他们一次机会。
他们也曾在心里说:“孩子,初为父母,我很抱歉。”
5
学会成长,给自己一个谅解父母的机会。
小孩子理解的世界,非黑即白,曾经那些感叹“父母皆祸害”的少年,
长大后经历了相同的痛,走回父母当年走的路时才懂得父母的苦与困局
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何其多,但他们照样可以化怨气为动力,支撑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我们都可以抱怨童年的不幸、委屈,但是在抱怨之后,还是要学会成长,给自己一个谅解父母的机会。
木心的一句话说的很对: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或许我们应该彼此理解,给父母一个机会。不妨选择放下,放过彼此。
我忘了你曾经给我的伤害,也放下你的执念。
然后你会发现:放过自己,也挺好的。”
我们终要学会跟自己和解,然后再跟世界重归于好。
相关文章
- 中国式的父母的“太图方便”总包办扼杀孩子,最终养成一个巨婴
- 中国式父母3大道歉方式,哪种都不利于孩子,正确方式应该要这样
- 中国式父母嫌带娃太累?那是不懂四种懒,“懒带”的孩子更优秀
- 中国式父母焦虑——“我不过是希望孩子过得好,有错吗?”
- 中国式父母的最大谎言,是对孩子说“不用”谢
-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孩子学舞蹈最怕的几个“极端”
- 中国式父母通病:夸赞孩子以偏概全,吹捧路上使孩子偏离了航向
- 孩子越说越不听,还在批评式带娃?中国式父母,该学学肥皂水效应
- 为什么说孩子是父母的缩影,中国式教育存在着哪些的问题
- 压垮中国式父母的不是多花冤枉钱,而是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
- 当“中国式父母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孩子来说是福还是祸?
- 爸爸总想窥视女儿隐私,中国式父母,很多不懂给孩子留自己的空间
- 解救“中国式老好人”:好的父母,懂得让孩子活出野性的生命力
- 这5种“中国式礼貌”,正一步一步毁掉你的娃,父母可别强迫孩子
- 中国式家庭幸福 死于辅导孩子学习
- 中国式家庭教育: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你了解多少
- 中国式家庭的悲剧: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这5句话
- 中国式家长2: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理想型父母就只能是你的理想
- 中国式家长又一失败:花钱补课“买”成绩?孩子自主学习更重要
- 中国式家长的“谦虚”伤害了多少孩子?3招教你避免“过度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