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式父母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孩子来说是福还是祸?
为人父母后每天都在诚惶诚恐中过日子,心头总是惦记着孩子的一切。小到孩子几点睡觉、一餐吃几碗饭、身高体重有多少、什么时候学走路、读什么幼儿园,大到考取什么大学、进什么单位工作、什么时候结婚生子等等,凡是涉及到孩子的方方面面无一不是的焦虑万分。生怕孩子走错路、吃了亏,或是错过了好机会。
为何中国父母如此焦虑?大概每个家长都会说那全都是因为爱孩子!然而,这种建立在焦虑之中的爱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窒息。很多家长可能会说,我也想平心静气的和孩子好好沟通,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尤其看到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差了那么多的时候,内心更加焦虑。
1、过分焦虑,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利。其实,第一次做父母,每个人可能都会焦虑,只是或多或少罢了。
荣荣哥刚出生那会,只有5.2斤,49厘米,十分瘦小。第一次当妈妈,全然不知道该如何做,也没有人指导你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只能照着育儿书来养。一面担心母乳不够,一面又担心吃了奶瓶便不再吃母乳,那样母乳更加少。一面担心他睡一下又醒了,一面担心睡不好,长个就难了。
稍微大一些时,与妈妈们相互交流,讨论着你家孩子几点睡觉,几点起床,一般睡了几个小时,再与自己孩子的睡眠时间做比较,总担心自己家孩子睡得不够,睡得太晚了;每每看到别家孩子能吃上一大碗饭,圆圆胖胖的,与自家的孩子一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仅比弟弟妹妹轻,还比弟弟妹妹矮,内心早已焦虑万分,寻思着该做点什么好吃的给家里的宝宝,把他喂得高大、白胖才行。每次孩子说吃饱了时,但凡父母觉得他没吃饱,那就得继续吃。孩子内心抗拒,久而久之便更讨厌吃饭。
就如同《中餐厅》中黄店长说的,我不要你觉得,而要我觉得,你要听我的,听我一个人的。真真是中国父母的典型代表。
孩子的身体和成长其实一蹴而就的,万物自有自己的生长和发展规律,父母过分的焦虑与担心,揠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不如遵循每个孩子自身的成长规律,从小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在阳光下,快乐的生长。
2、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可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中国父母哪个不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在中国,不管省会城市还是小县城,但凡是重点学区房,销售量总是异常火爆,价格也是独领风骚。中国父母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为孩子寻得一个重点学区房,让孩子入名校。
要上幼儿园时,便开始讨论,你家孩子在哪上幼儿园啊?是双语的还是公立的?都报了什么兴趣班呀?听人家说报了舞蹈、绘画、游泳、跆拳道、围棋等等兴趣班,一想到自己家孩子就只报了一个绘画班,忍不住着急,想着要孩子再选几个兴趣班。
前段时间,之前与荣荣哥玩得比较好的一个邻居小姐姐一家搬家了,这个学期小姐姐要上小学了,父母为了让她上一个有名气的小学,把这里的大房子卖掉,以同样的价格去另一个学区房买了一个小户型,三房换成了两房。当然,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自是不能评价得失与否,只不过对于二胎家庭来说,此举真是有点伤不起。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从小便要异常辛苦的学习这个,学习那个,有的孩子的确学会了不少知识和才艺,但又有几个坚持到了最后呢?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说,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事情、一辈子的事情,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冲刺。即使在起跑线上跑赢了,今后也未必赢。人生本是马拉松长跑。最后的赢家,不是一开始跑得快的人,而是为数不多坚持跑下来的人。”
3、过度干涉孩子的选择,不是真的爱孩子年满18岁就算成年人了,但在绝大多数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即便是成年了,也只把他们当成孩子一样对待,要孩子们事事听过来的。上大学,选学校要听父母的;选专业,要听父母的;毕业了找工作,也要听父母的,谈恋爱结婚,还要听父母的。如果孩子反驳,父母便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是担心你摔跟头,这一切可都是为了你。
《小欢喜》里英子的妈妈宋倩,不正是如此吗?宋倩把全部的精力放在英子身上,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英子,孩子便是她的所有。高三誓师大会上,有个环节是让学生在气球上写下愿望然后放飞,英子写下CNSA意思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她立马逼着英子换内容:别写这玩意儿了,写上700分。英子一心想要去南大冬令营,但是宋倩却想让英子去清华,英子背着宋倩改了志愿,但是宋倩宁愿不让英子参加,也不愿意让英子去南大。她希望孩子应该听她的话,孝顺她。可是,这样一份沉重的爱,逼得英子无路可走,只想逃离妈妈。
除了学习之外,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绝大多数父母过分焦虑的事情越来越多:毕业找工作、谈恋爱结婚、买房生孩子等等更是父母们心里压着的大石头。上周回老家,得知堂妹一家预想到去市里买房,看中的那套房子93万,首付也要21万,年轻人总归是要往大城市里去发展的,这本也算是一件喜事。不过婶婶听妹妹说完后,陷入无限的焦虑和担心中,虽然凑一凑,首付没有问题,不过这每月还贷后,收入难免就减少了很多,另外堂妹又怀有二胎,未来用钱的地方很多,因此担心她们买房后生活质量会大打折扣。
其实,堂妹一家正是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在县城里可能没有太多的机会,比不上市区的条件,房价肯定是会是越涨越高的,如今有个机会以优惠价格购得这套房子,虽然这几年会辛苦一些,但是未来应该是好的。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讲,人不可能一辈子不栽跟头,如果一定要栽跟头的话,早一点总比晚一点要好。不管父母多么正确,也不可能呵护孩子一辈子,孩子也终究要长大的。美国国父杰斐逊就经常讲,要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
4、不做中国式焦虑型父母,做最好的自己焦虑究竟是什么?百度百科上解释:焦虑(Anxiety)是指个人对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的危险或威胁所产生的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不愉快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本身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反映,但是过度的焦虑或过弱的焦虑就会形成情感性或生理性疾病。
“中国式父母”焦虑更多的是一种过度的焦虑,这种焦虑现象的背后藏着什么?父母的不成熟,对自己的不自信,对孩子的不自信,以及与孩子之间缺乏彼此的尊重和理解。而父母的过分焦虑,给孩子的不是爱,是伤害。
如何让我不焦虑?作为父母,你必须做你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影响和指导。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其实非常强,父母身上的好的坏的习惯,孩子都很容易就能学会。因此,要做一个不过度焦虑的父母,首先要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要不断地进步。其次要开朗,不斤斤计较。最后要愿意尝试新的东西,接受新的事物和知识。
最后借用《我家那闺女》节目中,papi酱关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排序的这段话来进行结尾,papi酱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首先,你自己陪伴自己的时间是最长的。之后的这一生,我是和我的伴侣一起过的。孩子和父母都是你只陪伴他们走一段路,剩下的路还是他们自己去走的。
【end】
我是荣荣妈,欢迎关注@荣妈育儿记,育儿路上我们一路前行,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