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教育,要早到牙牙学语之期,出口的语言同为教养和素质 我们从牙牙学语的孩子成长为健康阳光的小学生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有很多难忘的时刻,最让爸爸妈妈激动的时刻,莫过于孩子奶声奶语地叫:"爸爸妈妈",当我们在享受孩子奶声奶语温情的时候,有多少家长注意到孩子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又有多少家长意识到了呢?
语言教育的基础很重要
从多数宝妈的交谈中,有一位宝妈的语言教育令人印象深刻,这位宝妈教育孩子的时候,就是存在着典型的语言代沟。因为受到方言话的影响,孩子已经五岁了,但是语言表达却不太清晰,还夹带着一些口吃的尴尬,宝妈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看着实属令人着急,甚至还有一部分家长在一旁窃窃私语:"当妈的都不知孩子想要干嘛,这母亲做的也太失职了吧……"
从一个孩子的语言教育,就可以看出父母的人品如何,这样的衡量并非一两个家长,自古以来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孩子的好坏与否,都和父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祸从口出",语言不仅仅是祸事的来源,还是孩子自身教育和素质的关键。我们对某一个人的印象都是从语言来分析,所以孩子的语言教育异常重要。
孩子的语言教育,和家教环境息息相关
其实,当妈的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语言教育受到影响的时候,调教起来真的困难重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孩子的语言教育真的很重要。要知道孩子这种"生物",让他学正儿八经知识的时候总感觉特别困难,但是他们学习不着调东西的时候,学习的速度却十分惊人。
有一次这位宝妈带着孩子外出的时候,孩子和一个小朋友玩耍时起了冲突,当时孩子说了一个"cao"字,立马让宝妈陷入了尴尬的处境。面对于路人的指指点点和小声嘀咕,宝妈自然是少不了对孩子一次语言批评教育。虽然说孩子是被家里老人宠坏了,但是教育孩子的责任却是父母重任,孩子也相当于父母的正面"镜子",吐露的也是父母的个人形象。
孩子语言缺失素养,习惯更正要胜过责任归咎
遇到孩子的语言丢失教养和素质,父母首先不是追究孰是孰非,而是想办法去改掉孩子的臭毛病。孩子的语言形成,和家庭环境以及语言教育离不开关系,当孩子说脏话的时候,父母是不是应该首先扪心自问,作为家长的自己有没有当过孩子面前说脏话呢?
遇到孩子说脏话,作为父母也不要着急,和孩子以"约定"的方式去改掉坏习惯,会让孩子更加乐于遵守一些。比如说"爸爸妈妈一起来遵守约定,从今日起互相监督,举报说脏话的可以满足一个愿望,而说脏话的那个人就需要得到处罚"。
实际上,孩子的语言教育,早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父母就需要多加重视,以正确的标准话去引导孩子,别让方言影响到了孩子的语言表述。毕竟方言话说起来比较绕口,有时候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也会形成一定的阻碍。
我们是2岁孩子的爸爸妈妈,孩子的成长,爸爸绝不能缺席,每天需要爸爸抽出时间一定陪着孩子,爸妈和孩子一起成长。每天都感受着孩子成长的快乐,有着很多的快乐、经验特别想分享给您......同时也欢迎同为爸妈的您,一块来分享养娃的点点滴滴。
养娃,其实等于我们重新过了一个童年,一起成长。
相关文章
- 孩子有没有教养,暗示出家长素质,会在以下地方体现得清清楚楚
- 语言暴力就是一把“双刃剑”,教育孩子,也刺伤孩子
- 5岁孩子在超市推车撞倒小妹妹,家长的教育让大家称:有教养
- 为什么说我们现在对孩子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品格教养
- 小小年纪就张嘴骂人,孩子的“语言误区”教育,家长要掌握这3招
- 清华李学勤教授说,功利化的教育让现在的孩子缺少了些品格素质
- 孩子7岁前,家长要做3种受挫教育,别让悲剧成为孩子"自尊保护伞"
- 孩子一天到晚上网,如何化解网络带来的教养危机
- 孩子上幼儿园有多难?提升幼教老师数量和素质,需要包容的心态
- 孩子不听话,这样教育孩子,比你吼一万句都管用
- 孩子不听话,难管教,情绪说来就来?教你融会贯通的全脑教养法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不爱说话?想让宝宝变得“伶牙俐齿”,需抓住语言爆发期
- 孩子不讲话?大点就会了?走出误区,别错过孩子语言训练的关键期
- 孩子什么时候进入语言发育期?一家人3种语言会不会影响孩子学说话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孩子们需要哪种能力?时代变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 孩子做事时,多用鼓励的语言
- 孩子偷拿超市水果,员工抓现行怒斥没素质,宝妈的做法引人深思
- 孩子出现“语言障碍”时,家长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