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鸟笼效应”,轻松提高孩子自主性 鸟笼效应生活例子
▼
每每父母提到家里的孩子,总是有数不完的苦恼事。
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孩子,总是没办法让他们静下心来去学习,这也是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因为年幼爱玩,很多孩子对学习都缺乏一定的自主性。
有位妈妈在网上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家里的小公主,7岁的小妮子终于爱上了读书,这也是我最自豪的事情。
从小她对读书都比较感兴趣,但是总是要我和她爸爸带着她一起读才可以,自己总是没办法自主阅读,读着读着就会分心去玩别的。
我想了很多办法,毕竟她这个年纪已经上了小学,是完全可以自己阅读的,然而很多办法都失败了。
直到有一次我无意在一本书里了解到了“鸟笼效应”这个词,觉得很新奇,便决定试一试。
我和孩子爸爸商量之后将家里一间小房间布置成了孩子的专属书房,并放了一个很漂亮的大书架,整个房间都是按孩子的喜好布置的。
由于房间紧邻客厅,门也是开着的,每次有朋友来做客,总是会看看书房然后夸女儿有这么好的读书习惯。
女儿每次被夸都很开心,于是在几个朋友提出了同样的赞赏时,她主动将书房霸占,并开始了真正的自主阅读生活。”
▼
看了这个心得,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这位妈妈的心思。
“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了鸟笼效应: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这种被物异化的心理现象又称“鸟笼逻辑”。”
简单说就是当有人送给你一个精致漂亮的鸟笼,可你并不是很喜欢养鸟。每每有客人来家里,看到这样一个鸟笼,便会询问鸟在哪里。
当我们无法回答又想避免尴尬时,便会主动去买一只好看的鸟,与之匹配。
鸟笼效应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会产生一种心理暗示,从而影响孩子的行为。因此合理利用,就会很好的改变孩子的行为。
比如你想让孩子学习钢琴,那么根据孩子的喜好给他买一个非常漂亮喜爱的钢琴,才会吸引到孩子。
孩子试探性地弹奏,也就无形中引起来孩子学习钢琴的兴趣。不说明目的的吸引孩子自己去发现,主动去做,这就是利用了“鸟笼效应”。
▼
那么如何正确利用鸟笼效应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呢?
鸟笼就相当于家长想要孩子正确发展的方向,那么通过提供“鸟笼”来让孩子自觉“放鸟”进去,就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第一: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来“提供鸟笼”
美国心理学家罗姆.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习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者竞争等外表目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适当陪孩子玩耍,从中发现孩子未知的闪光点。同时成为鼓励型父母,鼓励孩子积极尝试,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帮助孩子培养兴趣。
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我们就可以“提供鸟笼”,吸引孩子主动出击。
第二:利用暗示激发孩子好奇从而“放鸟”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鸟笼效应”给予孩子心理暗示后,在孩子去尝试时要多给予鼓励和夸赞,从而让孩子保持这种行为,形成习惯,培养孩子的自主性。
第三点:避免负面效应,抛弃“不好的鸟笼”
多换位思考,在给予孩子“鸟笼”的时候,考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明白到底孩子有没有兴趣,对孩子有没有帮助。如果孩子没有兴趣同时也没有什么帮助,那就是“不好对鸟笼”。
孩子的辨别能力不足,父母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只有分析鸟笼的利弊,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孩子的自主性,不是条条框框教给孩子的,而是需要正确发掘引导。
给孩子一个点,让他自己尝试,往往更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注:文中图片仅做交流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孩子怎么叫都叫不动——孩子的自主性
- 要怎么做才能管住孩子,又不会伤害到他们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呢
- 孩子不爱读英文绘本?用“脚手架”法轻松培养英文自主阅读能力
- 孩子做事太拖拉?巧用“最后通牒效应”,帮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 孩子分不清轻重缓急?巧用“时间管理矩阵”,助他提高学习效率
- 孩子成绩差,不听话?告别“参照式”育儿,巧用“同伴效应”
- 孩子没有上进心?巧用“南风效应”,用鼓励激发孩子的“自信力”
- 孩子淘气不听话?家长要善用“暗示效应”,3招帮你轻松带娃
- 孩子缺乏意志力怎么办?巧用“蝙蝠侠效应”,效果会事半功倍
- 孩子考试总是千年老二?巧用鲶鱼效应激发孩子的竞争意识
- 孩子说话晚怎么办?三个轻松便捷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
- “霍桑效应”:小小举动,就能大大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你懂吗?
- “鸟笼效应”并非一无是处,反向应用,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敏感期
- 做事情3分钟热度,家长巧用“延迟满足”,轻松让孩子坚持下来
- 天生我材必有用,学会“瓦拉赫效应”,轻轻松松发现孩子的长处
- 如何帮孩子提高成绩?罗森塔尔效应:3个方法让孩子成绩越来越好
- 宝妈亲测,孩子不洗澡,巧用“让步效应”,让娃爱上“洗刷刷”
-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心理学:巧用“第三者效应”,架起沟通的桥梁
- 怎样报“兴趣班”才更科学?高明家长巧用5字效应,打造优秀孩子
- 想提高孩子的自控力?注意“道德许可效应”,别让奖励变成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