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亲测,孩子不洗澡,巧用“让步效应”,让娃爱上“洗刷刷”
文/半夏末冬
90后宝妈一枚,育儿技能千百种,只为你分享亲历过的有效技能。
一、孩子不愿洗澡,调节水温、增加玩具可能是做无用功前些天,一群带娃闺蜜小聚,大家在聊到育儿难题的时候,“萌娃不爱洗澡”竟然成为热议话题。
“我家的一下水就哭,怎么都哄不好。”
“我家更夸张,浴室都不进。”
“我家才尴尬,医生说要天天洗,可娃连洗澡两个字都听不得,听到就开始哭。”
……
几位好友倒完苦水,不约而同感叹:给娃洗澡,真的太难了,好羡慕那些喜欢洗澡的宝宝。
其实,正如我们天天吃饭却还是会偶尔食欲不振一样,再喜欢洗澡的娃,也会遇到不愿洗澡的时候。不知道身为宝妈的你们遭遇过几次娃不愿洗澡?就我而言,萌宝现在两岁不到,却经历了3次“不愿洗澡事件”,我在尝试调节水温、增加玩具、更换洗澡场地等都无效后,开始观察孩子的表现,摸索解决方法。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个亲历过非常有效的调节方法,即巧用“让步效应”,让孩子零哭闹完成“洗刷刷”。
“让步效应”又称“得寸让尺效应”或“先大后小效应”,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大要求后再提出一个同类性质的小要求,这一小要求就有可能被人轻易地接受的现象称为“让步效应”。
对于拒绝洗澡的孩子来说,“让步效应”就是在给娃搭建心理阶梯,让娃避免突然一下接受自己不愿意去完成的目标任务。
二、“让步效应”,给孩子主动选择的权利
1975年,美国心理学家西阿弟尼等人做了一个关于“让步效应”的实验:他们要求一些被试者腾出大量的时间做某事,当所有人都拒绝时,实验者马上问他们,是否同意作别的事情,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对另一组被试者只提出了较小的要求,而对第三组被试者提出可以在两种要求中间选择一个。结果他们同意的百分率分别为50%、16.7%、25%。“让步效应”的积极效果得到了印证。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让步效应”的应用也较为广泛,如营销推广、商务谈判、人际关系维护等等,我们最常见的与商贩讨价还价的情景,就是“让步效应”的实际应用。商贩先说出一个高价,当购买者拒绝后,商贩顺势给出一个低价,此时,购买者就相对更容易接受。
那“让步效应”是如何在给娃洗澡一事上施展“魔法”的呢?简而言之,就是给予了孩子充分的选择权,让孩子自主选择完成其心理承受范围内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对于1岁半到3岁这个处在自我意识发育敏感期的宝宝来说,“让步”的做法不仅减轻了宝宝对于洗澡的抗拒,也激励了宝宝的自我意识成长,让她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尊重和鼓励,并在其中获得对父母的安全依恋。
1.“让步效应”的印象催化。对于自我意识成长期的宝宝来说,已经懂得如何获得父母的表扬和奖励。比如,当孩子做出某个行为动作获得父母表扬以后,就会继续重复这个动作,获得更多的表扬。反之,当孩子因为某个行为受到批评后,便会情感失调,此时,她会继续做一些别的动作来获得表扬。
孩子对洗澡这个大的目标任务表示拒绝时,内心容易情感失调,如果父母提出一个比如“洗脸”或是“洗脚”这样的小目标任务,孩子就相对容易接受,以期来维护自己在父母眼中的好印象。
2.“让步效应”的视线转移作用。运用“让步效应”时,是将目标对象的关注点从“拒不拒绝”转移到“拒绝多少”上。在孩子不愿意洗澡时,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接受并认可孩子不愿意洗澡这个事实,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出比洗澡更小的目标任务,并在执行过程中再一次运用“让步”技巧,让孩子一步步完成洗澡。
三、如何“让步”,孩子才能乖乖接受?实际应用“让步效应”时,家长要注意“同类性质任务”这个要点,因为当所提出的两个目标任务出现严重偏离时,会导致我们无法实现原定目标任务。比如,你要让孩子最终完成的是“洗澡”这个大目标任务,而你提出的小目标是“喝奶”,那么,即使你的小目标任务对孩子来说极具诱惑力,你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洗澡的任务。所以,当你希望孩子顺利完成洗澡这个目标的时候,你要围绕洗手、洗脸、洗脚等类关于清洁宝宝某个部位的范围来制定小目标任务。
我家孩子最近一次不愿意洗澡出现在1岁半,小家伙自主意识强,又很懂得察言观色。一开始不愿意洗澡,和她沟通了很久,结果徒劳,我们索性强硬的给孩子洗了澡。然后,就体验了来自娃的惩罚。当天洗完澡后,孩子不愿喝奶、不愿穿衣服,甚至于一向自主入睡的她连卧室都不愿意进。后来,宝爸一直抱着她安抚,直到晚上快12点,宝宝的情绪才稳定下来,从开始洗澡到入睡,折腾了整整3个小时。
感受到孩子强大的负面情绪后,我们开始重整思路、回顾总结、调整方法,于是发现,孩子这次不愿意洗澡,并非怕水或是不喜欢澡盆,孩子喜欢玩水,每次玩水都十分高兴,同时,当我们示意宝宝拿出洗澡盆的时候,宝宝也非常配合。因此,我们考虑,可能是宝宝对于坐在澡盆洗澡产生了厌倦,进而改变了对洗澡的正面看法,最后,我们选择应用“让步效应”,果然有了好转。
1.第一步:不洗澡,改洗脚
调整方法的第一天,我给宝宝说:“我们洗澡去了好不好?”宝宝的拒绝在我意料之中,于是我提出:“那我们不洗澡,洗脚可以吗?洗脚也可以玩水。”见孩子没有反抗,孩子的爸爸开始为孩子表演洗脚的乐趣,看见爸爸洗脚很开心,宝宝心动了,主动要求洗脚。
于是,我们如约只给宝宝洗了脚。整个过程,宝宝非常开心,也很配合,噼里啪啦的把水洒了一地。值得强调的是,我们用了洗澡盆给孩子洗脚,之所以这样做,是想要改变宝宝脑海中“用洗澡盆就是要洗澡”的印象,让她在面对同一环境,同一事物的时候能够有不同的体验。
2.第二步:不洗澡,只洗背
因为第一天洗脚给了孩子愉快的体验,加之我们遵守了“只洗脚”的约定,第二天,当我们再提到洗脚时,宝宝已经开始主动去拖洗澡盆了。不过,她还是不愿意坐到洗澡盆里,于是,在洗脚之余,我们向孩子提出:“我们不洗澡,但是擦一下肚子和背好不好?不然脏了不舒服。”宝宝半信半疑,但还是同意了。
我们遵守约定,用毛巾给她擦了肚子和背,期间,她还积极配合着使用沐浴露,自己冲水等,咯咯的笑声回荡在浴室。这一次的体验已经让宝宝充分认识到,我们不会逼迫她完成她不愿意做的事,这份信任感为我们进行下一步打好了基础。
3.第三步;不坐着洗,站着洗
有了前两天的愉快体验,第三天也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告诉宝宝:“不坐着洗澡,可以站在盆里洗。”孩子接纳了我们的建议,于是,她站在盆里,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洗头发、洗澡的任务。整个过程,宝宝没有哭闹、拒绝等任何负面情绪。
至此,孩子已经完成了当初拒绝完成的“洗澡”这个大目标,并且因为每一次的体验都很愉快,她改变了对于洗澡的看法,变回了喜欢“洗刷刷”的乖宝宝。
四、高效应用“让步效应”的3个前提尽管巧用“让步效应”可以轻松解决孩子不愿洗澡的问题,不过,想要高效运用这一技能,你还需要注意3个前提:
1.接纳宝宝的抗拒情绪
再小的宝宝也有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对洗澡表示抗拒时,其背后的情绪可能是害怕、恐惧、甚至无助,此时,倘若父母一味逼迫宝宝洗澡,结果可能加深恐惧,甚至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伤害亲子间的安全依恋。
如果宝宝抗拒洗澡,父母应该及时表示理解,并和宝宝表明:“你不愿意洗澡我们也理解,可能你有一些自己的担忧或者不好的体验,爸爸妈妈接受你的情绪,也会帮助你一起解决。不过,洗澡是为了让身体干净舒服,洗干净了你会觉得很开心。”在给孩子表明理解、接纳和洗澡的好处后,再尝试给孩子提出洗脚、洗脸等小目标。
2.父母要守信,给宝宝充足的信任感
在“让步”中,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守约定,绝不让宝宝超额完成任务。
比如,你给宝宝提出“洗脚”的任务,宝宝已经表示接受,倘若你在执行过程中又强行给宝宝进行洗澡,那么宝宝就会产生对父母的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大目标任务的实现。
3.“让步”是一种选择,更适合自主意识较强的宝宝
孩子在1岁半以前,对于个人喜好的表达及对父母言语的理解力不强,此时,“让步效应”未必是解决孩子不愿洗澡的高效技巧。1岁半以后,自主意识发育开始增速,孩子会有自己的想法,会选择喜欢的东西,抗拒不喜欢的东西,更适宜运用“让步效应”来解决不爱洗澡的问题。
当然,要如何解决1岁半以前宝宝不爱洗澡的问题呢?大家可以回看我的文章《孩子突然不愿洗澡?巧用目标拆解法,2天时间让娃爱上洗澡》,都是亲历的经验分享,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育儿路漫漫,如果你也正面临某些困惑,不如与我分享,让我们一起在育儿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