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主动分享,就是自私?这3点建议分享给你 不分享的孩子就是自私的吗?为什么
孩子一周岁之后开始出现自我意识,说的最多的可能是“我的”。有时面对其他小朋友,还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和好吃的。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有些家长往往会直接贴上自私的标签。殊不知,自己不经意间的小举动,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带来负面的影响。
昨天上午,我带着小米乐到同小区豆豆姐姐家玩,豆豆比小米乐大2个多月,刚刚满2周岁,性格活泼开朗,到哪里都不认生。
平时带着小米乐在小区和公园玩时,我们经常一起玩,但去豆豆家还是第一次。
到了之后,豆豆妈妈拿出来苹果、香蕉和葡萄放在小桌子上给小米乐吃。结果,小米乐刚要去拿自己喜欢吃的葡萄。豆豆看到后赶快跑了过来,一下子把大大的果盘端走了,还一边说“这是我的”。
豆豆妈妈看到之后,连忙走了过来,大声训斥豆豆,“你怎么这么自私,快把水果给妹妹和阿姨吃。”然后,就从豆豆手中硬抢了过来,豆豆一下子就大哭起来。
豆豆妈妈也不理她,把果盘放在了小米乐前面,很温柔地对小米乐说,“小米乐,不要去管姐姐,姐姐不听话。小米乐是好孩子,乖宝宝,喜欢吃什么就自己拿吧!”
看到豆豆还在那边哭,她妈妈也没打算去安慰她。我就走上前去,蹲下来眼睛看着豆豆说,“豆豆是大姐姐,是小主人,对不对?妹妹和阿姨是客人,来豆豆家里玩,豆豆把水果给妹妹和阿姨吃,妹妹和阿姨好开心。豆豆表现得好棒啊!”
这时豆豆不哭了,抬起头看着我说,“豆豆是大姐姐,妹妹吃水果开心。”
我连忙继续说,“豆豆很棒!豆豆把家里的水果分享给妹妹吃,妹妹很开心,等下米乐妹妹还要跟豆豆姐姐说谢谢呢!”
然后我牵着豆豆的小手,来到正在吃葡萄的小米乐旁边,轻声跟小米乐说,“米乐宝儿,姐姐给你吃葡萄,葡萄很甜很好吃,对不对?你是不是要对姐姐说谢谢呀?”
小米乐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豆豆,对着豆豆大声说,“葡萄好吃,谢谢。”
后来,不管小米乐吃什么玩什么,豆豆都没有再过来抢,还主动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来给小米乐和我玩,还主动带我参观她的玩具场,很多玩具堆在一张地垫上。
吃午饭时,豆豆妈妈跟我说,“豆豆今天表现特别棒。但平时豆豆特别自私,别人的小朋友来家里玩。别说把喜欢的玩具拿出来分享,就连平时不要玩的玩具都不愿意给别人玩。”
我笑了笑说,“下次你换种方式,豆豆就愿意主动分享了,就像今天这样。”
1作为父母,我们不应该在孩子不愿分享时直接说孩子自私。而是应该在让孩子学会分享之前,先来看看有些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一,自我意识的出现及形成,“我”的概念日渐凸显。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育儿宝典》一书,孩子在1周岁到2周岁时,自我的独立意识开始出现、提高及形成。
同时,在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自我意识,对于他人的感受几乎没有任何考虑。有些孩子可能还会对周围的其他孩子,表现出大人所认为不好的行为如自私、不爱分享等。
作为父母我们要知道,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不愿意分享,并不是自私的表现,而是孩子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
第二,父母急于指责,没有进行耐心引导。
跟他人分享并不是孩子与生俱来、天生就会的。
有些家长没有教过孩子去分享,当遇到需要跟他人分享的场景时,就希望孩子瞬间变成一个爱分享的好宝宝。这当然是不现实的,对孩子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分享就像技能一样,需要父母耐心教,孩子用心学。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进行练习巩固,才能最终成为孩子的一种好习惯。
第三,把关注点过多地放在孩子“是否分享”的结果上,忽视了分享带来的快乐。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就像学会分享,往往看中孩子有没有分享,而很少去关注孩子有没有从分享中得到快乐。
在大人面前,有些孩子可能会选择与他人分享自己心爱的玩具。但是如果是违背本心,没有得到快乐的话,这种分享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意义。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仅要有意识让孩子学会分享,更要让孩子从分享中得到快乐。只有当孩子能够从分享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时,才更可能变成一个发自内心愿意分享的人。
那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真正学会分享呢?结合育儿书籍和个人经验,总结出以下3个妙招,希望对各位父母有所帮助:
妙招1: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不要随意贴自私的坏标签。
只有自我,没有他人是自私的表现。但没有自我的人,是没有自信心的人,是很容易对这个世界产生埋怨的人。作为父母,我们不要打击孩子的自我意识,要学会尊重。
就像之前热映的电影《哪吒》,“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有些父母会直接给孩子贴上“不爱分享”、“自私”之类的坏标签。但是这样做,只会强化孩子不愿意分享的行为。你说我自私,我就是自私。
作为父母,当孩子不愿意分享时,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孩子的自我意识。同时,把是否分享的决定权交给孩子。
如果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他的玩具,我们可以适当引导,耐心询问原因,但尽量不要直接替孩子决定。
保护好孩子的自我意识,也是建立孩子自信心很重要的一步。不要让学会分享成为诱因,让孩子在不断失去对自己物品掌控权力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自我意识。
妙招2:以身作则,有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双职工家庭,父母平时忙于工作,老人会帮忙照顾孩子。很多老人比较宠爱孩子,有什么好吃的自己不舍得吃,都想留给孩子吃。
就像小米乐平时也主要由外婆带,最开始的时候,外婆也是如此。每次小米乐给外婆吃东西,外婆总是说不吃,让小米乐吃。小米乐每次想要分享,但外婆每次因为宠爱的善意拒绝,使得小米乐变得越来越想不起来分享了。
后来我发现了这个情况之后,立刻跟外婆沟通。
过于宠爱不是真正的爱,而适度的爱对小米乐的健康成长才更有好处。外婆也积极接受,后来小米乐再跟外婆分享时,外婆也总会说谢谢,拿过来跟小米乐一起开心地吃。
妙招3:让孩子从分享中得到快乐,并及时给予赞美。
尊重孩子的自我意识,有意识引导孩子学会分享,更重要的我们还要让孩子从分享中得到快乐,强化孩子这种正向的行为。
就像每次吃葡萄,小米乐如果忘记分享了,我总是会提醒她,“米乐宝儿,葡萄要不要给我们吃一个呀?外婆想吃,妈妈想吃,爸爸也很想吃。”
这时,小米乐就会拿起葡萄给外婆、我还有宝爸。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开心地吃甜甜的葡萄。一起吃的时候,我还会很开心地说,“谢谢米乐宝儿,葡萄好甜,妈妈好喜欢吃。”
当大人做出示范时,孩子不仅会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快乐,还会变得越来越爱分享。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分享是一种好的行为,还能给爸爸妈妈还有其他人带来快乐。
就像小米乐,现在快22个月,特别喜欢分享,每次有好吃的,都会给外婆,给妈妈和爸爸。外婆带出去公园玩时,也愿意分享好吃的给别的小朋友。更重要的是,小米乐每次分享完之后,更喜欢看我们开心吃东西的样子,她自己也特别开心和有成就感。
教会孩子学会分享,我们既要保护好孩子的自我意识,又要积极耐心引导,同时还要让孩子享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学会分享,发自内心主动分享。
当我们能够把以上3点建议灵活应用到育儿过程中时,平等身份对待孩子,和孩子一起快乐成长,一起学会分享,一起享受分享带来的快乐。
如此,不仅孩子能够学会主动分享,变得更好更快乐,我们也能成为更好更快乐的父母。
作者:米乐妈妈,85后职场宝妈,爱生活、爱学习、爱分享。
相关文章
- 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分享的乐趣孩子没有get到而已
- 孩子不愿分享玩具不一定就是自私,拒绝“自私”标签,家长要理解
- 孩子不愿分享别强迫,最好的分享教育是“自愿”而不是“勉强”
- 孩子不愿分享,避免三个误区,三个小妙招,秒变社交达人
- 孩子不愿和您说心里话?用这2个方法提问,让孩子主动敞开心扉
- 孩子不愿意分享,宝妈学会这招,会让孩子受益匪浅
- 孩子不爱分享不是自私,家长懂得区分,孩子才会愿意敞开自己
- 孩子拒绝分享,真的不是自私!是孩子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
- “孩子小气自私,不爱分享?”“不是,孩子的物权意识在发展。”
- 你有没碰到过口水说干了,甚至手也动了,孩子还是不愿分享玩具?
- 如何提高孩子练钢琴的主动性,5条建议让你孩子爱上钢琴
- 宝宝不愿分享玩具,别说孩子小气,其实是“物权意识”发挥作用
- 精品原创 | 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该管还是不管?
- 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好事,却也不必过早强迫,学会自私才能学会无私
- 分享被广大家长和孩子点赞最多的绘本书单
- 孩子不愿在家里剃头,去理发店会好一点吗?
- 孩子不愿意跟你沟通,可能是这四点原因
- 孩子不愿说心里话?有办法,掌握四点孩子变开朗
- 孩子做作业时,父母该干点啥?家长:这4条建议真实用
- 孩子学琴没兴趣?做到以下三点,让你的孩子主动练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