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分享玩具不一定就是自私,拒绝“自私”标签,家长要理解
文 | 朗姐育儿说(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如今,很多家长都把孩子看成生活的重心。在家里,孩子就是宝,家长每天都围着孩子转悠,孩子基本上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而很多的孩子就因此产生了很大的占有欲,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我的,在家里的环境中,没有人会跟孩子去争抢东西,所以,就导致了孩子变得自私。
孩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产生了这样的心理状态,很多时候家长都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自私”的这一面。
前段时候,我去朋友家参加朋友女儿小美的生日聚会,我来到她们家,小美和其他的小朋友都玩的很欢快,直到聚会要结束,孩子们准备回家的时候,一个小孩子对朋友的女儿说:“我想要你这个玩具,可不可以给我。”
这时,小美的脸色瞬间就发生了变化,小美立马放下手中的玩具,抢走了另外一个小孩子手里的玩具,说不可以。说完就跑到了房间里,孩子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们都表示非常的震惊,孩子不愿意去分享自己的玩具,连一句理由都没有,反而做出了这么大的反应。
过后,朋友过来跟我说,觉得自己的孩子变得自私,不会跟别人分享。我跟他说,孩子愿意和其他人一起玩玩具,说明孩子懂得分享快乐。但是把玩具送给别人,这可能就会给孩子心理的占有欲提醒,孩子不愿意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无理由的给别人,我告诉朋友,这也许不是“自私”可能是孩子的占有欲在作怪。
一、为什么孩子通常不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很多的家长都会发现孩子不愿意让其他人来到自己的家,不想和同伴一起玩耍。作为一名家长,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很活泼开朗的去和同龄的小伙伴接触。但是会发现,一旦有其他的孩子来到家里,孩子就会把自己的玩具收起来,不愿意和其他人一起分享。这让很多家长都非常的苦恼,孩子究竟是为什么会这样?
① 孩子的占有欲
每个人都有占有欲,孩子虽然看起来还小,但是也会有一定的小心思,而对于自己的东西,就会有很强的占有欲,而对于家长来说,这可能就是孩子自私的表现,占有欲和自私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概念,孩子对于自己的玩具,有选择是不是送给别人的权力。
② 没有分享的意识
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度的宠爱,什么事情都对孩子百依百顺,特别是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就很容易不知道什么是分享意识。经常有些家长跟孩子说不要着急,这些东西都是你的,这些话就导致了很多孩子觉得“都是我的” 这种很主动的思想观念,也就导致了不想跟其他孩子分享的原因。
二、为什么家长会认为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很多的家长都会把孩子的“不分享”,就直接归纳为是孩子的一种“自私”的表现,但是真相却不是这样,这两者还是有很多不一样的概念。一旦觉得孩子有一些不愿意分享的情况的时候,就会用教育“自私”的方法去教育孩子。
家长对孩子不够了解。很多家长对孩子都没有深刻的了解,只是看到了孩子表面上不愿意去分享东西,但是没真正的去问孩子为什么做出这样拒绝的举动,一味的把孩子认定为自私,容易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
三、被家长定义为“自私”对孩子有什么伤害?孩子一旦被家长定义为自己是一个自私的孩子,孩子可能会因为委屈而抱怨去宣泄,同时也有一些孩子不愿意去跟家长沟通,即使是家长误会了自己,孩子也是选择了沉默,但是孩子的沉默才是最可怕的,孩子不愿意去和家长沟通,就会变得越来越疏远。
内心出现反抗心理
家长对孩子的定义,让孩子觉得委屈,但是有时候反抗也是无效的,从而就会让孩子出现了无形的反抗心理,有时候家长说的一些话,孩子都会变得不愿意去听。
给自己也贴上自私的“标签”
当一个人一旦接受这个设定,就很难在去改变了。孩子被家长定义成自私,经常家长在孩子面前说孩子自私的表现,孩子也就可能真的把自己的定义成自私的人,哪怕之前只是一些误会,但是孩子来说,这可能在无形中也变成了自私的表现。
家长对孩子的定义,会很严重的影响孩子的思想,孩子的思想尚未成熟,很容易就被家长的思想和举动所干扰,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越批评变得越不懂事的原因。
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如果孩子只是单纯的“占有欲”在作怪,家长一定要把占有欲和自私所区分开来教育,不能两种都用一样的方式去教育,会让孩子无意被定义成自私,让孩子觉得到委屈。但是,如果一旦发现孩子是自私的表现,要及时的去告诉孩子什么是分享,分享也可以带来很多的快乐。
多听孩子的意见和想法
一旦家长和孩子发生了意见冲突的时候,很多家长都让孩子被迫听自己的想法,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家长要多听听孩子的意见,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自己的想法,要多听孩子的想法,也许孩子的小朋友的想法,也会让家长惊喜。
多给孩子灌输分享
孩子不懂得分享,很多都是家长所导致的,家长没有给孩子一个分享的环境,家长可以在家里,吃东西的时候,教会孩子分享,把事物分享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次分享后,都去夸奖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家长可以正确去教育孩子,这可以为孩子的成长起一个很大的辅助作用。孩子不愿意去分享玩具,不一定是孩子自私的表现,家长要去理解孩子,通过沟通,去帮助孩子。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朗姐育儿说,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不愿意分享就是自私?分享的乐趣孩子没有get到而已
- 孩子不愿主动分享,就是自私?这3点建议分享给你
- 孩子不爱分享不是自私,家长懂得区分,孩子才会愿意敞开自己
- 孩子拒绝分享,真的不是自私!是孩子进入了物权意识敏感期
- “妈妈,我不愿意”,嗯哼拒绝分享玩具,霍思燕的做法堪称教科书
- 你有没碰到过口水说干了,甚至手也动了,孩子还是不愿分享玩具?
- 宝宝不愿分享玩具,别说孩子小气,其实是“物权意识”发挥作用
- 宝宝在玩沙子时,玩具被对方小朋友的大人抢走了,孩子不懂拒绝,我作为家长如何应对?
- 闺蜜家孩子抢夺女儿玩具,宝妈大方分享,却被女儿强硬拒绝?
- 面对争抢玩具,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进行分享,也别总想带娃打回去
- 不愿放手、不懂退出的家长,最后只会把孩子给毁了
- 分享不是“虚情假意”,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
- 分享被广大家长和孩子点赞最多的绘本书单
- 孩子“爱接受无能”,是家长不懂,拒绝孩子的拥抱就等于拒绝爱
- 孩子不想上学?很正常!关键在于家长如何理解与调整
- 孩子不愿与人交流,可能得了自闭症,家长要及早巧用亲子游戏防御
- 孩子不愿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症”,家长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不愿分享别强迫,最好的分享教育是“自愿”而不是“勉强”
- 孩子不愿分享,避免三个误区,三个小妙招,秒变社交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