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学琴没兴趣?做到以下三点,让你的孩子主动练琴

2019-12-25 16:00:04孕产
从每年考级人数来看,全国在学习乐器的孩子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程度。无数家长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孩子购置乐器,购买课程,每周不论刮风下雨都要送孩子去上课,每天也守在孩子身边督促着孩子练琴,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常态。

孩子的成长是每一个家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小时候的教育会直接决定孩子以后的发展。在为了孩子的文化学习不断寻找更好的教学资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选择让孩子学习一门乐器作为特长。从每年考级人数来看,全国在学习乐器的孩子数量已经达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程度。无数家长花费大量的金钱给孩子购置乐器,购买课程,每周不论刮风下雨都要送孩子去上课,每天也守在孩子身边督促着孩子练琴,似乎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常态。

以至于我都经常告诫我那些自学钢琴五六个月的朋友,不要轻易在公共场合弹琴,否则很有可能被一个5岁的小屁孩轻松碾压。

曾经有调查机构对全国30多个地区共500多个音乐教育机构做过一次音乐教育年龄分布做过调查,从收集到的问卷结果来看,主要正在学习音乐的人群年龄分布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化,70%集中在12岁及以下,12%集中在12-18岁,18%集中在18岁以上,并且在所有教育机构反馈的信息中,导致孩子放弃学习的主要原因都是不愿练琴。

从上面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重要信息:

一、12岁及以下的音乐学子占了我们国家音乐教育的主力,然后进入了12岁以后的阶段,人数几乎是直线下降,最后到了18岁以上,又有了一些回升,这个回升主要是因为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计入了统计数据。

二、不愿练琴是导致孩子放弃学习,半途而废的一个主要原因。

人数骤降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孩子们过了12岁就进入了初中阶段,学业压力增大,但凡对于学习乐器没有足够的兴趣就会导致不愿意练琴,坚持不住而选择放弃的占了绝大多数。

关于学琴对未来发展的帮助和个人品格的提升我们这里不多做讨论,每一个家长心中都会有自己的评价,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如何保证孩子在学琴过程中的兴趣。

我认为要保证孩子有足够的兴趣,主要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采用科学的练琴方法,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时间消耗

2、给予足够的表演机会,制造获得感和成就感

3、家长的正确引导,用乐趣释放压力

首先,我们来说说科学的练琴方法

演奏乐器是一个给予手指技术的学科,为了保证对手指有足够的控制力和对乐器有足够的熟悉度,大量的练习是不可避免。练习,也就意味着不断的重复,重复就会导致枯燥,长期处于枯燥状态,就会不断消耗掉孩子的兴趣。

要避免兴趣的大量消耗,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减少掉孩子长期处于枯燥状态的时长。让孩子用更短的时间就能达到练琴的效果。省下来的时间,就能让孩子和其他孩子一样,去体验童年的快乐,减少由于学习乐器不能出去玩而导致的失落感。

那么什么才是科学的练琴方法呢?

简单的说,就是在练琴时加入更多的思考,让孩子的每一次重复,都有意义,都有改变,而不是单纯的手指机械化运动。

在开始阶段,要达到科学的练琴,是必须要家长帮助的。成年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肯定要强于孩子,所以,家长必须充分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帮助孩子记录错误发生的原因,或者导致难点难以克服的原因,帮助孩子明白怎样才能让手做出正确的动作。

举个例子:准确演奏琶音是很多初学孩子都会遇到的问题,手指分离跳跃加上位移,会让很多孩子弹错音,这个时候家长就需要为孩子分析错误发生的规律,是五指打开的不够,还是每次手跳的过远。在第二次重复的时候,告诉孩子的应对的方法,让他们刻意让五指打开,手跳的近一点,让孩子带着应对方法去练习。

另外,大量的听也是保证有效练琴的途径,老师布置了新的曲子,先让孩子多听曲子的演示音频。对曲子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宏观认识,让他们觉得这首曲子很好听,自然会更有动力去把它弹出来。

大量的演出机会,提升成就感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须要明白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能得到什么,才会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学音乐也一样,音乐的最终呈现方式,就是表演。如果只是练琴,不参加表演,就像学习了英语,却没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学会了游泳,却没有机会下水一样。空有一身本领却无法施展,久而久之,练琴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

作为家长,监督孩子练琴时一方面,为孩子制造更多的上台机会也十分重要。

每年一次的考级对于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比赛、学校的演出、班级的演出都应该根据情况尽量多参加。同时,在家庭内部,也应该定期让孩子进行表演,并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褒奖。这样坚持下去,孩子获得的奖项和掌声,都能作为练琴的成果,带给孩子足够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让他对于练琴这件事更有兴趣。

长期登台在众人面前表演,同样也是对孩子心智的一种锻炼,能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更善于表达自己。能够有效降低上专业课前的紧张情绪(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每次上专业课前都紧张的要命,更别说小孩子了),也能帮助他有信心登上更大的舞台,获得更多的表演机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家长的正确引导,用乐趣释放压力

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任何孩子都难以坚持下去,就算是神童莫扎特,也是在他父亲的陪伴和引导下才逐渐成长起来。

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要指责孩子,练琴本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如果由于错误就指责孩子,会让孩子惧怕练琴这件事情,也就谈不上坚持学琴。

其次,尝试和孩子调换角色,很多孩子遇到困难都会说:“你觉得弹琴简单你来试试啊?”(我就跟我妈说过),这是,你确实可以和孩子互换一下,让孩子变成老师的角色来教你弹琴。我们都知道,要教一个人,自己必须先学会才行,为了把你教会,孩子自己就会开始钻研,也就促进了他主动的学习,也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乐趣。

第三、替孩子合理规划学习目标

这里的目标我们分为两个层面来看,先说微观层面,就是为孩子制定每一天的练琴目标,比如是纠正一个错误,认完一页谱子还是完成一个乐段。让孩子带着目标去练琴。每天的目标完成就可以出去玩了,这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让孩子主动练琴。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制定目标,对于他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宏观方面,就是家长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为什么让孩子学音乐,短期目标是什么,长期目标是什么。很多家长会说,我就是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这个其实就是典型的缺乏长期规划。

学习一个东西必然是有目的的,兴趣爱好也一样。是让孩子掌握一个技能,以后能在集体中崭露头角,还是作为一个备选方案,为以后升学做考虑。或者说,让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锻炼,以后可以更专注。

每一个目的所针对的培养方向不一样,培养的节奏也不一样,会直接决定到上课频率、老师选择、学习进度,甚至细小到每天练琴时间、每天目标制定。所以家长心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于孩子学琴这件事的影响十分重大。

说完以上三点,应该对如何保证孩子学琴的兴趣有所帮助,归根结底,让孩子学琴有目标,有乐趣,有成就感,不枯燥就是防止孩子丢掉兴趣的要素。

后面的文章,我还会大家讨论关于如何制定宏观的目标,每一种目标又应该给孩子安排怎样的学琴计划,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