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妈妈被孩子写作业气到脑梗,老师教你治病三招

2020-02-19 01:52:06孕产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儿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1拖延磨蹭的恶果亲子相爱相杀这不是演习!熊孩子已经开学几周了!冒着生命危险辅导作业的日子又!来!啦!还记得暑假结束的前夜吗?老父老母轮番上阵,在男女混合双打的配合之下,终于在天亮之前折腾完了娃的暑假作业。

【想看更多深度有趣的育儿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

1

拖延磨蹭的恶果

亲子相爱相杀

这不是演习!熊孩子已经开学几周了!冒着生命危险辅导作业的日子又!来!啦!

还记得暑假结束的前夜吗?老父老母轮番上阵,在男女混合双打的配合之下,终于在天亮之前折腾完了娃的暑假作业。

想起即将开始的新学期,以及全新的辅导高度,老父老母不禁抱成一团,瑟瑟发抖。

陪娃写作业时,除了教不会、写不对以外,拖延磨蹭才是“头号公敌”。

这不,四川省一位李女士就被气到住院。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作业写到十点,还剩下一半。

李女士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训斥了孩子,却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大舌头”,手也不听使唤。

最终,医生确诊是脑梗,怀疑是由于激动、愤怒等情绪变化导致的。

心理学家乔治・哈里森说:“拖延,是一种不能按照自己的本来意愿行事的精神状态,是缺乏意志力的表现。”

成年人叫拖延,小孩子的拖延就是磨蹭。

家长面对孩子的磨蹭,就如临大敌。担心孩子今天的磨蹭,将会变成明天的懒惰。

每日一场的作业革命中,娃的间歇性尿频,持续性口渴,神经质饥饿,搞得你简直要口鼻冒烟。

因此,要想从容陪娃写作业,根治拖延和磨蹭是关键。


2

当孩子拖延时,

到底在磨蹭什么?

拖延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类:

畏难情绪

窦文涛在《圆桌派》中说:“拖延症的本质,就是一种恐惧。”

因为,拖延症的心理核心第一条,是对成功的信心不足。

我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并未达到标准,这就产生了落差。这个落差会让我们畏难,进一步拖延,这就是拖延的本质所在。

孩子面对作业时也是如此。

他们每天都要面对新知识和挑战,尤其是作业难度大,数量多时,任务可能更加困难。

于是,他们宁愿先吃一会儿零食,看一会儿电视,也不愿面对眼前的作业。

他们掩耳盗铃,像鸵鸟一样把脑袋钻进土堆里,逃避着作业和压力。

缺乏对后果的预估和承受

我们班的一个学生,由于写字慢,作业常常磨蹭到半夜。奇怪的是,他的作业总能在第二天如数上交。而他的作业本上,总有家长代笔的痕迹。

许多磨蹭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为他们兜底的家长。

作业写不完,家长若帮他们完成,就剥夺了孩子认清自己应该加快写字速度的机会,也无法感受“自然后果”,即不交作业会挨老师批评。

久而久之,他们逐渐丧失了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能力——“作业有我妈替我着急,跟我没关系。”

孩子对自己拖延和磨蹭的行为缺乏认知,又在家长的维护下,失去了对结果的预估和承受,磨蹭和拖延必将成为常态。

对自己作业效果追求完美

有些孩子的磨蹭,是源于对完美的执念。

昨天,同事小何谈起给娃做手工的经历,通宵达旦地又是剪又是粘,作品终于获得老师的青睐被展览了。老母亲脸上焕发着自豪神情,心里必定无限欢喜。

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是儿童。

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需求就是获得肯定和尊重。

在他们看来,作业就是一份作品,他们对结果抱有无限期待。这其中,就有很多孩子为得到作业评优,不惜费时费力,反复斟酌。

曾经有位家长向我诉苦,说孩子的磨蹭导致她几近崩溃。




显然,这孩子对作业的评价结果有过分的执念。

写生字,他希望获得老师的“优秀书写”小印章;写数学卷,他希望获得一个满意的成绩。这些迫使他耽误了许多的时间,外在表现就是磨蹭。

3

治娃妙计有三招

早跟拖延说拜拜

面对拖延症缠身的孩子,家长常常是欲哭无泪,束手无策,直到爆发“河东狮吼”。

殊不知,你越催促,孩子越慢。这样既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又萌生了逆反心理。


那么,该如何根治孩子的拖延症呢?这儿有三招好计策,各位爹妈不妨一试:

合理安排作业顺序

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三个区,即舒适区、恐慌区以及挑战区。

舒适区,就是他已经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很轻松就能应对。

在恐慌区里,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他就会感到害怕、恐惧,退缩。

挑战区的内容对他来说有些困难,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可以掌握和”克服”难关。

由于很多孩子会有畏难情绪,或许他担心的只是作业中的某一项,所以迟迟不肯动笔。因此,我们可以跟孩子谈谈,你觉得今天的作业里哪一项最难?那么,就要先从最难的入手。

建议按照作业的难易程度安排顺序,比如:难—易—难—易,或者理—文—理—文。这样,孩子的大脑可以常换常新,反复变化思维模式,就有利于保持活力和清醒。

让孩子感受“自然后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自然后果法”——如果孩子犯了错,造成了不良后果,让他自作自受,从中接受教训。

所以,孩子需要了解的是写作业磨蹭的后果。例如,磨蹭=今晚写不完作业=明天不能按时上交=挨老师批评=在全班同学目前丢脸。

在这个自然后果中,每一环都需要让孩子有机会感受,这样才能形成连锁反应,从而对于后果有所预知,从而加快速度,完成当日的作业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不要拿各种条件和后果“胁迫”孩子。比如“写不完作业,看老师怎么惩罚你”,或者“你再不快写,晚上就别睡觉了”等等。

这些言语不仅不会对孩子造成恐吓目的,反而显得聒噪又焦虑。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曾系统阐述过:“温柔而坚定是管教的核心。

所以,不妨做一个这样的陪读家长:

静静地看你磨蹭,温柔地提醒时间;该睡觉时,坚决地把你的作业本收起来;不论你如何哭喊,都不许你补救;笑看你明天要如何面对老师的威严。

学会分清主次,引导时间分配

首先,给日常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都规定好时间。这样长期训练下来,孩子就会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就像沙漏里的沙子,越用越少。

其次,准备一个计时器。做作业时,放在书桌前做倒计时。提前预估时间,初始阶段可以把时间设置得宽裕一点。

然后,提前规定好,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都有哪些奖励,超时完成会有哪些惩罚。

最后,给每一项作业都分配好用时。时间一到,就停下来做下一项。最后,根据总用时以及孩子的态度表现,酌情决定是否允许补救没写完的部分。

或者,直接收起来,让孩子等着体验第二天的“自然后果”。前提是,此种方法需要跟老师协商配合。

▼▼▼

贝多芬曾说过:“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不要把今天所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

拖延,是对生活本身无所适从。当拖延目标时,我们才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请告诉孩子,每一寸光阴都只是一个空隙,而这个空隙稍纵即逝。把握时机需要眼明手快地去“捕捉”,而不能坐在那里等待或因循拖延。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正如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立即行动,不要拖延。”

【粉丝小福利:想知道您家孩子的天赋究竟是什么,搜索关注公众号“家长会了么”,在对话框输入“测试”,答案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