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被老师投诉?妈妈学会这三招,迈出做好家长的第一步
某天一大早,我育儿群里的一位宝妈就着急地跑来提问:
老师反应说孩子在幼儿园吃饭时总是动来动去,在家里也是如此,经常需要提醒他要坐好,这算是多动症吗?要怎样帮孩子改掉这习惯?
我回答她:
这么大的孩子,吃饭动动不是再正常不过吗,哪儿就说得上多动症了?
那位妈妈说:
我自己也一直觉得孩子动动很正常,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也很安静的。但老师说了好几次,说他坐没坐相,纠正多次还是改不了,这不,早上送他过去又被班主任反映,唉!以前小班老师还说他活泼开朗呢!这弄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总不能让老师天天盯着娃,天天跟我说他好动、坐不住吧,搞不好没问题都被说出有问题来。
另一位妈妈,马上表示深有同感:
我孩子老师也是每天投诉,还让孩子坐老师边上,方便老师盯着……理会老师吧,觉得孩子本身也没多大问题,不理会吧,老师对你娃这么上心也是负责任,又担心以后老师不关心了孩子了。
孩子在幼儿园因为这样那样的事被老师投诉,这很可能是所有新手“家长”都会面临的问题,而且以后还会一直遇到同类问题——上小学、初中、高中,老师都可能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一些不佳表现,要求教育孩子,帮孩子改正。
遇到老师投诉,父母到底该怎么办——理还是不理,怎么理、理到什么程度,可能是幼儿园宝爸宝妈学习和老师合作的第一课,找到恰当的方法,未来十几年面对老师的投诉都能做到淡定从容,反之,则很可能在孩子整个幼儿园和学校学习阶段,都不得不反复纠结。
理还是不理?——学会区分老师投诉的合理性我们得承认,老师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有自己的专业,也有自己的局限,她对孩子的投诉,既可能恰如其分,也可能是把一桩小事的严重程度给过分夸大了。
孩子的教育,是父母和老师的合作,老师的话不是不得违抗的“圣旨”,父母也不是事事都必须“听老师话”的小学生,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学会分辨老师投诉的合理性,之后再决定是否按照老师的要求来“纠正”孩子。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做一些影响到教学和生活秩序的事,比如打骂小朋友、故意毁坏玩具、别人午睡他故意吵闹、别人吃饭他跑来跑去,老师向家长反映,希望家长在家教育好孩子,父母当然必须配合。
但如果孩子的表现既不影响别的小朋友,也不破坏幼儿园的基本规则,只是在老师看来不那么好,比如不是那么喜欢跟大家一起玩、午睡时躺在小床上大睁着眼睛不睡觉、吃饭有点慢、吃饭时坐得没有别的小朋友那么端正,我想,父母就不需要把事情看得太严重,马上去告诉孩子:你这样做不对,必须得想办法,必须得改。
十几年前,我家大宝上幼儿园的第一年,我们自己也遇到过一件类似的事。
他上幼儿园时才一岁多,刚刚开始说话,有些话还说得不太清楚,一位老师就约我们去谈谈,说孩子口齿不清是因为“舌系带”过短影响发音,需要做个小手术,把“舌系带”给剪开一点点。这可把我们这对新手爸妈给吓到了,而且这个小手术的做法,让人想想都疼。
回到家,我们赶紧查资料,发现事情完全没有那么严重,对刚刚开始说话的孩子,发音不清楚是必经阶段,不需要矫治。
经过这件事,我们就学会了应对老师“投诉”的第一招:自己搞清楚问题,判断老师投诉的合理性。(幸运的是,孩子长这么大,我们只遇到过一位这样“完美主义”的老师。)
怎么理?——该纠正孩子的,纠正孩子;该和老师沟通的,去和老师沟通经过“区分合理性”这个步骤,我们就可以把老师的投诉分成两类——必须理的和不需要理的。
于是处理方法也就自然呈现出来:必须理的,我们去教育孩子;不需要理的,我们去和老师沟通。
我们认为,所有真的影响到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的事,都在“必须理”的范围内,因为它们反映出孩子适应幼儿园和学校规则的能力,这种能力培养不起来,孩子未来在幼儿园和学校,会给老师制造很多麻烦,也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麻烦。
比如打骂小朋友,如果父母在幼儿园阶段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此类言行,很可能等到孩子上小学之后,就得不断接到孩子欺负同学、和同学打架的投诉。
相对的,所有并不影响幼儿园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仅仅是看起来表现不那么“优秀”的事,在我们看来,都不需要“理”。
比如孩子午睡时不吵不闹,但就是不睡觉,父母并不需要把孩子教育到每天都能乖乖睡着的程度,因为他并不影响别人;孩子吃饭时说几句话、坐得没那么端正,父母也不需要让他变得一吃饭就不说不动。
孩子还小,当然不可能在所有的事情上都表现得那么“完美”,在诸如此类的事情上过度要求孩子,既会压抑孩子的天性,也会让父母、老师陷入一刻不停地“管教”孩子的深坑。
当然,所谓“不需要理”,我们指的是不需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刻意去纠正孩子,并不是对老师的投诉不理不睬,那样既不礼貌,也有失家长的本分。
更适当的做法,是去和老师充分沟通,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尽量和老师达成共识。
这可能是部分父母感到困难、纠结的地方:老师都投诉了,我去跟老师说不用管,老师会不会认为家长不负责任、不配合、不好沟通,从此就不管我们家孩子了?
我觉得不必先做这样的预设,只要我们对老师抱善意的假设——老师这样说也是为孩子好,老师是可沟通的,并且采用良好的沟通方式——温和、理性、诚恳、没有敌意,和绝大部分老师达成有效的沟通都并不困难。
比如老师说我家大宝口齿不清需要矫治那件事,我们查到资料之后,专门去见了老师,跟老师说:
非常感谢您这么关注孩子,我们也很重视,特别去查了资料,资料上说孩子这种情况是阶段性的,再大一点就好了,所以我们觉得不急着去做手术,您也先不要着急纠正孩子说话,咱们再观察观察,实在不行,咱们再想办法。
老师也表示理解,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当然,后来孩子说话也没有任何问题。
掌握和老师沟通的态度和尺度,学会和老师有效沟通,对父母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功课,既可以在个别老师对孩子提出专业度不是特别足够、不是特别适当的要求时,有效保护孩子,也可以避免在和老师沟通时唯唯诺诺或对立抗拒——这两种状态,都既被动又无效。
理到什么程度?——该管的,管到位;不用管的,不摇摆,不纠缠家有俩娃,做了十几年家长,我特别理解文章开头那位妈妈的顾虑:
父母和老师老是盯着“孩子吃饭时不太坐得住”之类小事,孩子会不会没问题也被说出有问题来?
这种可能性不但有,而且非常大。总是告诉孩子你这里那里不好,这叫“负面期许”;对孩子表达的负面期许过多,就是一种“洗脑”,会让孩子把这些负面标签内化为对自己的认知,认为“嗯,我就是这样”;对自己的认知又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反正我就是这样的,我就继续这么做吧。”——一个效果完全负面的教育过程就这样完成了。
所以,对老师的投诉“理到什么程度”,是新手家长需要掌握的另一个技巧。
我的建议是:
如果老师投诉的事确实应该管,那么父母一定要找到有效的方法,管到位。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老是打小朋友,肯定是非管不可,父母不但要答应老师,“我们想办法帮孩子改”,还要真的做到。如果做不到,老师也只能不断投诉了,因为只有老师管,基本上很难奏效。父母也需要理解,一个不停破坏幼儿园和学校规则的孩子,真的会让老师非常头疼。
如果老师投诉的事其实没有那么严重,不必管,那么父母的态度也要始终一致,不摇摆,也不纠结。
前提当然是和老师沟通好,达成共识。但我们也得承认,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能理解和接受父母认为“不用管”的意见,尤其是一些比较“完美主义”的老师,或者在自己家里就是每天因为各种小事不停“管孩子”的老师——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大部分是女性,这种情况会比较常见,有的老师会把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分清楚,在幼儿园和学校用“专业”的方式对待孩子,但也有个别老师会用比较“个人化”的方式对待孩子,把用于自家孩子的、可能未必完全妥当的方式用于学生。
如果我们没有和老师沟通好,老师还是就这件小事反复投诉,考验我们做父母的技巧的时候就到了。
有的父母是原本自己觉得不用管,但老师一投诉,就又摇摆起来,“要不我还是管管吧”,于是就去管孩子,发现不太管用,又纠结起来,回过头来埋怨老师,“老师也是,这么点事儿干嘛老说啊。”这么一摇摆纠结,其实就等于让孩子长期处于父母和老师的负面期许中了。
我们的建议是:
不必彻底纠正孩子那些算不上什么问题的小行为,但帮助孩子学会在幼儿园和在家,使用不同的策略。
比如吃饭时可不可以动,父母可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觉得你这样没什么不对,所以在家吃饭时,你可以坐得随意一些,但在幼儿园,老师要照顾那么多小朋友,可能会担心你动来动去会打翻饭菜、碰洒汤水,所以你在幼儿园最好能坐得端正一点,这样老师就不担心了。”
我想,跟幼儿园中班以上的孩子讲这样的道理,如果孩子不是骄纵无度,他都能明白,并且愿意尝试去做。
可能有的父母担心,如果允许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不一样,会不会教会孩子“见人下菜碟”?我们觉得不会,适应环境,是孩子社会能力的一部分,孩子需要慢慢学会区分不同场合的不同规则,理性地掌控自己的行为。
举个例子,我家从不要求孩子做家务,打扫清理的事,都是爸爸妈妈在做,但在学校做值日,两个孩子都会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来不想办法逃避,也不会随意敷衍。
来总结一下,遇到老师投诉时,新手家长可以尝试使用这三招:
区分老师投诉的合理性;该纠正孩子的,纠正孩子;该和老师沟通的,去和老师沟通;该管的,管到位;不用管的,不摇摆,不纠缠。我相信,能熟练运用它们,不但能避免很多大小烦恼,也可以迈出做好家长的第一步。
作者简介:真心爸妈(徐智明、高志宏):一对真实的爸爸妈妈,本科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真心妈妈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育有两子,一个生于2002年,一个生于2006年。我们在这个专栏中所分享的,都是自己亲身经验、思考所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真心爸妈已出版的育儿书: 育儿基本2:与孩子合作 ¥51.5 购买 育儿基本1:找到好方法,轻松做爸妈 ¥39.4 购买
养育是不控制孩子,也不懈怠自己。 《育儿基本(1)》分享真心爸妈实现孩子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的基本教养法则;《育儿基本(2)》,分享真心爸妈与孩子合作的理念和方法。
相关文章:帮忙不添乱:够专业的家长,懂得与孩子老师合作
爸爸妈妈们,你把孩子的老师当伙伴,还是当对手?
老师的阅读作业和孩子的自主阅读活动有冲突,父母该怎么办?
育儿经14:家长如何与孩子老师有效沟通?(真心爸妈原创)
相关文章
- 日本父母让孩子“迈出社会的第一步”竟是让孩子独自去幼儿园上学
- 孩子在幼儿园被孤立,家长不满投诉,老师:穿这样没人敢和她玩
- 孩子妈妈一段话,遭到群里家长“攻击”,幼儿园老师:我太难了
- 第一天上幼儿园,为何有些孩子不哭?学会4点,给娃做好角色设定
- 幼儿园二胎家庭超四成 专家为家长支招:有同胞的孩子首先要“学会分享”
- 幼儿园作业要“画妈妈”,第一张让老师笑出声,妈妈却羞愧不已
- 幼儿园作业让画自家车标,孩子交作业后,老师的态度让妈妈很愤怒
- 幼儿园和小学中,现在很多老师让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这应该吗?
- 幼儿园孩子放学进门需要排队打卡,有些家长既不排队也不打卡,与值班老师起冲突,你怎么看?
- 幼儿园孩子玩闹时磕坏手表,妈妈索要万元赔偿,老师嘲讽干得漂亮
- 幼儿园孩子被老师罚站了,家长应该去质问吗?
- 幼儿园孩子被老师罚站了,家长应该去质问吗?
- 幼儿园家长开放日,老师上课需要每个孩子都回答问题吗?
- 幼儿园教师把孩子的鞋子穿错,面对老师的态度,家长直接退学
- 幼儿园的孩子都学会攀比了?孩子虚荣心太强,家长这样做最好
- 幼儿园秋游,老师家长要做好这些准备
- 幼儿园第一周孩子哭了,我还知道家长也哭了
- 幼儿园老师一天在忙啥?不单单是陪孩子玩,看完解开家长疑惑
- 幼儿园老师以3岁孩子不合群劝退学,妈妈反击,你怎么看?
- 幼儿园老师发孩子午饭到群里,宝妈这样回复,引众家长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