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法原谅自己的软弱”,心理学深度剖析羞耻感
多数脾气暴躁的人(比如路怒症),和胆小怕事的人,其实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的内心缺少真正的力量,经常有很强烈的”被伤害感“。如果这种人格的缺失弥漫到家庭教育中,那么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人格缺失的父母,必然会培养出自卑、逆反的孩子。
曾有一位读者在后台给我留言:总觉得软弱很耻辱和丢人怎么办?她问我:老师,是不是大部分人都会嫌弃和看不起软弱自卑的人?
在和她简单沟通了之后,她给我写了一个故事。
小时候,大概四五岁时,忘记什么原因,我的脸被邻居与我同岁的小女孩抓花了,我当时哭了但没有反击,被在场的父亲看到,他觉得我没有人家女儿厉害,给他丢人了。所以他特别激动地吼我,嫌我不敢还手,一边追着我打,逼我还手,一边指着鼻子骂我,骂我是没用的东西,窝囊废,草包废物,奴才样。我当时感觉自己好丢人,好没用,从来没有感觉这么丢人和羞耻过。
这一幕对我的刺激实在太大了,我第一次感觉到什么是耻辱,也严重伤害了我的自尊,造成了我极度自卑的低自尊人格。
后来上学后发现无论是树上还是电视上,一些武侠战争片里弘扬的耻辱观与父亲教给我的是一模一样的,那时我比较崇拜爸爸,这就更坚定了"软弱就是耻辱"的信念。所以,每当自己软弱时,就像是违背了自己的信仰。不能原谅自己曾经的怂。
关于这个话题,有一定的普世性。事实上,世上真正内心平和淡定,有内心力量的人只是少数,应该说,是极少数。大多数人内心匮乏空洞,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人表现得强硬倔强,有的人表现得胆小怕事,但实际上如果能看的稍微深入一点,就会知道,这两类人其实并无本质区别。
虽然我曾经一度认为我所知道的东西已经差不多在这一百多篇原创文章中和盘托出,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可写,但现在看来远非如此。一个正确的认知,从知道、了解,再到内化、吸收,最终知行合一,成为长在自己身上的"武器",实在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正如人格完善之路没有尽头一样,写作和传播之路也没有尽头。我有必要将它们不断的重复和细化,并和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所以,今天就这个 "我不能原谅自己的软弱"的话题,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1.养育者(父母)vs人格
几乎所有的人格问题都能从原生家庭的抚养方式上找到原因。现在很多人把"原生家庭"这个词用烂了,一提原生家庭,想的就是甩锅或者否认。事实上,这两种观点,都不是正确的关于原生家庭的打开方式。探讨原生家庭的唯一目的,是知道我们现在的困境从何而来?影响机制和原理是什么?仅此而已。
① 父母对孩子的十大隐性伤害之一:社会性羞辱
父母对孩子的十大隐形伤害,是我的老师李少成的一个关于亲子教育的专题课。在这里面,他提到十大隐形伤害之一,就是社会性羞辱。
脾气暴躁易怒的养育者,最常使用这种方式,并用这种方式给孩子心理上的创伤和打击。比如说像文中这位爸爸对孩子的辱骂:废物、草包、无用….这些就是社会性羞辱。
社会性羞辱给一个人带来的创伤是深刻而难以弥补的。为人父母,是必须需要学习的。很多人会这样说:我知道不应该使用这样的语言,但是转眼到了事上,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这样做。归其根本,是因为这样的父母,他们自身的人格发育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实现自我成长,自然也就只能将"正确的方式"停留在意识层面。
社会性羞辱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产生一种极为强烈的羞辱感。而这个"羞辱感"是最致命的,它是导致孩子人格上的低自尊、低自我价值感和低配得感的来源。
除了直接辱骂,还有一种方式也是"低配父母"经常使用的,例如以下句式:"难怪老师(小朋友)不喜欢你"、"难怪人家和你分手"、"难怪你找不到工作"、"难怪你离婚"。
父母所说的情况属于事实,并有明确的现象作为佐证。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虽然十分羞愧、愤怒,却无言以对,只能暗气暗憋,造成极深的压抑与自我否定。心里虽然觉得父母之言不妥,却无法表达对父母的这种牵强附会的真实感受,所以会导致复杂的情绪盘绕心头,无法释怀。这种情绪往往含有委屈、压抑、愤怒、不甘、羞愧、冤枉等等。
这会带来非常致命的伤害。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社会性羞辱带来的伤害程度到底有多大,可以这样说:羞辱是仅次于死亡的伤害。
② 为什么父母会这样"伤害"我们?
这才是探讨原生家庭的意义所在。很多人不断的强调原生家庭,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不成长"找一个合理化的理由。这样做,就混淆了探讨原生家庭真实的意义。
我们被教化"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但实际情况却与自己的"真实感受"截然相反,这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极大的冲突、困扰,以及情感上的压抑。所以,对被"伤害"过的孩子,如果轻谈对父母的原谅,实际上是雪上加霜。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为什么父母会这样"伤害"我们?最根本的答案在于:父母自身人格发育不完整。如果说的具体一点,这些对孩子产生社会性羞辱的父母,他们为什么咬牙切齿,恨意满满?答案是:因为你(孩子),激发了ta心中未曾愈合的”伤“。
家庭教育可怕与顽固之处在于,它是世代传承的模式,像坚固的链条,环环相扣。父母这样养育子女,子女再以同样的方式养育自己的子女。除非有人站出来通过学习和成长,打破这个链条,改变这种模式,否则,它会世代传承。
今日你所受的"伤",恰恰是你的父母曾经受的"伤",而且同出一辙。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印象,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人的心理的投射机制。
当看到孩子"软弱"时,不健康人格的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射"出了内心弱小的自己。当他看到孩子"受欺负"时——注意,这种"受欺负"并不一定是真的,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即"受别人欺负的感觉"。父母投射出的场景是自己"内心的小孩"在受欺负。所以,他将自己受伤的感受投射于孩子身上时,就会对孩子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恨意。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在当时的情境下,他已经不是"父母",而是需要被人保护的"小孩",当"小孩"(他自己)没有被保护时,他的愤怒就出来了。
再进一步解释一下:一个人,如果内心的人格发展的不健康,ta即使做了父母,有了"父母"的身份,但是其心理年龄却与其现实的身份不符。他们强大的外壳下,实际上有一颗不成熟的心。之所以”不成熟“,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修通曾经的创伤,那些创伤被压抑在潜意识里,每当外部世界发生了类似的事情(和ta曾经受到创伤相似的情境),都会刺激ta潜意识里的伤,ta都会因此而感觉"疼"。
所谓的"不成熟",实际上就是用"退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伤,比如说一个婴儿,ta饿了、拉了、尿了,都会哇哇大哭。退行的成人也是一样,虽然ta不会像婴儿一样哇哇大哭,但实际上也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哇哇大哭,比如说ta骂别人,实际上ta的潜台词是:你弄疼我了,快来安慰我——这和婴儿通过哇哇大哭向妈妈要照顾,在本质上同出一辙。
所以,如果父母的人格没有成长,就会出现很多实质上的"错位"——父母在意识层面知道自己是"父母",并且还会经常滥用"父母"的权威身份,但是在潜意识层面,ta反而将孩子当成了父母,ta把曾经自己的创伤和怒气投射到孩子身上,当然,所做的一切还要披上"为你好"的合理化外衣,而且,也许他们终其一生,也不会知道潜意识里真实的自己,原来是这样的。
在很多婚姻关系中也是如此,很多人在潜意识里,实际上是把伴侣当成了自己的"父母",去依赖,控制和攻击对方,这种无意识的行为,都是在"发泄"自己曾经在真实的养育者那里受到的创伤。
所有的"关系"都是一场轮回。
③ 自恋型人格的父母
拥有不成熟人格的父母,他们在心理上还是一个小孩,而且是一个因为受过很多创伤,导致(心理发展水平)发育停滞的小孩,这种小孩,是有很多顽固的、难以改变的问题的。
对子女不同程度的控制——不管是严苛的,还是看上去比较软,但是无休无止的(比如,如果你不按我希望的那样去做,我就会一直不高兴,一直唠叨),是很多"自恋型父母"常用的教育模式。
婴儿是全能自恋的,在出生后的6个月内,他们的世界处于混沌状态,他们分不清别人和自己,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因为他们一哭就有奶,一难受就马上有人换尿布等等。可以说,6个月以前的婴儿,全能自恋是正常的,而且是需要父母尽量全力满足的,因为这是一个人"安全感"最根本性的来源所在。但是6个月之后,婴儿就开始逐渐分清父母(主要是妈妈)和自己的区别,逐渐知道原来自己并不是宇宙全能了。
而自恋型父母,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人格的退行,他们在潜意识里希望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全部都按照自己的希望去做,当然,他们的这种潜意识的希望在现实层面不可能得到满足,所以,他们会将自己的这种潜意识发泄在孩子身上——因为相比"危险的"世界,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容易实现自己的全能自恋的。孩子弱小且对父母忠诚,而且自己还可以有非常"合理的"理由控制孩子——"为你好"、"教育你"成了很多自恋型父母的万金油。
当然,自恋型父母自己意识不到这些问题,他们还沉浸在自己构陷的"为你好"中,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合理且正确的。
如果想要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自恋型父母,只需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当孩子"不听话"时,我是否会感觉到无力?是否会感觉到愤怒?是否能做到心平气和的接纳以及充满好奇的探问:ta为何不愿意听我的呢?
如果前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一定是自恋型人格的父母,那就需要修正和成长了。如果前两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而第三个问题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样的父母身上自恋型人格特质就很少,而ta教养的孩子,也一定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2. 自身成长的方向
我们之前说了那么多,貌似是在说父母,其实也是在说自己。因为它的核心主旨不在父母如何,而在于父母的人格如何,这样人格的父母,会养育什么人格的孩子?
我们知道了自身的问题从何而来,也就知道了该去向何方。很多人说我不给答案,不告诉该怎么做,我想说,那是你没带脑子。错误的反面就是正确,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得出自己该往哪去的答案。
如果很不幸,你生活在一个父母人格不够健全,给到的抚养环境也不够优质的家庭,怎么办呢?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成长自己,修复自己曾经的创伤,完善自己的人格。
① 成长的切入点
成长,是一个比较"大"的词汇。我们可以具体谈谈,如何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做出一个反应,都是自动化的,即根据过去的经验,不假思索直接作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就是一种本能反应。我们一个人的人格,其实就包含了情感反应模式、行为反应模式、认知模式、思考模式等等。所以我们成长的切入点,也要从打破原有的”模式“开始。
行为反应模式和认知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互相影响的。如果我们的认知系统没有升级,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不可能完全转变,但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刻意训练自己的行为,来加固已经了解和知道的认知。
举个例子。我很痛恨自己的软弱,今天又被同事怼了几句,我没有及时回击,我很憋屈。认知系统升级之后,再遇到这个场景,我们可以做一个"复盘"。
复盘很重要,复盘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A:写下刚才发生了什么
B:在当时我的感受是什么?注意:很多人和"感受"不熟,他们无法用准确的词汇描述自己的感受,只是感觉自己不舒服。如果你也是这样,那么拿上一本字典进去翻,找到最能描述自己情绪和感受的词语,记下来。
C:能不能回忆起我之前有过什么类似的感受?(比如小时候),如果有,记下来。
D:给自己一个提醒:我现在的感受(愤怒,委屈),其实是今天这个人触发了我曾经的伤口,开启了我曾经情绪按钮的扳机,实际上归根到底,还是我的旧伤未愈。
E:当我把这件事写出来,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F:如果事情再重新来过,我会怎么说?怎么做?——至少写出三种方案,并写清楚每一种方案的优缺点(自己思考)
G:如果我用方案一,对方有可能是什么反应?如果我用方案二,对方又会说什么?…
H:找到一种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案,提醒自己,在下一次遇到类似事情时尝试使用。告诉自己,我除了被怼的无言以对之外,还有其他选择,试试也不花钱,如果效果不好,再调整。
以上,是一个复盘事件的大体思路,你不一定完全照搬,也不一定一上来就从头到尾使用的很完整,但是你可以尝试使用。只有"行动",才是改变的基础。
在心理咨询中,行为认知疗法就很重视人的“行为”对于人的塑形作用,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活在条件反射里,而改变自己,其实也可以说是用新的条件反射,替代旧的这样的的一个过程。
② 成长的判断标准
我们做任何事,都可以有一个判断准则,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抚养孩子,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我们都可以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积极、建设、有效、开放。
所谓的成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觉醒。首先有觉知,不是活在浑浑噩噩中,这需要提升认知水平,井底之蛙是不会意识到自己有任何问题的。其次是自省。一个内心力量强大,做事高效,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完成的很好的人,ta一定是一个善于自省的人。自省本身,就是以思考的过程。
现在太多的人一面抱怨,一面颓废,一面羡慕,一面退行。这样的人,缺少行动力,本质上是心理力量不足的表现。而想提高心理力量,就需要做一个思考的人。
当我们不断的思考,优化,不断的拿那四个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时,不知不觉,自己的人生也就变得高效起来。
比如,当别人说我时,我骂回去。这种行为如何评价呢?如果想让自己痛快,这当然是一个选择。如果骂回去导致人际关系不良,天天活在"点火就着"的状态,那就要问问自己,自己的这种行为算得上是积极、建设、有效吗?它的积极意义在哪?(比如说可以快速抒发情绪),那么它的消极作用又在哪?除了这种方法,还可以有其他方式应对吗?我的目标是什么呢?哪一种方式更容易达成我的目标呢?等等
当我们不断的以"正确的"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时,就进入到了一种思考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摆脱曾经的条件反射。
思维方式是"道",做事方法是"术",不学道而只学术,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道"不常得,"术"却随手可得。万物相通的部分我们称之为道,悟了道宛如古代武林高手修炼了顶尖内功心法,举手投足之间,便可杀敌于无形。
何为"道"?道就是接近事物本质的规律。在家庭教育,个人成长,人格完善的问题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想着找一个具体的方法按照去做,那只能是术,只有真心的领悟,才能悟到道,才能够成为真正自己的东西,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人格完善和个人成长的方面来。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热爱心理学,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
相关文章
- 还在拿孩子的糗事开玩笑?心理学:童年的羞耻感造就孩子的自卑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上把孩子识字分三个阶段,你都知道吗?
- 心理学专家:教会孩子“自尊自爱”,是父母最好的教育
- 心理学专家:父母说的"为你好"是孩子的噩梦,只会加深"负罪感"
- 心理学你是哪种挤牙膏方法测出有多少异性暗恋你太准了
- 心理学博士:我是如何帮助多动症孩子快速入睡的?
- 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 心理学家是怎么带娃的?这么带呗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心理学家预测:30年后这种家庭组合最幸福,一儿一女仅排第二
- 心理学家:一岁爱,两岁烦,三岁狗都嫌,三岁宝宝为何招人烦?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
- 心理学家:孩子若屡教不改,宝妈别着急生气,该解下“超限效应”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
- 心理学家:焦虑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最大杀手,父母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