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我是个脾气火爆的人,爆起来六亲不认的那种,就像宋倩急起来会手扇英子那样。
但通常,爆完就后悔,打完就落泪。
事实上,只要不面对孩子,当妈的也是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冷静理智,稳重大方,端的也是知性优雅,走的也是21世纪新知识女性路线。
但一遇到娃,当妈的理智就缩水,神经就崩溃。无处安放的心总在天堂和地狱之间起起落落落。
这真不能怪妈妈们,都是第一次当妈,谁不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不想用最好的方法去教育孩子?问题就在于,路在何方啊?
莫慌莫慌,今天我们就学一个必杀技,教育孩子,这招就够了。
前天看书《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里面提到这么一个场景。
你正在做一个一旦失误就损失几百万的决策,但娃浑然不觉,在你耳边唧哇乱叫,请问你什么反应?
A.河东狮吼型:你给我闭嘴,一边呆着去,没看到我忙着呢!
B.宠溺无奈型,心里mmp,嘴上笑嘻嘻,“你好调皮哦,真拿你没办法。”
C.蹲下来,一脸微笑,“哇,看得出来你刚才很开心啊,来我们聊一聊。”
D.不存在选项C
要是你,你选哪个?如果是我,一定选AD啊!
神经病啊,当妈的就没脾气的啊!
但我看完书之后,发现ABD都不行,得选C。
书里是这么说的,A属于控制型妈妈,有分分钟变成宋倩的风险。
其实不难理解,想想你小时候,有多少次,上一秒你妈对你和颜悦色,如春风化雨,下一秒暴跳如雷,如神经病附体。你的心灵受到多少暴击!小心心早就被扎成了大筛子了啊喂!
B为什么不行呢?B选项下,娃的发展路径就是熊孩子啊,日后有出门叫嚣“我爸是XX”的风险,委实不行。
C反应为什么行呢?
C反应包含一个其他选项都望尘莫及的非常关键的点。
你微笑着对娃说,“妈妈看你刚才玩的很开心啊!”
翻译过来就是,你很开心,妈妈看到了哦。
孩子的反应是,哇,我妈眼里有我,她知道我很开心哦。
这叫什么?这就是同理心啊。
同理心不仅仅指我理解你,同时你还知道我理解你。
那感觉好像是你俩相视一笑,周围的人都成了背景板,默契的火花在空气中噼里啪啦,那一刻,心连着心,手拉着手,我与你零距离呢。
而父母用同理心表达娃的感受,目的是为了让娃能够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且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所谓的情感引导,具体书中是这样定义的,“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的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也是注册家庭与儿童心理治疗师,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01为什么要使用情感引导法则呢?
先想想你家娃是怎样跟你表达他的不爽的:冷战、吵架、撒泼打滚还是动手动脚?
甭管哪种方式,总是让你束手无策,哄也哄了,劝也劝了,姿态低到尘埃里,但战局依旧僵持不下。
你说你崩溃不崩溃?崩溃之后就是失控,失控就意味新一轮战局的开始。
哎,那一刻无比希望娃能好好说话,比如:
妈妈,我现在心情很难过,因为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批评我。
妈妈,我现在很伤心,因为我明明很努力了,但是我的数学还是没有考好。
妈妈,我特别想要那个玩具,因为我同学也有一个,我很羡慕他。
听听听听,假如你娃这样跟你说话,俨然一副十分信任你的样子,天大的怒气也没有了,再大的事也不是事啊。老母亲绝壁无语凝噎,立马鞍前马后,屁颠屁颠跑去跟娃商量对策,秒变知心妈妈啊。这绝对是老母亲的高光时刻!
而你之所以没有享受到老母亲的这一高光时刻,是因为你没学会情感引导的方式一句话,没人教,臣妾做不到啊。
02父母需要怎么做?首先要看到娃的感受,而不是忽视和否定。
什么是忽视和否定呢?
比如,小时候当我们说腰疼时,全国的妈妈都会说,小孩子哪来的腰。
比如,刚吃完饭,你说你饿了,你妈说刚吃完饭,你怎么会饿?
比如,你心爱的玩具丢了,嗷嗷哭,你妈说不就一个破玩具吗,丢就丢了,有什么好哭的。
可事实是,你就是腰疼,你就是饿了,你就是伤心难过。否认不代表不存在。
再比如,娃走路时摔倒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啊不疼不疼,不哭不哭。”我明白你这样说是怕孩子哭,是想让孩子坚强。但事实是,摔倒了就是疼。
你想想假如你在厨房摔倒了,你老公跑过去说,“没事没事,不疼不疼啊。”你什么感觉,尼玛,二尺长剑给我拿过来。
其实你完全可以既表达娃的感受,又让娃坚强,你可以这样说,“妈妈知道你摔疼了,妈妈给你吹吹,但妈妈也知道你不怕疼,这点小痛我们吹吹就过去了,对不对?”
其次,父母要教娃识别自身的情绪。
以前,娃笑的时候就笑了。现在不,现在他笑的时候,你如果说一句,“哇,你现在看起来很开心啊”。娃立马知道,啊,这个感受就是开心。
看到光头强被打的抱头鼠窜时,你可以问问娃,你觉得光头强现在是什么感受。
看到小朋友哭的时候,你可以问问他小朋友现在是什么感觉。
慢慢地,娃就知道什么是开心,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失望,等等。
长此以往,既扩大了词汇量,又丰富了情感,同时还让娃更有同理心,何乐而不为!
最后,父母要教娃以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比如,你可以这样引导娃:
你现在是不是很开心啊?
你的玩具丢了,你很难过对吗?
Xxx不经你的同意拿了你的东西,你很生气对吗?
娃相应的回答就是,“今天考了100分,我很开心。”
“我的玩具丢了,我很难过。”
“他不经我的同意直接拿我的东西,我很生气。”
看看,你的一句平淡无奇的话能一箭双雕,让娃既知道了自己的感受,又用语言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简直棒呆!
03 情感引导下教育出的娃
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娃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提高娃的语言表达能力。娃不会再无缘无故的发脾气,冷战,或者吵架。他会直接告诉你因为什么他不爽了。
可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我外甥女小时候经常因为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而把自己气哭,然后我们周围的人还一脸懵逼。
别说孩子了,作为一个成熟、智慧的成年人,当你汹涌澎湃的情绪涌上来,冲到顶点,急需你来疏通时,尼玛,词穷了,不知道怎么表达了。
你说一帮人围着你想听你说出个花呢,结果你也就只能憋得脸通红,吭哧吭哧一遍遍重复,“你都不知道我当时的心情,哎。。。一言难尽。”
这绝对是人生的掉马时刻啊!
所以情感引导得从娃娃抓起。想想你和你娃天天进行深度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那感情得多深厚,这亲子关系得多铁,绝对缓和以后练钢琴、辅导作业、报补习班的灾难时刻啊。
不过话说回来,育儿即育己。当父母的要想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自己得首先以身作则。两口子吵架后的沟通绝对是练习的好机会,抓住这些机会,身体力行,为娃做榜样吧。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孩子为什么越长越笨?心理学家直言: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 孩子遇事哭闹,父母在一边冷眼旁观,心理学家告诉你:这就对了
- 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家总结三个观点,让孩子一生受益
- 教育心理学家提醒,小学第一年至关重要,小心孩子的“气馁情绪”
- 原生家庭怎样教育孩子?日本心理学家的四条建议,是教育精髓所在
- 有个很乖的孩子是不是很欣慰?心理学家告诉你,别让你孩子太乖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
- 心理学家:孩子若屡教不改,宝妈别着急生气,该解下“超限效应”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
- 心理学家:焦虑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最大杀手,父母别不当回事
- 心理学家:童年的心理创伤是如何影响孩子的爱情观的
- 心理学家: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 心理学家:让孩子不要那么聪明,妈妈要引起重视,10年后就知道了
- 孩子不再亲近妈妈,心理学家表示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