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心理学家总结三个观点,让孩子一生受益
教育可以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的发展可以提高孩子理解所受教育的能力。
普及心理常识,关注身心健康。大家好,我是老孟。
心理学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教育,工作,情感,家庭等各个方面。今天老孟在这里和大家聊一聊孩子的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根据教育如何促进心理发展提出过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 “最近发展区”观点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所在年龄已有的能力和下一个年龄段将要发展出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比如民间说“三翻六坐八爬”(可能并不准确)是指婴儿三个月会翻身,六个月能自己坐住,八个月会自己爬行。针对三个月以后已经能翻身的婴儿“坐”就是他的最近发展区。
第二 “教育超前”观点“教育超前”是指教育只有走在发展的前面才是良好的教育,才能促进发展。就是说教育应该有“略前性”比如婴儿学会了熟练的爬行,就可以开始训练他站立,扶着东西走的很快就训练他独立行走。
第三 学习的“最佳期限”观点最佳期限是指任何学习都有最佳期限,如果在这个期限提供教育将会促进孩子的发展从而事半功倍。而过早的教育可能让孩子的身心造成不利的影响;而过晚的教育也让孩子某方面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还可能形成一些障碍。比如孩子该学说话的时候没人跟他说话,可能会造成语言障碍。
看了以上观点是不是产生了疑问,什么时候才是“最佳期限”呢?这个是根据每种技能不同来定,总体来说就针对“最近发展区”的“超前教育”为“最佳期限”。这样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就变的很重要,比如孩子七岁就能发展出比较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听得懂“道理”。知道了这个,在孩子六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试着跟他讲讲道理,而不能从孩子两三岁就讲,一来孩子听不懂,讲了也没用。二来家长就觉得跟孩子讲道理没用,从而得出“你就不是个听话的孩子。”“你咋这么不听话?”之类的结论。到了孩子能听懂道理以后,家长反而再也没有耐心去跟他讲道理了,最后甚至发展为打骂孩子,造成孩子有可能会自卑或者叛逆。
各位想了解更多技能的“最佳期限”么?欢迎留言,我将一一解答。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支持请点赞转发,教育心理学话题将长期更新,点关注,不迷路。祝大家家和万事兴,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孩子为什么越长越笨?心理学家直言:是父母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 教育心理学家提醒,小学第一年至关重要,小心孩子的“气馁情绪”
- 原生家庭怎样教育孩子?日本心理学家的四条建议,是教育精髓所在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
- 心理学家:孩子若屡教不改,宝妈别着急生气,该解下“超限效应”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
- 心理学家:焦虑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最大杀手,父母别不当回事
- 心理学家:童年的心理创伤是如何影响孩子的爱情观的
- 心理学家:要想毁掉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 心理学家:让孩子不要那么聪明,妈妈要引起重视,10年后就知道了
- 孩子不再亲近妈妈,心理学家表示这是孩子成长的正常现象
- 孩子厌学怎么办?心理学家:家长要摆正心态,掌握情绪ABC理论
- 孩子吃手怎么办?心理学家的这个经典解释,妈妈们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