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内心孤独的孩子,父母更要帮TA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2022-03-15 21:08:50孕产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以及钱财的付出,不遗余力。但是,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心理健康,内心强大独立,才是成长的关键。否则,只停留于物质钱财和身体层面的父母关爱,再多也无法弥补孩子心理的柔弱。案例故事:孩子春考进个二本,自己选的专业。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以及钱财的付出,不遗余力。但是,父母应该知道,孩子的心理健康,内心强大独立,才是成长的关键。否则,只停留于物质钱财和身体层面的父母关爱,再多也无法弥补孩子心理的柔弱。

案例故事:

孩子春考进个二本,自己选的专业。同学都在准备秋考、她在家无所事事,报了个画画班、去几次之后就不去了,后来就想到了留学。我们起初不同意,因为她情绪老出状况。后来也答应她了,语言学校按部就班上着。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内心孤独的孩子,父母更要帮TA学会自我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

6月底情绪非常焦虑,可能和准备留学有关。之后就约了以前看的医生,等了一个月总算看着。她像捡到救命稻草一样像医生倾诉。但是全程医生态度冷漠,最后还下逐客令,说她的情况在这看不了。(这个医生看过5,6次但没有诊断也没开药)。孩子很愤怒,出来哭,进去用水泼了她。

现在孩子说她没有安全感,经常做噩梦,梦到有人追杀或我们气她。凌晨一两点才睡,第二天10点11点起,眼圈黑,精神不好,胃口没有。

国内大学在郊区她不喜欢,觉得空旷单一,让人更加孤独、还说生源不好怕找不到可以说话的朋友。留学又让她觉得会遇到一大堆自己处理不了的困难,她又恐惧了。她想有个同伴能照顾她,她担心说会不会死在国外回不来。反正不管国内国外她就是害怕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喜欢单纯的环境和事情。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还说,如果留学没考上学校,就回来打算工作。她认为工作比大学人际关系简单,再不行就嫁人,说自己太孤单了,无依无靠。我包办她所有事,所以她现在自理能力是零。

但她思想感知敏感,爱看许多名著(可能一半喜欢,一半是觉得不想成为父母那样无知的人)

孩子说从懂事开始,就觉得没安全感。父母只提供她吃住,在精神或榜样上没有起到好的指引。平时在家一直关屋里,出来也说不了几句。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她爸十年前离职,没有再工作。我是家庭主妇,平时只做些兼职。亲戚之间来往少,亲情少,我们社交很少。也没机会带她去公众场合社交。她爸脾气爆经常会打她。他爸不大会沟通,急了会骂或动手。虽然非常喜欢她、愿意为她做所有事。不管是跟我还是孩子。我还能跟孩子说上点话。

但她还是讨厌我们,觉得我们又没用又吵架害了她。反正很讨厌做我们的孩子、觉得我们没有能力,不能没有在思想上帮助她。她还有精神洁癖,所以知心朋友没有。同学之间觉得和别人不是一类人,所以融入很少。觉得自己双性取向。

她需要一个给她指引的人。

她现在选国内还国外摇摆不定,比较想去外面,但害怕自己病拖后腿。

他爸想存心不让签证下来。但我觉得不尊重孩子也不好,到底是拦住还是顺着她?

请帮帮我们吧!

(故事来自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专家说:

孩子不论左右摇摆还是举棋不定,一直是不安全的感觉。对个人沟通的期望很高,但是好像不太会沟通,这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关。很需要一个朋友的感觉,不一定是男女朋友,但是需要一段坚固的友谊。

友谊之外,您和爸爸其实也可以给她提供稳定的亲情支持。一旦有相互埋怨的心,就无法做到这一点。反过来说就是要试着接纳对方的表达方式,当然打人是不可以的。双方都要要尽量减少语言上的暴力成分。包括把评价性的表达换成描述性的表达,把重点从对方的不足,转向对方的进步等等。

比起诊断,减轻症状更加重要。需要明确上学为什么会给她造成这么大的压力。出国留学很难解决问题,因为和在国内上学一样,并不是她真正喜欢和想要去做的事情,感觉都像在逃避什么。

因为孩子成长的家庭原因,一直承受着巨大的身体恐惧和选择逃避的压力。在一个没有温馨、身体暴力和语言暴力环境中,孩子无法逃避,无从选择,却有承受着者不知何时为结束的冷酷恶梦。所以,孩子心理活得的经验就是敏感的观察、尽量的逃避、不做无谓的判断和决策。逃避即将到来的冷漠和打击,成为了孩子潜意识的首选生存策略。

孩子的年龄成长了,身体成长了,但是心灵却在一种极度不安的环境下,为自保而东躲西藏,无法独立堂皇地区面对外部社会人际关系的风风雨雨。表现在外就是非常缺乏安全感,想得多,行动得少,尽量不受压力,不决策,不选择。

最好的方法,就是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对她的柔弱内心进行理解、呵护并陪伴她的成长与疗愈,慢慢找到生命的安全感和独立感。

我是彼岸舵主。

希望本次的内容,能够帮助到父母,足够重视家庭生活中家人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适,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的身心成长环境。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到这样的孩子们,知道自己内心的柔软,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和调适,弥补家庭环境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