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给孩子差评是消极暗示,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2022-03-14 03:40:34孕产
昨天,陪朋友去接上完舞蹈课的孩子,到了舞蹈班教室外面,看见一个妈妈正在训斥一个小女孩“这么简单的舞蹈动作,别人都学会了,就你一个学不会,你说,你是不是笨?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小女孩低着头,默默地流着眼泪,“哭什么哭?还有脸哭?

昨天,陪朋友去接上完舞蹈课的孩子,到了舞蹈班教室外面,看见一个妈妈正在训斥一个小女孩“这么简单的舞蹈动作,别人都学会了,就你一个学不会,你说,你是不是笨?我怎么生了你这么笨的孩子?”小女孩低着头,默默地流着眼泪,“哭什么哭?还有脸哭?我花这么多钱让你来学,你学成这样,你真是笨到家了。”妈妈嘴上不停地说着,一边拉着哭哭泣泣的孩子走了。

又是一个给孩子“差评”的妈妈。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习惯给孩子“差评”,说些如:“你真笨”“你就不如别人,”等等否定的话语。但父母想过没有,你给孩子的“差评”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奥利地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说过: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

给孩子差评是消极暗示,父母应该教孩子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网友说过这样的事:他小时候喜欢唱歌,但是每次唱歌他妈妈都会说他唱得难听,像鸭子叫一样,从此他再也不唱歌了。到长大以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唱歌,他说自己唱得很难听。

就这样,这位母亲随口一句的差评就把孩子天赋的可能性打击得荡然无存。更大的伤害是,儿子已经把这种外部负向评价全部收进去,内化自己的东西。所以哪怕母亲不在身边说他了,但“自己唱歌不好”的念头依然像深入每个细胞的病毒程式一样时不时会浮现出来去影响他的行为。

经常被父母用语言否定、被差评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

1、破罐子破摔。

你不是经常骂我笨。那我就笨给你看。

反正我表现得再好,你们都只会给差评,就这样咯。

我就是一个废物了,无所谓了,随便你们了!

······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在这些独白中,充满了孩子的愤怒、绝望、怨恨.....

尹建莉老师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里说过: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被破坏掉了以后,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能量。

2、自卑懦弱,自我价值感低。

朋友一直有个困扰着她的问题:自己太丑。其实在我们看来,她有好的身材和面容,一点都不丑,是个实打实得美女。为什么她老认为自己丑呢?因为她小时候很黑很瘦,她妈妈经常说她丑,甚至在众人面前笑话她是“臭黑妞”。久而久之,她就认为自己是丑的,变得很自卑。哪怕长大后,她变白了,大家都说她很好看,她都觉得是别人在奉承她。

父母对孩子差评时,传递了一个深层次的信息,就是:你不够好!这是非常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即便孩子长大了,但是低自我价值感让她在生活里充满了自卑。

3、孩子争强好胜,证明父母的差评是错的。

朋友小琴的性格特别喜欢争强好胜。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她对孩子的学习更是严格,认为自己的孩子不能比别的孩子差,尤其要比姐姐、弟弟的孩子强。

小琴姊妹三个,上面有个姐姐,她是老二,还有个弟弟,小琴父母经常说,老大、老三都挺好,就是老二小琴最笨,长的不好看,嘴巴又不甜,是最没有用的。所以,小琴从小学习特别刻苦,还考上了好大学。

小琴的这种争强好胜也是为了掩盖自卑,证明自己。她努力学习获得很好的成绩,获得了成绩但也填不满内心的那种虚无感。虽然表面看起来都自带光环,实际上内心不快乐。

有时候,孩子这种长期的“被差评”的模式就会内化成人格的一部分,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对别人做出差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很不喜欢父母对自己做的某个行为,但是自己长大后却把这种令人“讨厌”的行为用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父母小时候经常骂我,那个时候我就想,被骂的感觉太难受了,以后我肯定不会像我的父母一样经常骂孩子的,但是等我有了孩子,我总是控制不了会用同样的方式去骂我的孩子。”

而相关研究指出:在中国67.1%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父母经常用过分的语言刺激孩子,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他们或容易自我否定、怀疑、消极,或不合群,容易出现抑郁、狂躁等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出现自杀或犯罪倾向。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为什么父母过分的语言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法国心理学家,医生埃米尔·库埃在《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中告诉我们,因为语言有很强大的暗示作用。

在书中,埃米尔·库埃提到:意念就是暗示,暗示影响潜意识,潜意识主宰人生。而语言是表达出来的意念,同样影响着潜意识,并且同样威力强大。

即:意念(暗示)一潜意识一行为,语言一潜意识一行为。

也就是,语言之所以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是因为语言在作用于我们的潜意识,从而左右我们的行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斯也总结了暗示支配人成功的原因:”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的信念和期待进行多次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而且,在生活中,我们的想法、情绪、行为无时无刻不受到暗示的的影响。巴甫洛夫把暗示称为“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受暗示性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本能。

既然提到暗示,不得不提潜意识。

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中,除了意识层面,还有一个潜意识层面,是指人类心理活动中,不能认知或没有认知到的部分。

从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可以看出:意识是冰山露在水面的很少一部分,但其实影响我们人类思想、情绪及行为的很大一部分的潜意识,却像这座冰山一样,在水面以下,也就是我们看不见的。潜意识是最大也最重要的部分。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大师荣格提到:你的潜意识操控着你的人生,而你却称其为命运。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父母的言语从孩子婴幼儿期就影响着孩子的潜意识。

据研究,在我们的婴幼儿时期,我们的父母就开始影响我们的潜意识,他们的言行都会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之中。并且,产生的影响却并不仅仅停留于婴幼儿时期,还会延伸到成年后。所以父母的暗示和影响就尤为重要。

例如,父母如果总是向我们输入“你很棒”“你很努力”之类的语言暗示,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接受这种观点,然后这种观点会渐渐成为你自我认知的一部分,你的行为就会慢慢向“很棒”“很努力”的方向发展,最后成为那样的人。

就像 著名学者托马斯所说: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父母的内心期望和暗示。c

埃米尔·库埃的在书中把暗示分为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

因此,前面说的父母对孩子的差评,是对孩子的消极暗示,它让孩子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就是父母说的那样糟糕的人,因而孩子的行为和表现也会不尽如人意。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多使用积极的暗示。因为只有积极的暗示才能使孩子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加乐观,也更有进取心。

如著名的成功学大师马克大师说的那样:“成功源于积极的自我暗示。”

爱丁堡大学教授、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马丁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一群孩子随机分成了A、B两组,然后告诉老师:A组的品质、意志、智力都比B组的孩子优秀,老师开始给孩子们上课时,给孩子们也是这样的暗示。实际上,教师教给两组孩子的知识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一个学期之后,A组学生的表现居然真的比B组学生要优秀很多。

为什么?很简单,来自亲人、朋友、老师的早期心理暗示对孩子的影响真的非常巨大,巨大到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马丁教授说:“百分之九十品德高尚、智慧卓绝的杰出人物在年纪很小的时候一定接收了来自爷爷、奶奶、爸爸,尤其是妈妈等亲人的积极暗示。”

那么,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如何利用语言给孩子积极的暗示而帮助孩子成长呢?

埃米尔·库埃告诉我们:赞美和微笑是让心理暗示起作用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法则。这条法则没有特权,没有等级限制,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以奉行。

父母告诉孩子:“你能行”,多赞美和夸奖孩子。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所著的《终身成长》中提出了父母如何正确夸奖孩子: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夸奖孩子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而且我们可以在和他们谈到其成就时,更倾向于表示自己欣赏和赞扬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选择。

比如:“这次的家庭作业又难,耗时又长。我非常欣赏你能如此专注地完成它。”

再比如:场景,当孩子数学考试考了100,回家后,你鼓励他。

父母:孩子,你数学成绩考得很好,你现在感觉如何?(问孩子的感觉,让孩子体会做得好时的感觉)。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孩子:我感觉很开心,兴奋。

父母:你那你是怎么做到的?(给孩子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引导孩子总结正确的做法)。

孩子:我上课认真听讲……(孩子会马上跟你说出很多关于她努力的过程)

父母:你的这次数学成绩考得很好,是因为你上课听讲了,我心里很欣慰,为你骄傲。

你平时对孩子有哪些积极暗示,孩子是怎么反馈的

父母对别人说,“我的孩子能行”。

放学了,两个妈妈碰到一起聊天,“你家孩子做作业态度怎么样?”一个妈妈问。“我家的孩子做作业态度挺好。每天回家自己自觉做作业。”旁边的孩子听到妈妈的话是什么感觉?即使平时做作业不很认真,他从此以后也会变得很认真。尤其,妈妈当着别人的面夸奖孩子,极大的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妈妈的话给他的积极暗示:妈妈告诉了别人,我是个做作业认真的人。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经说过:“如果父母不去宣扬子女的过错,那么子女就会越发看重自己的名誉。他们认为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此更会小心地去维护他人对自己的好评。”

除了父母用鼓励的语言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之外,父母一定得让孩子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这样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即使没有父母的陪伴,也能通过积极自我暗示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

《心理暗示力:唤醒最好的自己》一书中说到: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什么样子,最终我们就会成为那个样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精神力量的作品。

父母可以让孩子用“三个利用”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一、父母教会孩子利用语言,进行积极自我暗示。

1、积极自我暗示的最关键的一点“相信我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综艺《中餐厅》第二季,作为嘉宾之一的苏有朋每天早起都必兴奋地对自己说一句“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哦”,这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积极的心理暗示。

说这话的时候,人的心里就觉得自己充满力量、希望和动力。

因此,告诉孩子,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一定能行!”

告诉孩子,要不断地对自己说:“我很能干!我非常能干!”

往往你选择相信什么,最终就会看见什么,这种积极的暗示有时比事实本身更重要。积极的心理暗示能给我们创造的动力和勇气。所以,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会把振奋人心的口号喊给自己,当遇到困难时,不妨告诉自己“我能行”。

2、让孩子设计一个鼓励自己的常用语。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习惯用语,它们以很高的频率出现。比如,有人喜欢说:“烦死人”;有人喜欢说:“没问题”;也有人喜欢说:“真有意思”。

这些经常使用的口头语反反复复地暗示着自己,对人的心理产生着影响。

一个豁达、乐观的口头语能让自己在很丧气时一下释然。那么,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设计一个鼓舞人心的口头语,比如:我挺棒、没关系......然后反复不断练习,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吧。

实施用语言的积极自我暗示的要注意的地方:

第一、不断重复。

拿破仑曾经说过,极为重要的修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重复。

持续不断的语言重复会使人产生精神疲劳,当人们精神脆弱时,意识就会退去保护力,潜意识占了上风,就容易接受和顺服某事。

不断重复的暗示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深层区域——这里是我们的行为动机形成所在。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植入暗示的主张者,只会对不断重复的暗示本身深信不疑。

让孩子说“我能行”成为一种思维习惯,不管遇到任何问题,重复说,反复说。

第二、最好使用积极正面的词语和肯定句对自己进行激励,尽量避免使用贬义词和否定句。例如,如果一个人想要改掉懒散的习惯,最好用“我会越来越勤奋”的语句,而不是使用“我不要懒惰”。

第三、暗示语句不宜过长,最好使用简短的语句。越是简短有力的语句,就越容易在自我暗示时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容易说服自己。比如:“我能行","我很棒”。

二、父母教会孩子利用动作,进行自我积极暗示。

紧张时做深呼吸,烦闷时散散步,胆怯时提高嗓门。

当孩子烦躁时听曲调舒缓的音乐;悲观、心情不好时,多接触红色,看喜剧。

三、父母教会孩子利用心理图像,进行自我积极暗示。

消极时回忆过去,取得成功的场面,想象成功人物奋斗的情景。

当孩子考试时,让孩子回忆取得好成绩的情景,增强孩子的信心,对孩子心理形成会成功的暗示。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作为父母,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的人,你就期望什么,请不要吝啬对自己对孩子的赞美和鼓励,帮助孩子成为他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