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与孩子沟通,最需要解决的是情绪,家长要用的是心,而不是技巧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022-03-14 10:52:11孕产
这届家长的确不好当。他们面临的时代环境变化特别大,面临的教育与竞争压力都很大,加上现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都比较强,这也是家长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总之,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之前,我在后台收到一些家长留言,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

这届家长的确不好当。他们面临的时代环境变化特别大,面临的教育与竞争压力都很大,加上现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都比较强,这也是家长们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之,焦虑的家长不在少数。

之前,我在后台收到一些家长留言,说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面对孩子的问题,他们一方面很想处理好,但又想不到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又怕太简单粗暴会伤到孩子的自尊,陷于两难的境地。

与孩子沟通,最需要解决的是情绪,家长要用的是心,而不是技巧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一位家长说:

孩子13岁多,不去上学了,和我对抗着,也不和我交流,不知道怎么处理才能让他重返学校?

另外一位家长也发愁地说:

孩子今年初三,每天上学都很勉强,回到家情绪也不好,越来越不爱写作业,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只回答了一个字:累!我该怎么和他沟通啊!

很多家长在各种不同教育理念的轰炸下,已经变得小心翼翼、无所适从了。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与孩子沟通,表面上看起来是个谈话的技巧问题,其实深层次的因素,是关系的相处与情感的连接问题。

亲子沟通的基础是:爱。

爱的前提是看见。也就是说,我们与孩子沟通互动的前提,是要先看见孩子。如果看不见孩子,我们沟通的就只是想像中的那个孩子,一心期望孩子符合我们的期待,这样的沟通是不会有效果的。

因为,实际上我们只是在与我们自己想像和期待中的虚假孩子在沟通,却看不见现实的孩子。

家长要学会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上述那位13岁的孩子,不想去上学,也不和家长交流,但家长关心的不是孩子的状态与感受,她关注的是“怎么处理才能让他重返学校”,这就是看不见孩子,只看见自己的需求。这种带着自我中心的意愿与孩子交流,孩子自然会反感和抵触,甚至产生反抗。

沟通的原则是平等,这个平等时包含了对孩子的接纳与尊重。

在沟通中,家长需要问问自己:

有没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容许他有与你不一致的部份?

我是否坚持说服孩子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我是否在说一些两人都感兴趣、或者有好处的事,还是我只理会自己的需要?

沟通的前提是:静。

这个静,是冷静,不受情绪干扰。冷静,才能看见真实,才能客观表达。人在情绪下是很难听进不同的声音的。所以,家长自己要保持冷静。

上述那位初三孩子的家长,在看见孩子这一点上就比前面那位相对好一些。至少,他看见了孩子的情绪,也很想能够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但是他还是无法做到。为什么?

因为,他的心不静,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下,沟通一定会是失败的。尽管意识上他知道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但潜意识里,他却希望孩子的表现能够解决自己的焦虑。

他最需要做的不是沟通,而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有能量来处理孩子的问题,这样,正常的有效的沟通才有办法真正开始。

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家长尽管学到了很多沟通技巧,但与孩子沟通时却常常失败。养育孩子,关键要先养好自己的心。

当你看见孩子需求时,沟通就变得容易多了。

菁儿有个8岁的女儿叫维妮,最近在学古筝。维妮在同一级别的古筝班级里年纪是最小的,跟姐姐们相差了至少两岁,学起来比姐姐们吃力多了。

可维妮坚持下来了,她表现得比那几个姐姐更能吃苦。她是如何做到的?

妈妈菁儿说,维妮性格很好,在她学古筝的班级里,老师和姐姐们都特别喜欢和照顾她,所以,维妮特别舍不得离开这些姐姐。

菁儿告诉维妮:“如果你落后了,跟不上了,就没办法跟那几个姐姐一起学了,只能和下一批的新朋友一起学。”

于是,维妮非常勤奋刻苦地练琴。

之所以这句话比任何东西都管用,是因为,妈妈看见了女儿内心的需求。最终,孩子也表现出了让妈妈欣慰的行为。

家长在与孩子沟通中最容易犯的三大不自觉错误行为是:习惯性否定、提建议和打断孩子。

很多家长看不见孩子的感受,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隐形否定。

女儿:妈妈,今天我去新班级,都没人跟我玩,我感觉好受伤。是不是我真的很差,不够主动大方?

妈妈:慢慢来呀,你才来第一天,不要要求自己那么多,时间长了就大方了,你给自己越大压力就越做不好。

女儿:我没有在要求自己什么呀?

这就是一种忽略感受+主观猜测+给建议的沟通。妈妈可能以为自己这样是为了帮助孩子,实际上她已经默认了女儿是“不大方”,孩子听完妈妈的话感觉更不好了。孩子的情绪没有得到解决,后面的建议自然也就没有作用了,甚至还隐含着对孩子的否定与伤害。

妈妈可以问问女儿为什么会感觉很受伤,引导她去回想发生了什么事,在这过程中一步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让女儿在梳理过程中解决了自己的受伤感觉与情绪,并知道如何更好地去融入。

还有一种家长喜欢对孩子讲道理,这也不叫沟通,这叫说教。

真正的沟通是双向的,首先需要倾听对方的声音,在孩子说话时,做到不否定、不主动建议、不打断,不要同孩子争辩。

争辩的过程是在论对错,背离了沟通的初衷,无论输赢,孩子都不会把你的话听进去的。

比起讲道理和给孩子建议,通过引导和启发孩子自己领悟,达到的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知乎上有一位网友说了自己的经历:

她小时候特别内向,有时候明明有点本事,也不敢表现。

小学的时候,有一天她气鼓鼓的回家对妈妈说:

班里的某某某就是个傻逼。有个节目表演,她怕自己做不好没报名,结果某某某上了,还不如我呢,丢人,气死了。老师怎么不叫我去啊!

妈妈并没有直接回答她,而是指着桌子上一大袋橙子说:“你挑一个出来。”

她对着那些橙子想了半天,却不知道怎么选:“这些橙子都一样啊,让我挑哪个嘛。”

“对啊。在老师的眼里,你们就像是这些橙子,一摸一样,怎么选呢?如果想要被选择,就先得让人看到自己的特色”

那一刻,在她小小的年纪里,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醍醐灌顶”。

从那以后,她有了一个意识:要想办法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特别之处和优势,这样资源才会走向你。

这改变了她后来的人生。

其实,沟通最主要的,不是靠技巧,而是靠用心。用心,才能了解孩子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方式适合独一无二的他(她),这样的沟通才会收获真正的效果。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今日推荐文章:

走心,才是教育的最佳捷径

尊重和赏识教育毁孩子?那是因为,你的尊重与赏识不是发自内心的

孩子问题不断,是因为你只顾解决问题而忽略了孩子本人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精选好文:

感谢素粉的喜爱,素质教育观察也为你贴心准备了这份阅读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