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气就狂打自己?孩子的“情绪饥饿”,家长要细心留意 孩子生气自己打自己的行为怎么办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钟女士的儿子才4岁。有一天钟女士陪儿子在小区楼下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知怎么的,儿子和小朋友发生矛盾,并动手打了其他小朋友。钟女士连忙向小朋友的家长道歉,并当面训斥孩子,要求儿子道歉。儿子非但不愿意,反而开始动手狂打自己耳光,并哭着对钟女士大喊:"我讨厌你。"
儿子"狂打自己耳光"的疯狂举动吓哭了钟女士。孩子到底怎么了?
知乎上有一个关于"孩子生气时为什么会自我伤害"的话题。很多网友纷纷在评论区里留言称孩子自我伤害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一位家长的留言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当愤怒和悲伤无处释放时,那就对自己动手好了,因为生气时伤害自己最容易。
为什么钟女士的儿子会做出如此疯狂的举动呢?我认为,这个男孩的目的其实只是宣泄自己的不满。
钟女士的儿子不小心犯了错,他知道母亲肯定会责怪他,所以他的内心是恐慌的,但他仍然希望母亲能够安慰和支持他,但钟女士的做法与他内心的期望恰恰相反,他觉得父母在"抛弃"他。因此,他的情感由害怕变成了失望甚至是失望。
当这种愤怒和痛苦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难以抑制的情感,但又找不到发泄口的时候,他们就会转向攻击自己,进行自我伤害。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情绪饥饿"。
当孩子出现"情绪饥饿"的症状时,家长千万要留心,否则这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那么,究竟什么是情绪饥饿?孩子出现情绪饥饿的根源在哪里?家长又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情绪饥饿"?
情绪饥饿的内涵及表现情绪是指人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暂时性的较为剧烈的态度及体验,包括愉快、悲哀、愤怒、恐惧、忧愁、赞叹等不同形态。每一个人都是情绪的载体。
情绪饥饿是人长期无所事事、精神无所寄托、缺少情绪体验时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情绪饥饿也叫灰色情绪。生活中,人们对缺乏食物的饥饿易于觉察,一旦感觉到饥饿,只需及时进食,饥饿状态便很快消除。但当人们觉得生活百无聊赖,没有事情可做,没有乐趣可言的时候,人们进入了一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这种状态可以称为"情绪饥饿"。
"情绪饥饿"会影响人的精神健康。心情抑郁,烦恼上门,疾病缠身,欢乐远去。人倘若长期得不到情绪的释放,就会丧失活力,同时也会患上一些疾病。
因此,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避免出现"情绪饥饿"。
孩子出现"情绪饥饿"的表现如下:
1、 情绪不稳定
心理学家比斯库认为,儿童是在不断学习、判断和感受的人,他们的情绪常常是无意义的,需要将认知理解和对行为的感受以及社会常模的特征综合起来,以便被习得、被解释为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之表现。由于孩子大脑仍然处于发育阶段,心智还不能由自己完全控制,因而使情绪表现出不稳定的特点。
2、 情绪抑郁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它是遭受挫折,面对巨大压力等之后的沮丧和失望。抑郁心理表现在这几方面:
(1) 看问题从消极悲观处着眼,结果对生活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甚至对周围的人和事感到讨厌,严重一点可能会产生自我伤害的念头。
(2) 对待事物过分认真,缺乏灵活性,容易自我纠结,自寻烦恼;
(3) 一些细微的事情就能引起忧愁和苦闷,常常感觉到孤独、忧郁。情绪抑郁的人经常会感到忧郁和苦闷,不愿与其他人接触,总是会给人一种孤苦伶仃的感觉。
3、容易被激怒
愤怒是个人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许多孩子,由于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冲动性较为明显,因此常常在不该发脾气的时候发脾气,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儿生气、大喊大叫。
4、高焦虑
高焦虑是指孩子在意识到将要发生不利事件的时候所产生的夸大了的恐惧、紧张以及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对于集中注意力、活跃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过度的焦虑会导致孩子认知能力下降,思维能力出现阻滞现象,进而影响学习成绩。
孩子出现情绪饥饿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情绪饥饿"?
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说过:"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对照孩子的家庭环境,答案就很明显了。
1、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必然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使孩子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导致严重的情绪障碍。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都不愿意倾听孩子,不给孩子发泄情绪和压力的机会。对于孩子而言,不论是发脾气、打人还是打自己,都只是宣泄情绪的一种表现,他们想告诉父母:我们遇到麻烦了,我们需要你们的安慰和支持。
但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情感需求,反而做出一些错误回应如责骂孩子、威胁孩子等,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
这种回复给孩子的信号是,父母拒绝与孩子进行平等沟通。
这样一来,孩子慢慢紧闭心门,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孩子的不良情绪难以释放,压抑在心里,最终造成"情绪饥饿"。
2、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由于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和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要求孩子在完成大量作业之余进行大量练习甚至上各种各样的辅导班。还有些家长因为自己早年的愿望没有实现,将厚望寄予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些沉重的压力落在孩子身上,容易造成孩子情绪失控从而出现"情绪饥饿"。
同时,学校环境也是孩子出现情绪饥饿的一个发源地
1、 被同学孤立冷漠
目前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顺境中长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较任性、较固执。当他们进入一个新的集体时,在集体中的位置发生变化,但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地与人交往,不善解人意,遇到困难不克服,缺乏自信,与人接触时表现出恐惧和自我防范心理,结果封闭自己的同时被他人抛弃。
2、 学校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在学校,如果老师对孩子过分严格,不讲方式不分场合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者惩罚,当批评或惩罚的次数越来越多,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导致孩子情绪失控,出现"情绪饥饿"。
如何帮助孩子走出"情绪饥饿"的困境?孩子易动怒、有脾气本身没有错,这是情绪的自然宣泄,但如果孩子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不满,我们一定要及时干预。 否则,随着孩子情绪激烈程度不断地增加,很可能会产生自我伤害甚至伤害别人的想法。
帮助孩子走出"情绪饥饿"的困境需要家长、老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 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对孩子步步紧逼,给他们留喘息的空间。
孩子犯错后,通常情绪会比较激动,这时候不要逼着孩子立即道歉,甚至动用暴力或武力,可以给孩子一个冷静、反省的时间,让他冷静一会儿。
当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后,才能听得进去道理,也更愿意听从父母的建议。 一味的逼迫,会将巨大的负面情绪堵塞在孩子的身体里,孩子就很容易做出极端的事情。
2、 在孩子出现自我攻击的行为时,帮他们淡化这个行为。
父母不要对他们打自己的行为太过紧张,更不要马上大声训斥去制止。
父母可以蹲下来,轻轻抓住他的手,温和地放在自己的手心里,静静地看着他或抱着他,轻拍他后背进行安抚,暂时将他们从自我伤害的行为中剥离出来。 当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接纳,心里也很容易放下戒备:委屈被接纳,愤怒被接纳,错误也被接纳,孩子才会愿意"软"下来跟父母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 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通道。
当孩子想发脾气、想自虐的时候,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不能打自己,更不能伤害他人。
可以握紧拳头,大声呼喊:"我很生气,我要炸了,我想发脾气!" 语言上宣泄出来后,会将愤怒情绪消解一大部分。
如果孩子还是想动手,可以让他们撕一些废纸、捶打沙发垫子等,或者出去跑一跑、跳一跳,出些汗……这些都是不错的办法。
当然,这个过程中,父母的细心陪伴十分重要,这会让孩子明白:我可以发泄情绪,转身,我也有父母做我的"靠山"。
总之,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孩子才不会被情绪肆意操纵,成为情绪的傀儡。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它能让孩子会哭会笑,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人;也能让孩子深陷迷茫的漩涡,让他们自我否定,养成极端的行为习惯。
而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关心,才能及时发现孩子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引导他们控制情绪,成为一个有自控能力的人,从而避免出现"情绪饥饿"。
我是奶瓶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孩子一犯错,家长就发火?情绪控制,从问自己3个问题开始
- 孩子一生气就动手,理解孩子的情绪,与解决策略
- 孩子上学,家长却暴露焦虑情绪,过分关注或许反而惹老师讨厌
- 孩子上课睡觉,班主任生气拍照发家长群,孩子爸的解释被家长称赞
- 孩子不愿意表达,家长要学会接纳他的情绪,告诉他如何解决
- 孩子不顺心就哭闹?心理专家:是“情绪脑”发育,家长应合理引导
- 孩子丢三落四,家长别急着焦虑生气!亲子专家提供最佳解法
- 孩子厌学怎么办?心理学家:家长要摆正心态,掌握情绪ABC理论
- 孩子学习不主动,家长别逼迫,用“饥饿教育法”增强孩子学习欲望
- 孩子幸福感不足出现情绪问题,家长解决问题以前先学会别制造问题
- 孩子开始反驳父母,家长不需要生气,这是孩子开始“表达”啦
- 孩子总是莫名坏情绪?家长巧用“思维导图”,击败“情绪小怪兽”
- 孩子总是表现出叛逆,多半是情感饥饿导致的,家长要多点关心
- 孩子情绪说变就变,家长摸不着头脑?专家:抓住情绪发展关键期
- 孩子成绩出现退步,情绪低落,作为家长怎么帮他树立信心?
- 孩子打架,家长在群里开撕: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孩子犯错欠管教,家长不要发脾气,表达生气可以换一种方式
- 孩子老是赖床?家长别急着生气,试试这6种“温柔”叫孩子起床
- 孩子考试40分,又哭又闹,家长如何正确地管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 孩子自卑、懒散、懦弱?“干涉型”家长,只会造就情绪消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