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亲子关系却依然岌岌可危? 为什么付出那么多

2022-02-28 01:43:29孕产
亲子关系的优劣,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能力。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同样身为父母,有人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多是欢笑,有的则更多的是哀愁与无奈。同样在家长的世界里默默付出,为什么很多人依然摸不到良性亲子关系的脉呢?

为什么付出那么多

为什么付出那么多

亲子关系的优劣,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能力。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同样身为父母,有人与孩子相处的时光里多是欢笑,有的则更多的是哀愁与无奈。同样在家长的世界里默默付出,为什么很多人依然摸不到良性亲子关系的脉呢?


01尝试兴趣引领,建立自食其力的品格

为什么你付出那么多,亲子关系却依然岌岌可危?

《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作者沙拉认为,“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开拓精神,使孩子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回顾我与孩子的相处场景,发现很多时候自食其力的人是我,坐享其成的人是她。所以,我开始注意生活中的小事,为她创造自食其力的机会。

女儿很喜欢小动物,最近缠着我给她买了两只小仓鼠,来货的时候发现笼子太小,两只仓鼠在里面很挤。于是我就从网上买了一个稍大点的笼子。

拆开快递,我傻眼了,里面全是独立的零件,并非一个完整的笼子,需要自己动手组装。我告诉跟她,要想把笼子组装结实,就得等爸爸回来帮忙才行。

她看暂时没人能帮忙,就自己蹲在地上,认真地看起说明书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拿起铁丝栏杆,尝试拼装。

她蹲在那里研究了一会儿,就喊我过去帮忙,我当时在写文章,让她稍等,并建议她再详细看看说明书。这期间,她一共喊了我七次,我一直表示很抱歉、再等等,直到她把笼子彻底组装好,喊我过去检查为止。

仓鼠笼子看上去很精致。一个蓝色的塑料底座,四面围着白色的铁丝栏杆,还有刻着漂亮花纹的顶盖。

笼子里靠左的位置安装了一个蓝色弯道滑梯,它的上面是一间独立卧室,对面铁丝网上还装有蓝色健身跑轮,再旁边就是供仓鼠洗澡的浴室了。

我惊诧于她的动手能力,忍不住对她大加赞赏,她洋溢着欢快笑容的脸上,闪烁着对自己作品深深的满意感,竟也诙谐地夸赞自己是个天才。

詹姆斯·约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父母而言,孩子的兴趣是正向成长的润滑剂,是建立自食其力品格的阶梯,是使家庭教育走向事半功倍的良策。



02家长越关注,孩子越重视

《不输在家庭教育上》一书中,讲到“仪式感”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书中的妈妈为小儿子绘画兴趣降低,大儿子打架子鼓的兴趣减退,通过创造“仪式感”,让两个孩子不仅坚持了各自的兴趣,更增强了孩子的存在感和安全感。

书中讲到,热爱绘画的弟弟,很喜欢画猴子,直到有一天,哥哥说他画的猴子很像减了肥的手,弟弟充满热切的眼神,瞬间黯淡了。直到妈妈预约了弟弟的一幅画,作为自己的生日礼物。

妈妈生日那天,弟弟如约把准备好的一幅画送给她,妈妈很小心地把画裱起来,并挂在墙上,然后站在画前认真欣赏起来。一直待在妈妈旁边的弟弟,目睹着这一切,满脸上都是喜悦与自豪。后来,这面墙,被妈妈开辟为弟弟的专属作品墙。

这位聪明的妈妈,把有效的“仪式感”也复制在哥哥身上,她为哥哥的房间布置观众席,每周举行家庭演奏会。她认为,这种庆祝仪式,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被重视,让某件事变成与众不同,让某样东西显得有价值。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坚持,而是父母不够重视。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重要,并相信自己足够好。

我深有体会。

最近一次英语课,女儿表示不想去,在我的努力劝说下,她终于同意乖乖去上课。

下课的时候,我去接她,英语老师过来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她发现女儿有好几个知识点都没记住,最近几节课跟的很吃力。

瞬间,我想到自己平时对她学英语的态度,是放任自流的。总觉得有这么负责任的老师,不需要我再跟进什么了。

老师好像看出来我的心思,温和地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总是遭受挫败,体会不到成就感,就会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自然就不想上课了。作为家长,平时需要督促她学习,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过分监视。

所谓家长越关注,孩子才能越重视。

女儿看到我与老师交谈的全过程,知道自己被关注,被重视,又找回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竟然在回家后第一时间主动完成了课后作业。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使之感到足够受重视,是家长永恒的主题。


03以珍视的心态,参与孩子的每一个今天

薛涌在《参与孩子的成长》一书中指出,“家长不仅要跟着孩子成长,而且还要跟上孩子的成长。”

他说,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教育不能被学校所决定。当家长们发愁或者抱怨孩子不用功时,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用功了,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是否认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深以为然。

我的邻居,一个放下事业、回归家庭的全职宝妈。她曾鼓励婆婆带着内向的孩子到楼下跟小朋友们多接触,也常劝进城生活一年多的婆婆多跟别人聊天,但老人怯懦的表示不敢跟陌生人说话。

她终于发现孩子内向、不爱说话的原因,所以,忍痛放弃热爱的事业,一心扑在孩子身上。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陪伴下,孩子的性格越来越开朗活泼了。

在孩子上小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义务劳动,对各项班级活动了如指掌,比如,班里组织元旦晚会,她会主动帮班主任分担道具采购事务,包括到班里布置场地等。

她的行为赢得了老师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关于孩子在班里的情况,老师也愿意跟她多聊。

她始终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为她提供恰到好处的帮助。而她女儿的成绩也越来越好,成为各科老师竞相称赞的好学生。

柏拉图说:“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今天”,都有可能成为他人生之旅中具有某个转折点的驿站。

每一个今天,都分外珍贵;每一个今天,都将是亲子关系的转折点;每一个今天,我们都要努力幸福。

因为我们付出那么多,所以更要收获平和与幸福。

面对孩子,请心怀感恩,温和以待。

本文作者简介:月色正清明,弘丹写作学院学员,愿我的文字带给你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