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弟魔”妈妈偏心舅舅,引女儿妒忌,不恰当处置损害了亲子关系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有很多原本恩爱的夫妻,无比幸福的家庭,因某一方原生家庭的问题,最终走向破裂,夫妻双方感情受损不说,孩子也深受其害,让人唏嘘不已。
“舅舅为啥总来蹭饭?”女儿的话惹怒扶弟魔妈妈,处置害娃一生阿雅是家里的长女,还有一个比她小5岁的弟弟,都说“长姐如母”,再加上两人从小一块长大,感情好自不必多说,阿雅还真把弟弟当成了儿子一样对待,处处想着他,而父母对这个儿子更是宠爱万分。
现如今阿雅已经结婚生子,可弟弟由于从小被各种娇惯,生活上懒惰散漫不说,工作上也不求上进,吃穿用度不是回家“啃老”,就是去阿雅那里“啃姐”。
后来干脆以“工作太累”为由辞职了,从那以后更是三天两头去阿雅家蹭吃蹭喝蹭住,没钱了就管阿雅“借”。阿雅虽然也催他去找工作,但生活上可一点都不“亏待”他。
只要是弟弟想吃想喝的,她一定会去精心准备;并且还把女儿“撵”去了小小卧睡,专门把小卧收拾出来给弟弟睡;甚至每天给女儿买的零食会多买一份给弟弟,以便他打游戏的时候当零嘴;逛街看见好看的衣服,也会毫不犹豫地给他买。
阿雅的丈夫对这样近乎“变态”的姐弟关系敢怒却不敢言,因为只要一讨论这个问题,妻子就会指责他没人性,身为姐夫却这么小心眼等等。
阿雅的女儿已经六岁了,孩子们总是希望得到父母独一份的爱,所以当女儿看见妈妈对舅舅如此好,甚至快超越对自己的爱时,孩子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女儿看见桌上都是舅舅爱吃的,便生气道:“舅舅为啥总来我们家蹭饭?那么大人了,也不害臊。”
阿雅从没想到女儿会这么说,立马怒了,下意识地抬起胳膊扇了女儿一巴掌,女儿哇哇大哭起来,阿雅的丈夫终于也忍不住数落了妻子几句,阿雅还在气头上,两人自然也吵了起来。
虽然这件事没几天就过去了,可女儿缺感到了心碎地感觉,在女儿的心里却永远地留下了伤痕,她再也不敢发出任何质疑的声音,并且也不再渴望妈妈的爱,和妈妈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有个“扶弟魔”妻子是什么感受?丈夫们的吐槽很现实其实阿雅的情况并不是个例,很多家庭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有些姐姐天生母爱泛滥,就像阿雅,见不得弟弟受一点苦,甘愿成为“扶弟魔”;而有些姐姐是因为父母重男轻女,从小教育要求她要让着弟弟,帮着弟弟 ,被迫成为“扶弟魔”。
无论是哪种,对于她婚后的另一半来说,都是无比痛苦的。听听这些过来人是怎么说吧:
@假装在北京:我老婆就是个标准扶弟魔,我感觉像养了一个老婆的私生子一样!
@奋斗一生:我们攒的买房子钱,老婆全都拿走了,说要给他弟弟娶媳妇,我那刻真想离婚了。
@历史再现:有个扶弟魔妻子太可怕了,简直就像个吸血鬼,无底洞……
小家才是主,妈妈再偏心娘家,也别忘了先顾及小家女儿帮扶娘家、姐姐帮扶弟弟,这都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太过,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家庭情况,更不能因此伤害丈夫和孩子的情感,如若不然,带来的伤害是不可控的。
1、孩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一般情况下,扶弟魔妈妈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宁愿苦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也要对弟弟好,她们并不是真的不爱自己的孩子,而是自认为亲情高于一切。
孩子是很需要母爱的,当妈妈把全部精力和爱都给别人时,他们会自我怀疑,认为自己哪里不够好,或者认为妈妈本来就不爱自己,长期如此,孩子会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不仅自己陷入自卑和不安中,还会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远,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2、和丈夫的感情越来越淡
虽然说夫妻之间不能太计较付出与回报,但是如果妻子不顾自己家的状况,只想着娘家和弟弟,我想没有哪个男人愿意欣然接受,长期如此,哪怕没有争吵和埋怨,感情也会越来越淡,最终只能走向破裂。
当我们结婚生子,组成一个小家庭时,这就意味着这一生都要为这个小家庭而努力奋斗,只有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了,才能更好地照顾到大家,所以奉劝各位"扶弟魔",千万不要让亲情和道德绑架了该有的原则。
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讨论!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妈妈帮15岁儿子搓背,不同性别的亲子关系,这3点家长要重视
- “有时,我不喜欢我的孩子”——父母倦怠损害亲子关系,怎么破?
- 爸爸妈妈,我想买你们一天的时间陪陪我,可以吗?亲子关系要重视
- 什么是纠缠型亲子关系?1个小知识助你正确引导孩子度过叛逆期
- 亲子关系——来自交流的挑战
- 亲子关系不好?可能是因为父母没有清楚知道5种爱的语言表达方式
- 亲子关系中最大的伤害,就是父母说“为你好”?
- 亲子关系中的5个“黄金时刻”,家长们千万别错过
- 亲子关系中,没有输赢
- 亲子关系是双向的
- 亲子关系毫无距离?“没有距离的爱”摧毁孩子,家长知道吗?
- 关系大于教育,孩子出问题,试试从重建亲子关系开始
- OH潜意识投射卡牌亲子关系探索
- “倾听”也是一门学问,用好“反思式倾听”,亲子关系才能更近
- “孩子和谁睡,就和谁亲”,亲子关系的建立:从陪孩子睡觉开始
- “我痛恨母亲,可现在我跟她一样”,孩子的宿命,由亲子关系决定
- “驯兽师”和“镜子”,父母该如何选?最好的亲子关系是彼此成全
- 《小欢喜》刷屏背后,暴露了数亿家庭亲子关系的残酷真相
- 《小欢喜》:亲子关系的隔阂是怎么造成的?如何解决?
- 《零零后》孩子拒绝沟通?"名片效应"助你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