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毫无距离?“没有距离的爱”摧毁孩子,家长知道吗?
文 | 小朗妈咪(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爸爸妈妈们都喜欢说一句话,那就是“我这都是为了你好”,父母在给孩子自己的“好”之前,没有考虑过孩子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了每个个体该有的差异性。
《小欢喜》从开播到现在,一直收获了非常多的热议点,“高考”、“中国式陪读”、“家庭教育”等,其中另一个热词就是“父母爱的表达”。
6位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不论是各种矛盾,我们都不会怀疑这一点,然而正是这份爱,吞噬了许多的情感的关怀。杨杨也好,英子也罢,这些孩子们都被“爱”绑架,人生的方向盘不在自己的手里,而是被爸爸妈妈握着,自己喜欢什么,自己需要什么,孩子的家长并不知道,他们知道的是,“我为孩子好,所以我这么做了。”
这种没有距离感的爱,既不是孩子想要的,也脱离我们培养孩子的初衷。事事为孩子处理、着想,而不是给孩子自己处理的空间,面对解决的机会,那么我的教育出来的是一个对抗生活无力的“巨婴”,不是一个人。
1、为什么亲子关系毫无距离?父母把孩子当成私有物。太多父母觉得孩子就是自己的,甚至孩子不配有灵魂,不配有自由,因为他的生命都是自己给予的,拿什么和大人谈自由?
在柴静的《看见》中有这样一位儿子,他杀了自己的母亲,没错,是自己的母亲。妈妈对他的教育已经超出了严格的范围。生气的时候,他是妈妈的出气筒,打骂是生活的常态;妈妈和爸爸吵架的时候,自己也是最大的受害者,没有人理解他,更没有人教他怎么做。
长期的悲愤和不公积压在心中,造成了心理扭曲,所以他做出了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可是只有他自己明白,这是解脱,就算解脱的代价是失去生命,是暗无天日的度过着每一分钟,他也毫不留情的向当前的生活挥手告别了。他愿意承担后果,因为无力面对现实。
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所属物品,自私的把一个人私有化,这样的家庭教育是最可悲的。
舍不得孩子吃苦。爱孩子的方式千万种,帮孩子准备好一切,想尽可能的减少孩子生活、人生的阻碍,就是其中一种。
家长们被自己的爱欲蒙蔽,错误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自以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可是这样的行为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等到结局出现了,家长们还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中国式父母的焦虑。孩子长大后要娶妻生子,买车买房,巨大的生活压力摆在父母面前,催着他们向当初的自己一样,不断的向前奔跑,不允许停下脚步,因为这样就是落后于人,奋斗的年纪怎么可以输呢?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第二段人生。让孩子完成自己没能实现的梦想,这是很多父母的想法,他们觉得这样理所当然,也觉得这样的出路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于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把他往这个方向上引导,不管对错与否,是否合适,家长们固执的想要把自己没能做好的事情,让孩子替自己完成。
孩子从生下来就该有自己的权利和自由,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就算是父母、家长也不可能取代他生活的权利。
2、没有距离的亲子关系摧毁孩子过渡溺爱,孩子丢失自理能力。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碰到过一个小朋友,他从小娇生惯养,在这样的寄宿学校根本“生活”不下去,每天起床的时候需要有人帮忙穿衣服,在别的小朋友都开始洗漱的时候,他才慢悠悠的下床开始整理东西。
没有距离感的爱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包括父母料理自己的衣食住行,在外也应该像公主、王子一样的生活着。过渡溺爱使得孩子失去了自理的能力,独立意识的培养成问题。
过于沉重的爱,压垮孩子。家长的爱越多,孩子的压力越大,这份爱的代价就越沉重。父母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势必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压力,这份沉重的爱很可能成为压垮孩子的那根稻草。
事事插手,孩子没有主见。总有爸爸妈妈帮自己拿主意,等到需要自己一个人面对的时候,自然就缺乏了果断的能力,唯唯诺诺,做事情一点主见都没有,很难说这样的孩子是否还能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目标。
过度关注,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全家人的眼光都在孩子身上,主角光圈享受的太长久,使得孩子习惯了被关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形成,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被掌握在别人手里是一种很被动的感觉,适应了被动的孩子享受着父母的安排,成为了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不接受被动的孩子扭曲生长,逃不过家长“控制”人生的宿命。不论是哪种情况,对孩子而言都不是一件好事。
3、保持距离,家长应该怎么做距离产生美,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了这份距离的话,会让爱变质,分解了我们对彼此的关心和爱意。对孩子的感情需要合适的表达方式,保持距离让我们更加享受这份美好,家长可以这样做,不再因距离而影响孩子成长。
1.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
2.给予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
3.适当放手,让孩子自由生长
自由对于一个人来说,就好像是鱼儿需要水,这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助力,可是这份帮助应该在一定限度之内,而不是无止境的付出。无距离的爱摧毁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亲子关系,你还在为孩子的人生买单吗?
今日话题互动:大家对于“家长无距离的爱”这件事是怎么看待的呢?日常生活中,大家是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分享。
我是小朗妈咪,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
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