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点心培养孩子的内动力!好过天天当“唐僧” 孩子的内动力
家长的自我修养——目标与规划任何优秀品格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而一旦优秀品质内化为孩子的道德认知,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家庭教育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孩子编造了一个在成人眼中十分幼稚可笑的谎话,父母一笑置之的同时,顺便对孩子进行“诚实”品德的教育;孩子吃完香蕉随手把果皮丢在地上,父母看到以后立刻制止,并教育他垃圾应当放进垃圾桶里;几个孩子发生争执拳脚相向,父母严厉呵斥,并告诉孩子遇到问题不能使用暴力解决......
这些教育都是正确并且有效的,但如果我们设想后续可能的发展情况,就会对教育的方式有更加深入的思考:
被识破谎言的孩子十分沮丧,也意识到了撒谎是不好的,但短时间内他并不一定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当他又一次下意识的说出更完美的谎言时,父母没有识破,反而对他的谎言表现出赞赏,这时候,孩子的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
随手丢香蕉皮的孩子,听妈妈的话把香蕉皮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第二天两个人再次一同出门,孩子吃完零食又随手将包装袋扔在了地上,这一次母亲看到了就随手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里,忘记了对孩子进行教育,这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什么影响?
为了抢玩具打架的孩子们,在受到父母的教训后,学会了在父母面前安分守己,可一旦父母不在身边,或者没有注意到他们的举动,他们依然会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大打出手,面对这样的结果,又该怎么处理?
现实中,这些状况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其中所呈现出的,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针对随机事件的随机纠错。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通常是随性的事件教育,遇到具有教育价值的突发事件,比如随手丢垃圾、撒谎等等,父母遵循“碰上就教”的原则,借机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然而“碰上就教”往往意味着“碰不上就不教”,这使得充满随机性的事件教育具有以下一些突出弊端:教育事件之间缺乏关联性,使得教育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孩子所接收到的零散信息很难通过自身进行有序的整合,使得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随机事件往往是不连贯的,同一事件通常不会连续发生,与之对应的是,针对同一事件的教育有时也会出现不连贯的现象。比如孩子乱丢垃圾,有时候家长能够及时制止,有时候却会选择自己代劳。这就是常见的“教育不一致”现象。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了:家庭教育需要体系化、系统化的逻辑思路,并且要遵循科学的执行方法,才能行之有效。
今天要介绍的科学家庭教育的其中一个关键节点,就是要将随性教育的方式转变为理性教育,而实现理性教育的重点,则在于教育目标的设定与规划。
仔细思考,上述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教育目标的缺失,所谓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和引导孩子实现每个发展阶段必备的技能、品质、心理内容的阶段性任务。
心理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普遍的心理发展特征与任务,家庭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帮助孩子实现普遍心理发展的同时,针对孩子的个性促进其个体的独立发展。
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原则:1.家庭教育目标要符合个体发展的特征
比如5岁是孩子对数的概念理解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家长可以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可以设定一系列有关数字认知的目标,但这些目标必须是符合5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10以内数的拆分对他们来说易于接受,如果要求他们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显然就是强人所难了。
2.目标设定要具有连续性
“教育不一致”是教育失败的常见原因,因此教育目标的设定需要具有连续性,采取渐进式、小步子前进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儿童的行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了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在孩子现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存在一种借由外力帮助与指导所能达到的潜力水平。因此,教育目标的设定应当创造连续性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孩子能够通过努力达成目标,从而建立自信逐步前进。
3.教育目标的内化
我始终认为,教育不是替代,而是引导,不是强制要求,而是激发动机。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都是自我认知的加强和成就感的累积。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应逐步引导孩子自己尝试设定目标,逐渐脱离对外部要求的依赖,使外部的要求逐渐内化为孩子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从而实现孩子的自主发展。
与教育目标相对应的,是行之有效的规划。规划是执行的保证,是对实现目标的方法的设计。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是时间规划,通过合理的安排,能够使我们对时间的使用更有效率。针对教育目标的规划同样能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加具有逻辑性、系统性,解决教育碎片化的根本问题。
规划首先应该对教育目标进行合理拆分,比如要教会孩子“诚实”这一品质,可以将目标拆分成:了解孩子说谎的原因、与孩子探讨对诚实的认识与感受、向孩子讲述诚实品质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意义、帮助孩子克服说谎的习惯、强化并巩固孩子的诚实品质等一些列的阶段目标,按照顺序逐一解决各个阶段的具体问题,这可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是任何优秀品格的养成都非一日之功,而一旦优秀品质内化为孩子的道德认知,将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如同目标设定那样,规划更应该鼓励孩子全程参与,体验“从教中学”的乐趣。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学会自己确立合适目标,并进行有序规划,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达成目标这一方法,将会极大的提升孩子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
有人说,这看起来很复杂,对年纪小的孩子来说,是不是有些困难。我想说的是,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教育应当遵循孩子的发展特点,年幼的孩子可以通过更简单易懂的方式来进行引导,只要我们愿意付出耐心,就一定能够收获成果。
想知道更多行之有效的科学家庭教育方法吗?敬请关注,沂风君等您一起更深入的探讨!
(持续更新中......)
相关文章
- 唐僧让人讨厌,是什么原因让孩子对妈妈嗤之以鼻,对爸爸言听计从
- 培养1-3岁孩子自学能力的游戏建议
- 培养“成长型思维”的四个方法,让孩子走的更远更高,未来更成功
- 培养一个不听话的自闭症孩子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容易了!| 深度学习营
- 培养一个人见人爱,性格活泼,行为大体的孩子,只需要做好这几点
- 培养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教育专家给了九个建议
- 培养一个有弹性的孩子,才有触底反弹的力量,比考高分重要多了
- 培养优秀孩子,这30个细节家长们要注意!
- 培养内心乐观强大的孩子,“绘本游戏力”减轻你的育儿焦虑
- 培养善良的孩子而非所谓成功的孩子
- 培养好孩子,关键要培养“两勤一节”良好习惯!
- 培养好孩子,我们首先得经营好自己
- 培养孩子“WHY型思维”,鼓励他多问,而不是照单全收大人的指令
-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你孩子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 培养孩子三岁识百字,背唐诗?这种方式很有意思,可以研究研究
- 培养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作为家长应做到哪几点?
- 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是最好的家教,你怎么看?
- 培养孩子几何思维,2~7岁这样开发最有效
- 培养孩子出人头地,就不要做替代品。
- 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很关键,长大后对于他们有着很大的帮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