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去找朋友玩”,不让孩子闲着?家长别破坏孩子“安静”的力量 家长不让孩子出去玩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几天的幼儿园晚会上,一位妈妈跟老师抱怨,说是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太安静了,别的小朋友都会出去找朋友玩,而他却只是安静地在家里,一个人坐着发呆。
"有的时候我跟他说,你出去找你的好朋友玩吧,他也总是犹犹豫豫地不肯。我真的替他担心啊。"
很多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闲下来,他们觉得必须要跟其他的孩子一样,找自己的朋友去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呆"变成了一个贬义词。当孩子正处于一个安静的状态时,家长们都会选择去打破孩子的安静,殊不知适当的安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孩子"发呆"的真相随着社会的加速进步,不仅父母的压力大,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孩子们也会因为在学校、老师、家长的用心下,作业,辅导班,兴趣班,这样长期下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
"欲带皇冠,必承其重"的道理我们都明白,给孩子重任的时候要先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除了必要的身体锻炼、蔬菜水果补充营养外,还要允许孩子有五分钟发呆的时间,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安全。
发呆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调节的手段,有效减轻大脑负担,家长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干预孩子,适当的安静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安全。
让孩子学会安静的好处第一,安静可以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应有的放松,缓解大脑疲劳每天下班的人一会到家,都会选择自己一个人安静地靠在沙发上不说话。因为这样,一天积累下来的劳累就会得到释放,大脑一整天下来一直处于工作、疲劳状态,只有安静下来它才能更好促进血液循环。
大人尚且如此,更别提是处于大脑发育时期的孩子了。
第二,动静结合,让孩子更好地吸收知识一天积累下来的知识,只有在安静的时候,孩子的大脑才会自行运转,主动把知识吸收,转成自己的东西。
在课堂的学习,都是大脑在被动地接收别人给出的知识,这些知识被接收以后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真正成为孩子的东西。
大脑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并不利于孩子吸收新鲜事物,这也是为什么人需要休息、需要安静的原因之一。
第三,适当的安静能让孩子更具有创造性。孩子在安静的时候,大脑的一些思路就会打开,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就会跑出来,让孩子的思维更活跃,更具有创造性。
表面上你看到孩子在发呆,以为他是在偷懒,但其实他的大脑还是处于运转的状态。这个时候去打断孩子的"安静",只是阻止了孩子思维的发散,阻碍孩子的发展,并没有起到让孩子身心发展的作用。
第四,安静能够改善孩子容易急躁的性格当自己的孩子积累了一天的压力无法得到释放的时候,或者因为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压力,都会让孩子的脾气出现一种易暴易怒、争强好胜的不良性格特征。
这个时候,适当的安静,可以让孩子的心情迅速平静下来,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家长怎样才能不破坏孩子"安静的力量"?第一,正视并接受孩子适当的安静,让孩子的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家长要学会正视孩子的"安静",安静不代表孩子就是内向,家长要先改正这个错误的观念。因为你的打断,正在阻止孩子的成长。
孩子正在安静思考问题,你走过去的时候看见他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以为他是在偷懒,所以你大声质问他:"你在干什么?为什么一直坐着不动?"
因为你的大声,原本他已经快要想明白的问题,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可能你觉得你的行动成功唤回了你的孩子,但事实上正相反,他又要花很多的时间精力重新去寻找刚刚的问题答案,而且这一次他的答案不再像第一次那么的完整。
家长在打断孩子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这个行为下去的后果,可能他原本已经找到的答案、原本平复下来的心情,都会被你吓得"无影无踪"。
第二,让孩子适当的锻炼,并学会休息适当的锻炼,能够培养孩子身体各方面机能,达到身心健康的作用。但是一个不懂得休息的人,他一定是不健康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台高智能的电脑,每天没日没夜地工作、运算,周而复始,有一天它突然坏了,不能工作了,因为长期的工作让它各方面的机能逐渐下降,甚至一部分零件坏死,它也只能够选择永久"退役"。
一个人如果长期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方面机能得不到更好的修养,那么他也会满身病痛。就像运动员,体育训练的前提是要自己先学会休息。
第三,不打断孩子的安静,那是智慧生成的开始正如前面提到过的,父母不要打断孩子的安静。老师和父母可以向孩子灌输不同的知识,但却永远无法向孩子灌输智慧。
智慧的生成一定是孩子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思考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任何人都无法代替孩子去完成这个过程。
安静的孩子更具有智慧,也更具有创造力。
以前班里面有一个很安静的男孩子,他妈妈有跟老师反应,说自己的孩子很内向,希望老师多注意一下。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个小男孩并不像他妈妈说的,他也会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上课的时候虽然他一直很安静,但是他对于数字却很敏感。
老师的提问,他都可以很快地反应过来,并且永远是第一个回答老师问题的人。
很明显,安静的孩子他们不比别人差。相反的,他们更具有智慧,而且也更有创造力一些。
第四,让孩子在安静中学会成长长时间静坐,是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家长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内心,安静不止是单纯地坐着不动,坐着发呆就可以的。这正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在安静之中学会成长。
比如说,你可以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独立地思考,安静,能让他的思维不受干扰,并且变得活跃起来。
"你觉得自己今天学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用?"当你对孩子提出问题之后,就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而不是一直不间断地教育。
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告诉你他的答案是什么,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父母既定的结论,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他们需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索,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父母的肯定,从而有一种成就感。
这样既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能够让他们养成安静思考问题的习惯。
第五,跟孩子玩安静游戏,让孩子变得自律,有想法。很多家长都会问老师一个问题:安静的、喜欢发呆的孩子是不是性格内向?这会不会影响他做事或者是影响人际关系呢?
但其实通过观察就会知道,那些你认为他们内向的孩子,只不过是在更加有效率地做事,而且他们也会跟自己的朋友打成一片,只是他们在安静的时候,是在思考,是在放飞自己的思绪。
安静游戏,是将孩子视为独立人格的个体,家长所做的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适合、舒适的自由空间,并通过合适的方式激励孩子成长。通过安静游戏来进行孩子自律性的训练,自己锻炼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创造力。
这个游戏的基本模式是:
首先,让孩子逐渐停下手头的事情;然后让孩子寻找一个舒服的姿势坐下来;要让孩子保持安静,需要的话可以闭上眼睛;
尽量长时间的让孩子保持安静的状态;家长可以尝试用一些孩子熟悉的乐器来发出声音,或者说一些关键词;最后家长可以轻轻地说出孩子的名字,听到自己名字的孩子尽量保持安静的情况下离开房间。
当孩子远离嘈杂的声音的时候,平时一些被隐藏起来的东西就会开始慢慢地浮现出来,变得越来越清晰。
面对孩子的安静,不要再让他出去找朋友玩,要学会让孩子适当的安静,安静地思考,安静地放飞思绪,安静地让智慧成长起来。相信你的孩子会越来越优秀。
我是小E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 “你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玩什么玩”不让孩子玩,家长这么做对吗
- 今年家长朋友在哪个方面发力?才能使孩子从学渣向学霸快速翻盘
- 宝宝在玩沙子时,玩具被对方小朋友的大人抢走了,孩子不懂拒绝,我作为家长如何应对?
- 不让孩子“必须优秀”,聪明的家长,学会正视孩子的平庸
- 孩子上幼儿园第一天,宝妈发朋友圈“炫耀”,结果被多位家长拉黑
- 孩子不愿交流、没朋友,想摆脱“社交恐惧症”,家长尝试这个方法
- 孩子不自信,无力感,孤独感爆棚,家长如何帮孩子获得内心力量
- 孩子不让妈妈抱别的小孩,嫉妒爸妈对别的小孩好,家长如何应对?
- 孩子与小朋友闹矛盾,家长干涉还是不干涉?三招教你智慧解决
- 孩子交了坏朋友怎么办?坏朋友的定义是什么?家长的做法很重要
- 孩子喜欢咬打小朋友,暴力倾向明显,家长可用“双向安抚”来解决
- 孩子幼儿园过生日,家长送小朋友1人1台早教机,变味分享不如没有
- 孩子把“搞破坏”当乐趣,家长应该怎么办?聪明家长都这样应对
- 孩子是班里的“问题儿童”,独来独往没有朋友,家长却放任自流
- 孩子的“破坏力”的反面是“创造力”,激发创造力家长要这样做
- 孩子的这些照片别发朋友圈了,小心给宝宝带来危险,家长要注意
- 孩子突然变“沉默”、“安静”?是什么原因?家长该如何应对?
- 孩子被抢玩具找家长,而家长的第一回答,对孩子影响很大
- 孩子记仇,可能是和偏执做了朋友,让孩子摆脱偏执是家长该做的
- 家长为什么不让孩子上技校呢?技校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