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哭!憋回去!”与其禁止孩子哭泣,父母不如这样安抚孩子 强行让哭的孩子憋回去
文|蓝莓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中国的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有一点惊人的一致,就是他们不允许孩子哭。孩子一哭,家长下意识的会想办法制止,温柔的家长会说:“乖宝宝不哭不哭。”耐心差的会说:“不准哭了,哭就揍你。”
丽君最看不得孩子哭,一听到孩子的哭声,她头就大, 有次孩子又莫名其妙哭了起来。
哭泣是人天生的一种权利,是在说我有需求,我没有被满足,我委屈。如果家长应对方法错误,通过威胁恐吓的方式强制孩子不要哭泣,容易让孩子心理有阴影。
禁止孩子哭泣容易憋出病孩子总是哭泣,很多父母会因为不知道孩子想要什么,而变得焦虑,并且禁止孩子哭。
可是,不让孩子哭就是压抑孩子情绪不给他释放的机会,他会越来越不能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会变得孤僻。积压多了会在叛逆期的时候大爆发,所以一定不能禁止孩子哭。
如果家长总是通过禁止孩子哭来解决问题而不去努力理解孩子的真实需求,会让你和孩子的亲子关系会越来越差,而孩子对你的教育接受程度也会越来越差,最终陷入恶性循环。
禁止孩子哭闹不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安抚1. 父母陪着孩子哭
这个时候父母可以用温和的语气对孩子说,“宝宝怎么哭了呢?想和妈妈说什么吗?如果现在不想说,妈妈就在这陪着你,你想说话就告诉妈妈好不好?”然后就不要说话了,等孩子哭完。
温和的说是在接纳孩子的情绪,接纳孩子情绪之后,孩子的情绪也会逐渐平静下来。
2.努力去了解孩子哭的原因
孩子哭泣的原因大多是受了委屈或者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又得不到满足,所以他们通常靠大哭来表达自己的诉求。爸爸妈妈可以先问下孩子为什么哭,去了解他哭的原因。
3.理解孩子的同时守住自己的原则
孩子的要求一般不会太过分,耐心听完后先不要急着否定,更不要对孩子的某些无理要求妥协,这种情况要坚决说不,让孩子知道我理解你的要求但是妈妈也有自己的原则。要让孩子习惯你的方式。最后,拥抱孩子表示和解。
哭泣是孩子的第一语言,现在让孩子哭一哭,是为了让他以后少哭。孩子一哭就制止,不是导致孩子情绪压抑,就是导致他以后更经常地哭,以哭来要挟和耍赖。
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首先了解孩子哭泣背后的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能横眉冷对,也不能弃之不理,更不能没有底线。
今日互动:你禁止过孩子哭泣吗?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
我是蓝莓妈妈,多年育儿经验,擅长分析儿童心理,愿意为每一位妈妈解决育儿路上的难题。喜欢的话可以关注我,点赞转发哦。
关注【蓝莓妈妈】,让我们一起探讨育儿知识,愿天下的宝宝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
相关文章
- “不许哭,憋回去”,你常说的这句话,才是“毁掉”孩子的关键
- 孩子的哭泣到底是什么原因?作为父母又该怎样应对呢?
- “不许哭”是毁掉一个孩子“最好”的方式,这些蠢事父母别再做了
- 家长:不许哭!你是不是这样面对孩子哭泣的,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 孩子上幼儿园被同学欺负!父母这么做比打回去要好得多……
- 孩子发脾气,父母的第一反应,瞬间安抚要暴走小毛孩
- 孩子打父母,父母要还回去才是好的教育?你可能没注意到这些影响
- 父母离婚时,要怎么安抚孩子?(深度讲解)
- 父母还在用惩罚来管教孩子吗?代替惩罚的7个技巧,让娃令行禁止
- “打斗游戏”会教坏孩子,父母与其禁止孩子玩游戏,不如择优
- 日本拟禁止父母体罚子女,那么,体罚孩子是对还是错?
- 有人炫耀他家孩子比你孩子优秀,父母不怼回去小孩自信就“毁了”
- 美国并不禁止父母打孩子,权威机构公布研究结论,家长不必再纠结
- 哭泣可能使孩子感觉更好——除了饿和困,孩子还会为啥哭?
- 孩子"带伤"上幼儿园,透露的气质令人哭笑不得,网友:父母心真大
- 孩子“大哭大闹”的起床气令父母崩溃?杀伤性的叫醒方式惹的祸
- 孩子一哭闹不听劝,家长先别着急管,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做
- 孩子为什么喜欢哭?别总以为是无理取闹,这3种含义父母了解吗?
- 孩子为什么越哄哭“越凶”?也许是你的方法不对,父母要反思
- 孩子也有“焦虑”的情绪?父母有没有想过,爱哭并非是内向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