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所有的痛苦都来源于无能,王小波的这句名言,父母的焦虑也适用

2022-02-21 11:56:02孕产
王小波有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觉得,很多父母的焦虑也能适用这句话,所有父母的焦虑,至少部分父母,本质都是来源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痛苦。那种痛苦,可能是不甘于平庸,自己不甘于平庸,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跳出平庸的束缚。

王小波有一句话,“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的无能的愤怒”,我觉得,很多父母的焦虑也能适用这句话,所有父母的焦虑,至少部分父母,本质都是来源于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一种痛苦。

那种痛苦,可能是不甘于平庸,自己不甘于平庸,也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跳出平庸的束缚。又或者自己跳出来了,孩子却好像深陷在平庸的沼泽里,自己不愿承认更不愿看他继续深陷,而千方百计想要帮助孩子。

曾经有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讲得是一对985学霸父母,生了一个学渣儿子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心有不甘,对孩子的学习分外上心,想利用自己的高学识与智力优势,对孩子进行后天培养,以期能弥补先天的学习天赋不足。但经过一番努力后,这对高学历父母不得不承认,至少从目前来看,孩子在学习上是没有继承到父母的智商优势,但好在孩子的性格很好,开朗乐观,热情友爱,这多少能抚慰一下这对高学历父母心中的焦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样性格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就会比从小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差,对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孩子来说,学习成绩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性格好可能才是决定孩子未来发展更好的因素之一。当然,性格的最终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会随着孩子的成长经历变化而产生变化 。所以,伴随孩子成长的家庭因素就很重要,父母的引导示范作用也很重要。正所谓,育儿先育已。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家父子就占了三席,苏轼苏辙于北宋嘉佑元年应试举人,二子同时获选,次年又应试进士,二子又再次同中,这样的成绩,让苏家轰动四海。当时流行这样的说法,“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这样的文学家庭,苏洵的家庭教育功不可没,能教得出这样才华过人的儿子,自己也不会差哪。

虽然,苏家的两个儿子都非常优秀,但是苏洵也有自己的焦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因为知子莫如父,苏洵比较担心不懂外饰的哥哥苏轼。在《名二子说》中,他解释了给两个儿子取名的缘由:轼是车扶手的横木,是显露在外的,“轼乎,吾惧汝不外饰也”。苏轼果然不懂得外饰,他锋芒外露,形于辞色。而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它既无驾车之功,也无翻车之祸,“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辙则性格冲和淡泊,深沉不显,比起哥哥,仕途也平顺许多。

尽管苏洵的焦虑成真,苏轼一生中仕途多贬谪,际遇多坎坷,却依然阻挡不了他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有生命力的全才文学家。估计,苏洵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儿子会有这么大的成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这代父母对养育孩子开始有焦虑,这种焦虑不同于上世纪父母担心孩子能不能存活下来,能不能吃饱饭的焦虑,而是一种高于安全需求,生理需求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父母的焦虑统统可以归纳为对孩子未来人生自我实现的一种不确定性的悲观预见性,更让人焦虑的是,好像父母的无能为力更加重了这预见的悲观程度。

比如,上不了好的幼儿园,孩子可能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可能就考不了好大学,考不了好大学可能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可能就维持不了更高品质的生活。这样的一一联想,怎么能让父母不焦虑。

也许,真实的情况会让父母更焦虑,据有关事实数据统计,比起父母双方的智商因素,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才是决定下一代孩子的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虽然很现实,但这是大部分事实,孩子的成功也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的。如果父母的肩膀不够高,不够硬,又能支撑孩子到哪种地步。

最近热播的《小欢喜》里,哪对父母没有焦虑,宋倩的焦虑都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除了刘静意外的温柔,现实中大多数父母可能都是像童文洁一样的,对孩子的前途是忧心忡忡,每一次考试,每一次选择都像是自己在替孩子走一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当父母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时,“我都是为了你好”就是最可怕的紧箍咒,牢牢地把孩子的未来拖进自己的掌控之中,那种窒息感,不允许存在一点自由的火花。这种源于父母爱孩子的本意,已经伤害到孩子了,父母却不自知,孩子越想逃离,父母却越想拉回。

经历过生活洗礼的成人,总是习惯用一种过来人的自以为是来指点孩子的未来,殊不知,很多的过来人的自以为是,在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面前,已经是过时的了。

中国有句古话,“关心则乱”,通常用来做为父母过度关心孩子的说辞,这句话的上一句,有约定成俗的“无欲则刚”,“无欲则刚”出自《论语》,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没有欲望,无欲无求的话,就会像千仞峭壁一样巍然屹立,刚强不阿。这样没有欲望的人虽然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但总觉得会失去很多做人的乐趣。这样顺其自然的父母不会有多少焦虑,但也不会有多少喜悦和激动。

任何情感,都会有一个距离和边界,那是因为情感寄居于身体,又或者是困于身体之内,永远没有真实的感同身受,永远也没有合二为一。两个个体之间的情感,近贴一肤,远望一心。既然做不到感同身受,又何以能真知,想我所想,爱我所爱,恶我所恶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做为一个女性,一个母亲,自从孕育生命开始,人类最高尚最伟大的最无私的情感便同时开始充盈胸间。对孩子“关心则乱”,对父母来说,尤其是母亲来说,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但是,任何情感超出了舒适的界限,那就是意味着一种束缚,过度的母爱更是一种披着神圣以爱之名的束缚,无力反抗时,默默承受,等有能力反抗时,可能就是加倍补偿。

年初发生的一件沸沸扬扬的北大学生弑母案,关于谢宇的作案动机专家有过分析,从母亲生前清高自重的品性来对比吴谢宇在弑母后,立即做得两件事,骗钱、与性工作者交往来看,这算不算是谢宇对母亲生前坚持的信仰的全盘否定,这是不是对长久束缚在母亲道德约束下的纯粹发泄。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有来自父母的约束,都有他们深深的焦虑,父母越焦虑,就越想改变孩子,因为对改变孩子的无能为力,或收效甚微,父母也会越焦虑,这时,焦虑就上升到了痛苦,这时,就是恨自己了。能解开痛苦的源头的人,也不是孩子了,只能是自己了。

教育孩子,要求孩子控制自己本能,最好按照行之有效的一套来做,从某种意义来说,对孩子而言,就是与自己作对。而父母教育孩子,就是父母与自己作对。真正的教育是以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首先,父母得自己先成为一棵能摇动的大树,一朵飘逸的云,一个有趣的灵魂。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在孩子刚出生时至一岁之前,他是没有“我”、“别人”区别意识的,他就会以为和妈妈是一体的,这种心理会让他获得安全感,直到,孩子学会了走路,开始对世界探索时,与妈妈的个体区分认识会让他产生焦虑,但是能自主支配身体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战胜了与妈妈分离的焦虑,进而能独立的玩耍。

每一个父母看到孩子能开始独立的玩耍时,都会欣喜,因为那是代表孩子心理成长的里程碑事件,当孩子能独立做判断时,我们也应该欣喜万分,因为那是代表孩子的心智已经趋向成熟,而我们父母应该做的是,是不是有教给孩子是非判断的标准,或者引导孩子探索答案的勇气。

我们应该认识到,父母的焦虑,本身而言并不是一种病态,这是父母设想子女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时,采取的一种必要而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准备。正常水平的焦虑能让父母保持对子女的关注和爱护,这是好的一面,毕竟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总有一些磕磕碰碰。

如果要用什么来形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以下这首诗说得再合适不过,愿所有父母都能射出又快又远的箭,愿所有孩子都能享受飞翔的乐趣。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论孩子 ——纪伯伦《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