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焦虑是掉入了家长陷阱,为成绩着急,不如培养孩子的核心能力
周末聚会,朋友乐乐一进来就抱怨:“儿子一开学,我从早上就开始头大,三番五次才能把他喊起床,回家从不主动写作业,好不容易催他去写了,又敷衍了事不认真。这孩子学习这么不上心,长大了可怎么办呢?真愁死我了。”
在这个焦虑的时代,想过不焦虑的人生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尤其家有学生的父母,似乎一睁开眼睛,就被焦虑所包裹。但《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教的最重要的事》一书却指出:父母之所以焦虑,是掉入了家长陷阱,在家庭教育中弃本逐末的缘故。
《让孩子学会思考》指导我们通过重视思考能力这一最重要的能力,一步步培养出信心十足、独立自强和勤于思考的孩子,进而摆脱父母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作者达琳·斯威特兰是执业临床心理医生,有20余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经验,在对有社交、学习和情感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方面极负盛名。第二作者罗恩·施托尔伯格也是执业临床心理医生,亚莱恩国际大学副教授。
这篇文章中,我会从什么是家长陷阱、对孩子有什么危害、如何摆脱三个方面分享本书的内容。
一、什么是家长陷阱?《让孩子学会思考:家长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指出了五种常见的家长陷阱。
01.解救陷阱
下列情形你是否中过招呢?
孩子打电话说忘了带作业,你不管再忙,也会立刻送过去。孩子被老师冤枉,你不由自主地打电话去解释。孩子和好朋友闹了别扭,你亲自请孩子的朋友一起吃饭,调解矛盾,帮他们重归于好。这就是解救陷阱,看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一看到孩子陷入困境,马上出头去替孩子解决问题。
02.火速陷阱
陷入火速陷阱的家长听到孩子的需求,不管是否合理,不管自己是否方便,都会刻不容缓地去满足。如:
孩子想去奶奶家,爸爸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送他。孩子说有道题不会,妈妈马上关火暂停做饭,跑去给他讲题。孩子喜欢某明星同款衣服,父母专程去十里开外的专柜给他买。03.压力陷阱
你英语比班上第一名低了8分呢,给你报个辅导班吧。隔壁花花4岁就开始学钢琴了,你已经晚了一年,得加倍努力练习才能赶上。妈妈给你办个大型生日聚会,你把班上所有同学都邀请来,趁此机会和他们交朋友。经常说这类话的父母,就是陷入了压力陷阱。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孩子正处于哪个发展阶段、也不管孩子的能力、性格、意愿如何,不顾一切地推着孩子向前冲,逼迫孩子向着“优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不在乎孩子的心理状态和承受能力。
04.给予陷阱
同学都有手机了?那没问题,给你也买。女孩子就得多买点衣服,穿得漂漂亮亮的才讨人喜欢。儿子,想要什么东西给爸说,学习你得自己学,但物质上我们不会让你受苦。现今的家长很多都会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不给孩子自己思考如何获取的机会,实际上是掉入了给予陷阱。
05.负罪陷阱
孩子小的时候,我忙着工作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对不起孩子。早上没预计到路上堵车,出门太晚害孩子迟到被老师骂,他心里肯定很难受,都怪我。家里经济条件比不上其他人,在很多方面都亏欠了孩子。这是负罪陷阱,父母因为内心的负罪感和不安感,很容易为了弥补孩子而做出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行动。
二、为什么家长陷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01.过度的代劳包办,错过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失去发展能力的机会。
孩子的一生中,有一个快速学会某种技能的关键时期,只要有锻炼机会,就能迅速学会,因为在这个关键期,大脑的神经突触飞速增长,突触之间负责信息传递和处理功能的连接会因为得到刺激而得到加强。某种技能被练习的次数越多,大脑在这方面会得到正强化,发展就越充分,从未得到刺激强化的突触却会逐渐萎缩消失。所以过度的解救不利于孩子大脑的发育。
孩子能力的发展是以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大脑的丰富程度相关的,因此,父母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困难是十分必要的,认真思考尝试解决问题,不断试错,改正错误,承担责任,就是给孩子提供了锻炼大脑,发展能力的机会。
02.高密度的学习安排,会打乱孩子内在的发展规律。
孩子的大脑发育、思维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经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发展出进入下个阶段必备的各项能力,才能顺利地迈入下一个阶段。如果家长陷入压力陷阱,盲目比较,只顾催着孩子往前走,不理会他目前的发展状况,孩子就会感受到超出自己承受能力之外的压力,无所适从,反而欲速则不达,打乱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奏,无异于拔苗助长。
现在学生厌学的比比皆是,普遍缺乏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家庭和学校的压力陷阱是主要诱因。
03.即刻满足会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其养成依赖的习惯。
科技的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孩子们失去了等待的耐心,任何事都想即刻得到满足。发出一条信息,渴望对方秒回;看到一个问题,就想立即拿到答案;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打电话向父母求救。还有数不胜数的网站和APP等着提供帮助,几乎所有问题都能轻松解决,这让孩子们错以为生活很容易,根本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和付出努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父母再对孩子有求必应,同时被过量的物质满足所淹没,孩子在享受便捷的过程中会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变得越来越有依赖性。
三、如何走出家长陷阱,彻底摆脱焦虑?01.父母自己要学习延迟满足,不要期望孩子教育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仅是孩子,我们大人也在无意中养成了即刻满足的习惯,刚对孩子有所付出,就想马上看到成果。如果自己的期许不能很快得到确定的回应,就会内心慌张,焦虑不安。
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春天播种秋天收获的事业,今天撒下种子,明天就收获丰硕果实额渴望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不能因为种子还没有发芽而深陷焦虑苦闷中,顾不上去除草浇水。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只能耐心耕耘,莫问收获,否则凭空增添苦恼焦躁,有害无益。
02.重视核心能力的培养,把握家庭教育的实质。
父母的焦虑,归根结底就是想让孩子以后能取得成功,过上幸福的生活。那什么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特质呢?《让孩子学会思考》的作者询问了美国各地的老师,他们公认的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勇于承担责任等。
华裔加拿大作家黛西也曾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义务,那就是长成一个自由独立的人,然后好好去体验他的人生。
从这个角度看,孩子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的能力等这些隐性指标都比眼前能看得见的成绩更重要。
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独立自信、乐观向上,能自由体验人生的人,我们不能光盯着成绩,而要帮助孩子发展出能迁移到不同领域基础能力,培养未来成功所必备的素质。
03.转换思维,从“命令孩子必须怎样”转变为“你自己决定怎么做”。
父母对孩子爱之深,责之切,无比渴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更优秀,所以看到的都是有待改进的部分:
“看看都几点了?快去做作业。”“需要洗的衣服放在洗衣机里,都说过多少次了就不听。”“做作业时应该专心,不能玩手机。”关心则乱,如果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改变孩子身上,而他无动于衷,你自然会焦虑烦躁。
不如试试正面管教的建议,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不再命令孩子做什么,而是强调你将会怎么做。
“如果你在作业方面需要我帮忙,十点以前来找我,十点以后,我不会再帮你了。”“如果你不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导致校服没被洗,你自己想办法,我不会再专门洗一次。”“再看到你写作业时玩手机,我会把手机收走一个星期。”在一段关系中,只要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也必然会随之改变。你一心想着改变孩子,他会排斥,反感,不配合。不如先改变自己,等他承担了后果,自然会改变。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孩子是最差的解释者,却是最好的感受者。”
当父母焦虑不堪时,孩子也会感染到这份焦灼,而当孩子内心充斥着焦躁不安时,又怎么能够专心于学习和成长呢?我们希望孩子能长成独立自信、善于思考、乐观向上的样子,那我们自己首先得像《让孩子学会思考》所说的那样,走出家长陷阱,摆脱焦虑,努力成为勤于思考,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给孩子做好榜样。当我们心怀着付出就有收获的笃定,但问耕耘时,孩子也必然能感受到我们的鼓舞,勇敢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拓展阅读】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让他们未来更有竞争力?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有什么看法呢?写在评论区,和更多的父母一起讨论吧!我是一名中学教师,两个孩子的妈妈,亲子阅读践行者,热爱读书,热衷分享儿童教育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糖果妈妈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