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做你的孩子了”| 国式父母焦虑背后带给孩子痛的深渊
现在孩子在读小学或者初中的父母,基本上是出生在70和80年代的人。那个年代父母的教育特色就是“你不如谁谁家的孩子”。
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父母这样奚落、责骂的声音长大。有的在这种声音下变得优秀,出人头地。有的变得颓废,沦落为路人。
《少年说》里面,一个叫袁璟颐的姑娘对妈妈的控诉,让很多人留下了无奈和悔恨的眼泪。小姑娘站在天台上,声泪俱下地说,“你能不能别总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为什么不看一下?”
而妈妈面对她的哭泣,并不觉得自己有错,说“当你很强的时候,我觉得我要拍一下你。而你很弱的时候,我要推你一把”。
可能父母的概念中,是希望孩子不骄不躁。但是最后却让孩子失去了自我,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即使成功了,也是小心翼翼的活着。
在孩子成长的教育路上,父母希望孩子好,孩子最后却变得焦虑、抑郁,甚至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焦虑下,父母和孩子是什么样的感受有一种爱,叫做“激将法”的打压
激将法,我们都知道,是用来故意打压一个人,表现出看不起对方的样子,其实内心更多的想法是想激起对方的斗志,变成更优秀的人。
家长用“激将法”来打压式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道理,希望孩子能够争口气,赶上甚至超越那个“别人家的好孩子”。
有一次宋丹丹和儿子巴图参加了《向往的生活》,节目需要在一个农村山庄里自给自足生存几天,看看个人的生活能力表现。
当巴图手忙脚乱的生火帮忙煮鸡蛋的时候,宋丹丹看不下去了,在一边奚落他,“我生了一个废物,啥也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我想,没有母亲真心愿意这样形容孩子的,只是用这种自嘲式的打压,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苦心,为孩子提前铺垫“不好”的台阶。
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句话意味着什么?自己在妈妈的眼中竟然如此不堪,连一点价值体现都没有。
有一种认知,学习不好等价于人生失败
父母对孩子表现出来的焦虑,是害怕学习成绩不好,将来考不上好的大学,找不到好的工作,没有出息,不能为父母脸上“争光”,让别人瞧不起等等。
《银河补习班》主任,办公室里有着一面让他骄傲的“状元墙”,上面名列着学校有多少孩子考上了清华北大,开启了荣耀的未来。
可是当他的孩子考上清华,却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让他雷霆大怒,关上门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哪怕那个孩子哭得如同一个小孩一样。那是一扇关上了孩子在父亲心中通往未来的大门。
于是,孩子选择了跳河自杀。虽然被抢救上来,但是也留下了后遗症,变得疯疯癫癫。让他变得如此模样的,不只是考试失败,还有内心压抑下的焦虑。
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不惜背负“重押”
最近网络上一个名校大学生的妈妈比较火,不单是因为她的孩子考上了名校,更多的是她在某软件上开立了一个补习班的群,年收人均9980元。
并且直接对想要参加的家长提出来三点:一、不开发票。二、中途不退费。三、不包成绩。可以说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即使面对如此高昂的学费,依然有家长买账。除了希望孩子更好,内心也折射出不相信孩子凭自己的能力考上名校的心态。
更让人深思的是,有家长留言:“已缴费,希望女儿以后也能考上名牌大学,全家就靠她了”。
这个母亲内心焦虑的背后,是“押宝”式的对孩子教育投资,希望或者一定要孩子考上名校,改变家族的命运。
同样的方法,为什么孩子无法承受?
最近一部电视剧特别的火热,名字是《小欢喜》,很多家长更是在其中找到了自己家庭教育的原型,甚至是一模一样的故事在上演。
里面一个学生叫乔英子,她本身学习成绩很好,完全可以被称之为学霸了。但是,陶虹扮演的母亲宋倩,不断地在要求女儿变得更好一点,有更多的进步。这一点,如同很多国式父母对孩子的期盼如出一辙。
宋倩就是希望英子能够“一考定终身,从此出人头地,生活无忧无虑”,但是这种爱的焦虑并没有被女儿理解,反而最后变成了“我就是想要逃离你”的河边自杀行为。可以说孩子很累,很压抑,妈妈的心也在流血。
“我们成长的时候,也是不断地受到父母的苛责,才有了后来的学习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稍微管一下,就变得歇斯底里,甚至抑郁了”一个家长和我聊天的时候问道。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答。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成长的感受。我们小时候“能疯能玩”,并不是一定要考上名校才能生存,何况再大的委屈,几个小伙伴一起玩上半天,压力也释放出去了。
而现在孩子们基本都是不断地应付着各种培训班,各种考试,压力等级是我们当初的很多倍。但是,朋友却少了很多,尤其是独生子的困惑,没有地方诉说,只能在不断地压力下,体会着内心变得脆弱的煎熬。
家长如何应对内心的焦虑“你不好好读书,将来考不上大学,你就等着到工地搬砖,做生产线工人吧”这样的话语会出自每一位焦虑孩子未来的父母口中。
焦虑,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的心理障碍了,而是逐渐流行于很多家庭,就像我们的感冒一样,说来就来。尤其是在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瞬间内心就产生了。
1994 年,心理学家Freeston 等人提出了“无法容忍不确定的程度”(the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简称 IU)的概念,它被认为影响着“不确定”和“担心/焦虑”之间的相互关系,被用来衡量我们对不确定的容忍度——对于我们所不能掌握的未来,不确定性越大时,我们的焦虑等级就越高。
家长如何更好的去面对焦虑,引导孩子,而不是责骂孩子,要做到三点:
1、正面焦虑,而不是恐惧或者放大焦虑
家长定位孩子学习不好,就意味着将来会成为一个无用的人。这种想法,很多是来自于自己过往的经历感受。
因为孩子现在学习不好,担忧未来会被社会淘汰,所以产生了焦虑。这是正常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变得更好。
但是无限制的拿自己过往的失败套在孩子身上,怀疑孩子的能力,甚至贴上“无能”的标签,这就是过度焦虑下,产生对孩子未知未来的恐惧。
真正应该做的是,相信孩子,并正确引导孩子。当孩子的数学不好的时候,并不一定需要补习数学的课程,有可能是孩子思维理解能力不行,他都读不懂题目。
所以,请平静的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们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样的未来,他们的认知困惑是什么,而不是一定要以考上名校为人生唯一出路。
2、转化焦虑,让孩子感受真实生活更有说服力
我在读高中之前,初中的学习生涯基本上是“应付”的心态,我不喜欢读书,就想要早点工作,赚钱,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
有一次放暑假,妈妈要我陪她一起在市场卖点东西。炎热的天气,看着那么多人过来询问不买,我第一次觉得生活并不是想象的那样。
妈妈问我,你现在长大了,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了,以后你想要做什么样的工作?
我说当然是坐在办公室里了,当个设计师之类的,多神气。妈妈看着我,只说了一句“想要在办公室里享受工作,就得考上大学。你现在高中都不想读,将来只能像我一样卖地摊货”。
那句话,没有责骂,没有数落,甚至不带一点儿“不争气”的情绪。却让我清晰的知道了自己应该干什么。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督促,我变得勤奋学习,如愿上了大学,父母很开心。
所以,家长在自我内心焦虑孩子未来的时候,与其和孩子之间有争吵,不如让孩子体验生活。那份艰辛,并不是父母在夸大其词,而是的确存在着。
3、释放焦虑,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来影响孩子
情绪是会传染的,家长有了焦虑的情绪后,即使再控制,也会无意间通过话语、眼神、神态等行为传递给孩子。
那么,家长有焦虑,孩子有焦虑。这两个情绪混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无法确定。所以,家长要学会释放自己的焦虑。
释放焦虑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运动方式-跑步,或者爬山、钓鱼、读书、看电影等。
放下心中的担忧,并不是每个周末都需要孩子坐在书桌前一整天学习着。在爬山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会有更多的话题,更多的磨炼自我意志力的机会。
当孩子看到父母面对困难的时候,那份坚强,那份从容,孩子也会变得勇敢面对自己的学业。
不是必须要具备“一考定终身”的压力才一定会考上名校,正确的看待自我更重要。就像《银河补习班》里,邓超扮演的父亲对儿子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结尾的话:我们能给孩子的不只是给他好的读书条件,更应该是教会他怎么看待生活,怎么接受失败。人生中,会遇到很多坎坷和挫折,如果“输不起”,即使现在能考高分,以后的人生路,又如何保证会一直都是赢家。
放下我们的焦虑吧,这只会让孩子变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读书到底是为了谁,将来更不知道选择的专业是什么。不要把孩子的读书变成父母的读书,更不要把孩子的未来变成我们没有实现的梦想的延续。
孩子一生的路很长,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勇敢面对自己的未来,用自信和阳光为自己的未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