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唱反调不听话?心理学家:他们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我朋友是个幼师。前几天,她跟我分享起自己在幼儿园教孩子时,遇到的一些趣事。
其中小孩不听话这件事让我很有感触:
那天,朋友拿着一束花来到班级,让一个小朋友描述一下它。小朋友说“漂亮的花朵”。
朋友让他用不同的词语再描述一下,小朋友还是说“漂亮的花朵”。连续几次,让他用不同的词语描述后,小朋友直接愣住了。
紧接着,朋友又说,“这朵花美丽吗?”小朋友说,“美丽,美丽的花朵。”
朋友:“那你用不同的词再描述一下这朵花”,小朋友“美丽的花朵”……
这个乌龙让朋友感到很无奈,回家苦想了一晚上:为什么小朋友听不懂我的话?
第二天她又观察了小朋友们一天,发现小朋友根本就不明白,“不 同 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相信这是很多父母都有的困惑,比如,你给他们一对五颜六色的卡片,跟他们说找出红色的卡片,绿色的卡片,他们可以很快的接受你的指令。可如果你跟他们说找出跟红色不同的卡片,他们就做不到了!
成人的世界呆的太久,我们总会习惯性的用成年人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当得不到孩子们的反馈时,又会反过来责骂孩子。
可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孩子们是否能够明白我们在说什么。
来自美国印第安那大学的儿童行为专家NELSON教授告诉我们,1~2岁左右的孩子对词汇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有限。
他们基本听不懂道理,就算听懂了,也记不住。
比如,你跟他说,“等下有小朋友过来玩,你要学会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哦。”
孩子知道要听妈妈的话,所以他答应了你,可等到小朋友来了,他们还是会因为抢玩具打起来。
为什么?因为他跟本就不知道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是什么意思,也记不住这是这件事了。
孩子只会认为“让别人分享我的玩具?你疯了吧!我怎么没看到你让别人分享你的东西呢?”
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1)不要急着给孩子制定规则面对常见的抢玩具行为,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前把孩子最喜欢的,容易引起纠纷的玩具收起来,而不是强行将糖摆在孩子面前,又不给他吃。
以最高的成人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现实又无理取闹的。
建议:给孩子立规矩时,父母应该以行为取代语言。
比如只在吃饭的时候将孩子抱到餐桌旁,吃完饭就带他们离开,他就会明白这里是吃饭的而不是玩耍的。
还有一些孩子会动手打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这个时候,你应该也轻轻拍打孩子的手心,告诉他“你打人的时候,别人也像你这样疼哦”,那么孩子就会明白不能打人。
如果你只是笑嘻嘻的逗她,他们会以为这是好玩;如果你只是严厉的训斥他,也能达到效果,但是他们不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要骂自己,甚至有可能对爸爸妈妈产生憎恶和恐惧。因为以他的理解能力,对他好的就是天使,不好的就是恶魔。
2)确保传达孩子能听懂的语言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爸爸妈妈,在小孩乱跑的时候,大声地在后面喊:“你这样会被车撞到,很危险!”“要我讲几次你才懂呀!不准跑。”
那么,这些三岁孩子的脑袋中,他真的理解“被车撞到”、“危险”、“懂”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概念吗?等到大人上前一手抓住孩子,另一手打下去的时候,孩子甚至还不明白他为什么被打。
所以,如果你想阻止他做什么事,还不如简单地告诉他:“不行!”并且重复几次——因为我们不敢确定你说一次孩子就听清楚了。要想效果再好一些,你可以找到另外一件孩子可以做的事,转移他的注意力,并满足他想找点乐子的愿望。
3)帮助孩子将“认知”与“行为”相连接比如下面这个场景:
到点睡觉了,可孩子还在看《小猪佩奇》。你跟他说只能再看三集,可是三集结束他也没有要去睡觉的意思。这时候你强行关掉电视机,小孩子就开始哭闹。
你很疑惑,为什么人家的小孩就能乖乖去睡觉呢?
其实这跟孩子的认知与行为分离有关,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 1896-1980),认为三岁以前的孩子处于“pre-logical 前逻辑时期”,他们的“知道”与“行为”是分离的。
这就需要父母去引导他们将“认知”与“行为”相连接。
一开始,小孩或许根本就不明白,“一集”到底是什么概念。这就需要父母每放完一集就跟他强调一次“一集结束了哦,还剩两集”;“两集结束了哦,还剩一集”;“三集看完了,要睡觉啦”。
这时候孩子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别急着发火,可以耐心的再陪他们一会儿:“四集了哦,得去睡觉了”“五集了,该睡觉咯”……多坚持几次,那么孩子就会明白一集是什么意思。
下一次,当你说看完三集睡觉的时候,他就会乖乖去睡觉了;或者他会跟你协商,看完五集行不行,然后在第五集结束时去睡觉。
宝贝们的世界有时就是这么简单,他们的不听话有时只是因为听不懂。
我们在跟他们交流的时候,应该尽量将长句变成多个短句,方便他们处理和理解。对于重要的信息,要多些耐心,用适当的停顿和问问题来确保孩子的确理解了。和孩子沟通时,要确保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才开始说话。
只有你懂得他们的奇奇怪怪,他们才会对你可可爱爱。
最劲爆文
换个洗发水,女友就发现我出轨了!第六感其实都来自罗卡定律
幼儿园虐童事件屡禁不止,幼儿教师仅仅是心理变态吗?家长请进
分析别人头头是道,轮到自己一塌糊涂——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
在吼叫&责骂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多可怕?家长想都想不到
心理学:孩子经常哭闹怎么办?你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警惕这些“老好人”,他们的隐形攻击最为可怕
点个关注,跟我一起,每日趣看心理看八卦,学习心理干货。
相关文章
- 心理学家说,这7个迹象说明你把孩子抚养得很好
- 孩子的玩具不要超过5个?心理学家说出的3点危害,值得家长深思
- 说再多都听不进去?心理学家:和孩子沟通要讲究“话术”
- 1岁内宝宝喜欢的3个“坏”习惯,求爸妈别逼孩子改正!心理学家说
- 妈妈总是当孩子面抱怨付出太多心血却得不到回报,心理学家怎么说
- 小孩子喜欢乱扔东西怎么说都没用?试试这两个心理学家的方法
- 想让孩子考96分,结果孩子考了69分,什么原因,心理学家这么说
- 积极心理学家:听到孩子说开心事,欢呼“太好了”能让孩子更幸福
- 老师怀疑孩子多动症,心理学家说:孩子这些行为是聪明的表现
-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说,孩子的不正确模仿,很可能造成性格缺陷
- 心理学家剖析:7种摧毁孩子自信和自尊的错误行为
- 心理学家告诉你,教育孩子,学会这招就够了
- 心理学家李玫瑾:孩子被欺负时,“打回去”学会自我保护很重要
- 心理学家表明:孩子6岁后,这三个方面讲道理没用,强权控制才行
-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夸奖孩子聪明,夸孩子要这样
- 心理学家:学会做权威型父母,三步改造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微环境
- 心理学家:孩子分离时哭闹很正常,但这种情况除外
- 心理学家:孩子若屡教不改,宝妈别着急生气,该解下“超限效应”
- 心理学家:孩子黏人很正常,出现这些行为时,家长须谨慎
- 心理学家:焦虑是扰乱孩子成长节奏的最大杀手,父母别不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