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积极心理学家:听到孩子说开心事,欢呼“太好了”能让孩子更幸福

2022-02-05 09:19:22孕产
我小孩每天一回到家,就会蹦哒蹦哒地跑过来跟我说起学校里的事。如果遇到的是让人难过的事,我会抱抱她表以安慰。而如果是有什么开心的事,不管大小,我都会很兴奋地说一句“太好了!”、“真是很棒的日子啊!”等作回应。

我小孩每天一回到家,就会蹦哒蹦哒地跑过来跟我说起学校里的事。如果遇到的是让人难过的事,我会抱抱她表以安慰。而如果是有什么开心的事,不管大小,我都会很兴奋地说一句“太好了!”、“真是很棒的日子啊!”等作回应。

事实上,日本积极心理学学校校长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就引用一项心理学研究指出,“听到开心事的时候,说‘太好了’,每天坚持做三次积极建设性反应,幸福度会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降低。”这是为什么呢?

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一、什么时候跟孩子聊起开心事?

我们在开篇中说了,当我们听到孩子说起开心事时,多作积极建设性反应,孩子的幸福度会得以提高。至于什么是积极建设性反应,我将在后文中提及。这部分首先跟大家聊聊信息获取的时间问题。即:孩子平常课业繁重,我们在什么跟孩子聊起开心事,继而很兴奋地作出积极建设性反应才比较合适?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刚放学时”和“晚饭后”两个时间段跟孩子聊起开心事:

刚放学时

想必每次放学后去接小孩的父母都会发现,从老远的地方就能听到校门口前的人声鼎沸。孩子们攒了一整天的话似乎在放学铃声一拉响的那刻,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爸爸妈妈分享。但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在孩子噼里啪啦说了一通之后,随便嗯嗯两句应付了事,接着就开始了常年不变的发问,“今天老师讲了哪些内容?”、“今天布置了什么作业?”,有的甚至会见缝插针地向孩子提问课本内容。这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孩子们的分享欲望。

相反,如果我们在刚放学时就主动地问起孩子,当天在学校里有没有遇到什么开心事,一来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心。让他们知道,比起课业,父母会先把他们在学校里过得开不开心放在首位。二来刚放学时,孩子对当天学校生活的印象还很深,对遇到了哪些人和事的记忆也比较完整,孩子也会因此说得比较多。这能够让我们对孩子的学校生活有更全面的了解。

图/ 来源网络,侵权删

晚饭后

之所以说晚饭后跟孩子聊开心事也比较合适,则是从健康角度考虑的。家庭医生在线网就曾撰文指出,“饭后不宜立即看书。这会使血液集中于大脑,从而导致消化系统血液量相对减少,不利于充分吸收营养。”

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一放学或晚饭后就跟我们分享的习惯,我们应该鼓励并让他们继续保持。切忌因为孩子总是说些在我们看来鸡毛蒜皮的事情,就觉得不耐烦,而不让孩子说下去。

如果孩子还没养成向我们分享开心事的习惯,我们不妨在上述的两个时间段里做有意识的引导,打开孩子的话匣子。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对他们的学校生活有强烈兴趣,继而有意愿跟我们分享。

图/ 来源网络,侵权删

二、在孩子说起开心事时积极回应,有什么好处?

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指出,要建立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务必记住三个关键词,“陪伴”、“尊重”与“信任”。

而在听到孩子向我们说起开心事时积极回应,就能很好地做到以上三点:

陪伴

我们都明白,“陪伴”与“陪着”是两种亲子互动。有些父母即使就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玩,陪着孩子做作业,孩子还是觉得父母不重视他们。这是因为有些父母只做到了身体上的陪着,却未做到从心理上的陪伴。而如果我们能在孩子的分享过后积极回应,实则是在向孩子表态,我们有在认真地倾听他们说话,并且为他们遇到的开心而激动兴奋,这会让孩子的快乐感加倍。

尊重

有些父母以为给孩子买漂亮的衣服、新潮的玩具等物质,就是在向孩子表达尊重和爱。这种做法完全是把成人间拉关系的那一套,用在了养儿育女这件事情上。但其实,孩子即使收到再昂贵的衣服、再高大上的玩具,他们当下内心里产生的那一点点兴奋,都会在父母对他们爱理不理的时候打回原形。不要把小孩想得太复杂,有时候只要我们能够做到从工作电脑前暂时挪开,从刷微信逛淘宝的手机屏幕上稍稍抬起头来,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完整地耐心地听完孩子向我们分享的快乐,就是在表达对孩子的尊重,能够很好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关系中的价值。久世浩司曾一针见血,“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处感受到尊重,那是因为父母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轻视或忽视了孩子的存在。”

图/ 来源网络,侵权删

信任

此处所说的“信任”,是指我们不要质疑孩子情绪的真实性。什么意思呢?

这里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女儿有一次在美术课上画了一幅非常棒的画,受到了老师很高的评价。她那天回家后拿着画很高兴地跟我们说起这件事,但是我和她爸在看到画的当下,却没有选择相信她,甚至很严肃地问她到底有没有拿了别人的画来谎称是自己的作品,反反复复地问了将近半个小时。因为那幅画画得确实非常棒,在她那个年龄段应该说是不大可能做到的。后来女儿被我们问得委屈极了,回到房间里自己哭了起来。第二天我特意为这事问了班上的美术老师。老师说画是当堂作业,她是亲眼看着我女儿画出那幅画的,所以根本不存在盗用和撒谎。

这件事给我的触动很大。当孩子向我们说起一些开心事时,别急着质疑,而应该尝试去相信孩子并顺势给出积极的回应。这种对孩子的信任,才能鼓励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原有的水准,并勇于提升自我,而不是在父母的质疑声中自卑得止步不前。

三、当孩子跟我们说起开心事时,我们怎样恰当地做积极建设性反应?

在前文,我们提到,“一项心理学研究表明,听到开心事的时候,说‘太好了’,每天坚持做三次积极建设性反应,幸福度会提高,抑郁症的发病率也会降低。”

事实上,在听到孩子跟我们说开心事的时候,回应“太好了!”只是一个举例。并非说只有“太好了”三个字能对幸福度的提高有所作用。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跟孩子说其他的内容。但具体可以说哪些内容,以及应该怎么说呢?

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列举了人在听到喜讯时的四种常见反应:“积极建设性反应”、“消极建设性反应”、“积极否定反应”和“消极否定反应”。下面就拿刚才我女儿向我们展示画作的事为例,一一分析:

积极建设性反应是,很兴奋地说,“哇,太好了!让妈妈仔细看看你的画,你是怎么画出这么棒的画作的呢?”后续还可以带孩子出去吃一顿、让孩子上感兴趣的绘画班等作为奖励。

消极建设性反应是,语气冷淡,就只像讨论当天的天气,说“哦,是吗?”然后对话戛然而止,后续也没有其他任何表示。 积极否定反应,则如同我那时的错误。虽然不是消极的“哦,是吗?”式的敷衍了事,但反应的积极角度却跑偏了。不是积极地回应孩子的开心,相反是积极地否定孩子、质疑孩子:“真的吗?这是你画的?你不会是盗用了其他同学的画说是自己的吧?”

消极否定反应,则是最糟糕的一种情况。它是直接忽略孩子的话,反而转向其他的话题,比如没有顺着孩子所说的事情做任何表态,反而是问学校作业、当天上了什么课等其他话题。

想必在对比上述的四种反应之后,你会很清楚地了解,积极建设性反应是回应孩子说起开心事后的最佳表态。也就是说,我们在回应孩子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后三种反应,而要多作积极建设性反应。

当然,就像我在上文中提及的,听到孩子说开心事时,说“太好了”只是积极建设性反应的其中一种。具体话语应该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具体反应。但基本上,“积极建设性反应”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个要点:

①反应要及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尽量在孩子跟我们说开心事的当下,就马上做出积极建设性反应,而不要以工作还没做完、微信还没聊完等理由让孩子“先等等”。否则,即使后来我们展示出为孩子的开心而开心,孩子也会觉得父母没有把自己放在生活的优先级,就不怎么开心了。

②顺着孩子的话聊下去。如果一时想不出如何回应孩子,可以重复一遍孩子的话,然后在句末加上“太好了!”等感叹词表达喜悦,比如说“你这次数学测验拿到了100分,真是太好了!”

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③对孩子提及的开心事多作正面评价。比如孩子被学校老师选为晚会节目的领舞,正面评价就是“哇,你可以在全校小朋友面前展示你的舞姿呢,太好了!”。而如果你确实对孩子能否兼顾学习和课外活动有所顾虑,你就可以说,“你能够在全校小朋友面前展示你的舞姿,真是太好了!妈妈相信你也能平衡做作业和排练节目的时间,做到学习和表演两不误的!加油!”把顾虑转成鼓励,实际上也是正面评价的一种。

④反应要真诚。有的时候,孩子的开心是很单纯很浅薄的。就比如我小孩,在逛商场时听到了一首歌,也会因为自己能跟着哼唱几句而开心。但实话实说,她唱得不怎样,而且跑调很严重。所以,我不会违心地表现得太高兴,甚至盛赞她是天籁之音。而是会选择我女儿跟着哼唱这件事中的可取部分,做真诚地反应,比如为她能够记起歌名、会唱歌词里的某些生僻字而高兴。别看孩子小,其实父母的反应是否真诚,他们是能够感受得到的。如果我们的反应不够真诚,那么反应就是无效的。孩子不会从中得到任何幸福感,相反会觉得父母在欺骗他们,得不偿失。

图/来源网络,侵权删

⑤反应不需要过长。不是说当孩子跟我们说了开心事后,做出积极建设性反应的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久世浩司在《抗压力·亲子篇》中就指出,“父母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有时,反复体验某种简单、短暂的积极交往方式,就能创造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孩子因为某件事而难过得哭泣时,父母们会习惯性地停下手上的工作去哄,去安慰孩子。但如果孩子说的是一件开心事时,很多父母却不以为意,有的甚至认为对孩子提及的开心事表现得太过激动,容易让孩子将来一遇到小小成功就骄傲自满。

实则不然。

心理学研究早就表明,“决定一段关系好坏的是当听到对方的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时你如何反应。”所以,当孩子兴高采烈地向我们报喜的时候,不妨抛开所有质疑和顾虑,先全心全意地替孩子高兴,为他们的喜悦喝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