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熊”不“熊”,敏感期说得算。“熊”多久,家长说得算

2022-02-12 22:19:26孕产
他们作妖、闯祸,劣迹简直罄竹难书: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乱按电梯、摔坏别人的物品…只为看看是否会流产;还会从高楼上抛下重物,只是好奇那东西会摔成什么样子;更会仅仅出于玩闹心理,向高速行驶的车辆扔石子。

我们身边有个物种叫做“熊孩子”。

他们作妖、闯祸,劣迹简直罄竹难书:

比如,在公共场合大吵大闹、乱按电梯、摔坏别人的物品……但这些还只算是“小打小闹”。他们甚至会去撞孕妇,只为看看是否会流产;还会从高楼上抛下重物,只是好奇那东西会摔成什么样子;更会仅仅出于玩闹心理,向高速行驶的车辆扔石子……

孩子们的这些表现“熊”味十足,全然不顾后果有多严重。

有人说,孩子“熊”,是因为家长“熊”。这就冤枉人了。大多数家长素质不低,三观正、品行端,育儿知识储备也足够。可不论他们的孩子多么乖巧可爱,几乎都会在某一天,忽然变“熊”。

于是,家长们百思不得其解,深深地陷入了怀疑和自我怀疑之中: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的教育方式出了什么问题?《儿童成长敏感期指南》一书告诉你,孩子不是“熊”,他们只是在经历成长的敏感期。

其实,很多家长都知道“敏感期”,但是,敏感期的数量、到来时间、应对方法却少有人系统了解。而这本《儿童成长敏感期指南》详细讲解了,孩子成长要经历的九大敏感期。这九大敏感期接踵而来,还存在交叉和重叠。本书按照年龄和表现详细划分,用了26个章节细细讲解。我们翻阅时,就像按照索引查字典一样清晰。

作者李芷怡,是一位有着多年蒙氏教育经验的教学专家。她曾赴美国进修,并在美国多个一线城市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培训工作。她用丰富的育儿知识和经验,通过《儿童成长敏感期指南》这本书告家长们:

孩子们在特定的年龄,都会变“熊”。但“熊”多久,家长说了算!

01 让你越来越无法慈爱的小恶魔

孩子年龄渐长,大脑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各个敏感期也会相继到来。他们会有相应的行为表现,也有相应的内容需要学习。

比如,孩子出现爱吃手、喜欢往嘴里塞东西、总问为什么、执着事物的完整性等表现时,就算进入相应敏感期了。

一些小问题家长还都能容忍。但是,总有些事情会让家长们抓狂:

比如,孩子迷恋噪音。总推着椅子走来走去,楼下的邻居忍无可忍,多次找上家门;他还爱挠家里的所有玻璃,那声音让你牙根发麻,浑身发紧;各种大呼小叫更是日常操作,直喊到你要发疯……可是不管怎么制止,孩子都充耳不闻,依然故我。

孩子如此之熊,简直要气死人。

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幼儿园,你以为解放了吗?能松口气了吗?别急着欢呼雀跃,“惊喜”还在后头呢。

儿子高高兴兴回到家,对你显摆他用几百块的机器人,换回的一张破贴画;女儿骄傲地告诉你,她交换给小朋友的布娃娃被玩坏了,她果断换了回来。

这熊孩子……你不禁怀疑孩子的智商。

终于又忍到孩子进入学龄,你还没来得及欣慰,竟然又发现他们虐待小动物。

孩子把鱼捞出来,捧到手上看着鱼从活蹦乱跳到不再挣扎,然后把死鱼喂给了猫;又掐着猫的脖子,直到猫完全停止呼吸;还用锤子使劲砸乌龟的壳,砸成一堆烂肉才罢手。

面对这些令人咋舌的举动,你只能做几个深呼吸,尽量平静地问孩子:这是干啥?人家无所谓地回答:只是想知道鱼离开水会不会死;猫吃不吃鱼;鱼从猫肚子里拿出来能不能活;乌龟壳到底有多硬。

你无比惊恐地看着孩子,不理解他为何会这么残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即使是脾气再好的爹妈,也会绷不住想棍棒教育了。因为,再这么宠下去,这孩子就要毁了。

先别急。家长们高高举起的小棍不忙落下。孩子们会有这些不可理喻的行为,也是因为敏感期来了。

02 敏感期比你想象的复杂

总体来说,孩子要经历九大敏感期,这些敏感期的表现各有不同。

比如,当孩子想要吃手、往嘴里塞东西,是手和口腔的敏感期;执着于事物的完整性,是追求完美的敏感期。这些敏感期,表现得比较温和。

再比如,制造噪音,是孩子刚好经历声音敏感期;虐待动物,是孩子恰巧处于自然敏感期。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因为好奇、压力,还是单纯模仿?

在敏感期期间,来自师长不同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表现,孩子们也会因此发育出不同的人格。

从出生到6岁这几年里,孩子们因为内在发展,而对外在刺激感到敏感。这种敏感性在实质上,是一种成长需求,促使孩子努力从环境中吸收、学习知识和技能。

有个实验可以进一步解释敏感期:

荷兰科学家德弗里斯,用昆虫做过一个实验。蝴蝶幼虫刚破壳而出时,无法咀嚼大片的树叶。但是它们会靠本能找到可以吃下的嫩芽。这些幼虫能够从隐蔽的树干爬到树梢,靠得就是对光线的敏感。然而,幼虫长到可以吃大片的树叶时,它们对光线的敏感性就自动消失了。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同样道理:他们在某些特定阶段,会听从本能召唤,对特定的事物产生极大敏感性。当他们对这些事物的好奇得到满足之后,相应的敏感期就会自行消失。

所以孩子的敏感性,完全是出于生命本能。这让他们在生命的早期,得以学到一生都能用到的绝大部分技能,也将形成一生都很难改变的性格特质。

遗憾的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孩子敏感期的到来,反而成为了孩子成长发展中最大的阻碍。我们在开头提到的那些“熊孩子”,基本上都是没能平稳渡过敏感期。他们没有得到家长的帮助和关爱,使内在发展受到了阻碍。这些孩子到了青春期时,很可能“熊上加熊”,让人更头疼。

03 爱孩子是个技术活

我们在生活中,时常听到一些父母因为孩子“不乖”、“唱反调”、“爱惹祸”而打骂孩子。

这些父母内心也很拧巴,特别是在面对孩子委屈控诉的眼泪时。为了掩饰不忍和内疚,只好自我辩解:“我是为了你好”,“我是爱你才打你”。

实际上,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敏感期。他们只会一厢情愿的给予和教育,还责怪孩子不懂事。

这种霸道的爱,只不过是在凸显家长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帮助孩子成长有害无益。

如何正确去爱孩子呢?基于这本《儿童成长敏感期指南》中的理论,给家长们如下建议:

第一、当你比孩子还敏感的时候,一定对他没有好处

前面的昆虫实验,揭示了敏感期的实质和过程:本能好奇→本能探索→得到满足→停止探索。

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帮孩子排除安全隐患,并提供相应的外在环境和物质条件。在此基础上,尽量做到不打扰,引导孩子自行探索世界。

这并非不负责任的“放养”,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优质育儿方法。著名育儿专家蒙台梭利认为:敏感期对于儿童的成长发育影响深远,如果我们对敏感期进行压抑,那么敏感期就会延长,形成补偿行为。甚至可能让孩子丧失某方面的能力,形成某些恶习。

比如,孩子的口腔敏感期,会从出生到4岁反复出现。他们把各种东西放进嘴里,目的是用口腔感知世界。也就是说,孩子对世界的初始认知,是一口一口尝出来的。

但是,有不少家长对此反应很大:这熊孩子,都多大了还吃手!多不卫生!什么都往嘴里放,吞下去可怎么办?于是,他们会反复制止孩子吃手,甚至采用打骂等激烈的管教方式。家长如此敏感,对孩子成长可不是什么好事。

嫌脏,就勤加打扫;怕危险,就收好那些细小物件。保证孩子探索世界时的安全,比生硬限制他们要明智多了。要知道,孩子的口腔敏感期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出现如下补偿行为:

捡掉在地上的东西吃;只有面对食物时注意力才能集中;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还有可能养成乱吐口水、骂脏话等恶习。

所以,孩子“熊”的原因之一,是敏感期的补偿行为。

第二、不要把“乖孩子”作为教养目标

“别人家的孩子”是不少家长的理想,无数孩子的噩梦。而在孩子未到学龄前,“别人家的孩子”往往只有一个标准:“乖”。简单来说就是:让干什么干什么,不反驳不顶嘴。

当然,我们不否认孩子的性格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假设遗传素质相同的情况下,“乖孩子”真的好吗?

我们用美国心理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的 “老鼠实验”,加以说明:

将一批遗传素质差不多的老鼠分成三组,分别关在三个不同的笼子里。

第一个笼子是个普通的铁笼,被称为“标准环境”;

第二个笼子三面不透明,光线昏暗,除了喂养者之外,看不到其它东西,被称为“贫乏环境”;

第三个笼子里有秋千、滑梯、木架子和各种小玩具,被称为“丰富环境” 。

这样喂养三个月后,罗森茨威格发现,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老鼠眼睛亮晶晶的,最活泼淘气;而处在“贫乏环境”中的老鼠,举止呆傻,最迟钝老实;“标准环境”中的老鼠则表现平衡。

实验人员对老鼠的大脑进行解剖,发现生活在“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大脑皮层、脑细胞等各方面优势最为明显。

从实验中,我们不难看出:老鼠接触的事物越多,大脑受到的刺激就越多;老鼠的体验越立体,大脑发育就越充分。

孩子在敏感期时也是如此。他们“不乖”、“熊”,只是在探索,各种事物都想体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家长们不妨放手,让孩子们尽情感受,这对他们的大脑发育大有裨益。

因势利导的教育,要比大声说“NO”更高明。

第三、不要动辄说教

不少家长自控能力相当了得。面对孩子的“熊”,始终能“动心忍性”。孩子们也托“快乐教育”理念的福,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所以呢,“打屁股”就被“讲道理”替代了。

但是,孩子貌似听懂了你的说教,然而却屡教不改。这又是为什么?

首先,大道理是外部规则,并没有被孩子内化。

心理大师皮亚杰认为:2-3岁的孩子处于“前道德阶段”。他们没有社会规则意识,以自我为中心;3-8岁的孩子处于“他律道德阶段”,是非观建立在教养者的标准上。

而敏感期的孩子恰好要经历这两个阶段。他们判断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主要依赖后果而不是是非。所以,请收起你那些喋喋不休的大道理,直接告诉他们要求就好。

比如,孩子生病了要吃药。不用费劲给他解释要吃药的原因。你只要考虑是哄着吃,还是灌着吃就完事。

如果一定要解释,只说“因为你生病了,所以要吃药”这种简单的因果联系就行,无需用道理说服孩子。

其次,面对孩子给你的“惊喜”,你无法做到心平气和,讲道理的态度难免不好。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的“静止脸实验”,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当母亲笑着和孩子互动时,孩子会兴高采烈地回应母亲;当母亲板着脸,冷漠相对时,孩子最初尝试继续和母亲互动、引起母亲注意,在始终得不到回应后会崩溃大哭。

看,父母的情绪、态度,是孩子关注的重中之重。当你有负面情绪时,敏感期的孩子更多关注你的情绪,而不是你说了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天塌了、地陷了!妈妈(或者爸爸)不爱我了!至于你在叨叨什么,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

所以,真想试着讲道理时,先要把心态调整好。心平气和,是让孩子能认真听你说话的先决条件。

好了,现在我们再来看孩子的“熊”,是不是就能多些理解了?作为家长,在孩子敏感期到来时,更该鼓励和重视孩子的“熊”。不阻止,是为了他们更快,更全面地认知;不漠视,是为了他们更满足,更快乐地成长。

当你能读懂“熊”背后的真实原因和深层次需求之后,就可以引导孩子找出处理问题的方法,帮他获得受用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至于详细的操作教程,尽在这本《儿童成长敏感期指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