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能把孩子管的太紧,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大家好,我是大海,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如何与孩子沟通成了家长最大的苦恼。高年级的孩子不会轻易地接受他人观点,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主张和思维方式。这种时候,家长要关心孩子在想什么,才能打开有效沟通的大门。
家长最不该说哪些话
进入小学高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萌发,自我评价开始形成。由于家长在孩子心中具有先天的权威性,所以孩子的看法很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家长千万不要小看自己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力,一句不该说的话可能会让孩子对自己丧失信我们要提醒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很多话不应该对孩子说有时家长会觉得孩子突然变得消极沉默了,有时家长发现孩子突然与自己疏远了,可能就是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创伤。
情景再现:王老师发现班上有个孩子很奇怪:放学之后,别的孩子都急着回家,这个孩子边和同学聊天说笑,一边慢吞吞地收拾书包,当所有同学都离开教室之后,他才不紧不慢地回家。有时候放学早,他还主动帮值日生打扫卫生。王老师暗中观察,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在故意拖延回家的时间。
王老师曾好几次找机会问他:“你为什么不着急回家呢?”每次他都用各种理由搪塞。王老师琢磨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终于有一次,在老师的“连续攻势”下他说了实话:“早回家我也没时间玩,只能没完没了地写作业。老师留的作业写完了,妈妈还给我留一堆家庭作业。我最怕她每夭都会说的一句话‘写完老师留的作业,再把这几道题做一做。”
原来他晩一点回家反而能多玩会儿。王老师后来了解到,这个孩子的妈妈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每天都会给他留额外的作业,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到十点才能写完。这位妈妈的想法是孩子上五年级了,马上要面临小升初,这个时候应该少玩会儿,多学习。这位妈妈认为,这孩子不算特別聪明,只有比别人学习时间长,成绩才能超过别人。有时为了防止孩子偷懒,她还会在一旁盯着孩子写作业。
案例分析:这位家长为了把孩子的成绩提上去,给孩子搞“题海战术”,实施“高压政策”,却不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可以说,孩子不愿回家的行为完全是被家长逼出来的。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变着花样对付家长。这位妈妈却始终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完全不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且学习需要劳逸结合,就算是大人,在长时间的持续工作之后也需要适当放松,何况是10岁出头的孩子?“光知道玩,有时间多看看书”“写完老师留的作业,你再把这几道题做一做”,家长不断地逼迫孩子学习,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这样只会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发孩子对家长的逆反行为。
教育支招
1.不可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
“别玩了,快点看书”“给你布置了课外习题,一定要记得做”,家长的这些话对孩子只会起反效果。其实,高年级的孩子早已适应了学校里的日子,把成绩当作集体生活的一部分。他们有一定的能力安排自己学什么、什么时候学。如果家长或逼孩子学习,或强行安排他们的学习内容,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情绪。家长越强迫,孩子越是不好好学,事实上,玩与学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孩子只有玩的欲望得到满足后,才能专心致志地学习。聪明的家长从来不会强迫孩子去学习,而是巧妙地制造学习的饥饿感,让孩子玩耍过后,产生想学习的念头。有些家长会通过些益智的游戏,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兴致勃勃。
2.不说打击孩子自信的话
“你要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扫大街”“你要继续玩下去,这辈子就完了”“像你这样的孩子,以后能干什么呢”,很多家长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家长的本意或许是想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殊不知这样做却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获得相反的效果。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自我评价的萌芽阶段,这个时期孩子的自尊心很强,也很脆弱。家长说他们“完了”“扫大街”,也许他们真的会认为自己将来只能去扫大街。家长一句话,能摧毁孩子对未来的自信心,令孩子变得消沉。因此,对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家长不要随便说“你以后能干什么”这样打击孩子自信的话。
3.不轻易许诺给孩子物质回报
很多家长为了激励孩子好好学习,会给孩子抛出“物质诱惑”:“只要考得好,你想要什么我就给你买什么。”这样的话的确会使孩子产生学习动力,但是不可说得太频繁。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将学习成绩与物质奖励挂钩,将学习功利化,不利于孩子养成学习的自觉性。家长不妨将物质奖励替换成精神奖励。有一位妈妈在家长会上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每逢长假,她经常带孩子去全国著名的大学参观,给孩子讲每所大学里走出的著名校友。她的孩子对科学感兴趣,她就给孩子讲这些大学里走出了哪些物理学家。此外,她还引导孩子关注高学历的明星,让孩子知道,即便明星也需要努力学习才能获得成功。
4.要平等沟通,不要霸道的命令
我是你爸,你必须听我的”“我说对就是对,你必须按我说的做”等类似这样的语言在很多家庭中屡见不鲜。如果家长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只能说明家长的身份定位有问题,因为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此外,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很强的主体意识,家长这种霸道的态度,只会引发孩子的反抗情绪,孩子年龄越大,反抗的力度就越大聪明的家长,会和孩子成为朋友,遇事会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而不是霸道地下命令。即使孩子确实做错了,家长也会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与孩子进行沟通,避免孩子产生逆反情绪。
5.家长不要因一句话放弃自己的权威
在家庭教育中常会见到这样一个怪现象:家长的一方管教不了孩子时,就搬出另一方吓唬人“再不好好学习,我就告诉你爸爸”“等你爸爸回来,看他怎么收拾你”等。相信很多妈妈都说过类似的话,但妈妈们可曾想过这些话的言外之意?在孩子听来,这些话隐藏的信息是:妈妈拿我没办法,爸爸是最可怕的人。家长拿别人来吓唬孩子,等于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威。这种话说得多了,不仅会让孩子不把妈妈的话放在心上,还会恶化孩子和爸爸的关系与其损害自己的权威吓唬孩子,不如多提提自己对孩子的欣赏,用真情感动孩子。比如,爸爸批评了孩子之后,妈妈可以偷偷对孩子说:“你知道吗刚才我看见你爸爸在房间里偷偷掉眼泪呢,他真的是心疼你才会批评你的。孩子都是很善良的,容易被感动。这样的沟通不仅效果好,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温馨提醒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以鼓励为主。家长注意不要在批评孩子时翻旧账,揭孩子的伤疤。“今天咱们新账旧账一起算”,这样的话会令孩子觉得家长只盯着自己的缺点不放,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转发,点赞,记得关注!
相关文章
- 孕期妈妈劳逸结合预防妊高症
-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说也不听,父母该如何应对?只需做到这一点
- 孩子不守时该怎么办?父母应该正确的引导,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
- 孩子做错事,父母对孩子吼“你怎么这么笨”,警惕“贴标签效应”
- 孩子厌学父母应该怎么教育?
- 孩子去同学家回来嫌家里太破,父母应该怎么做?这5点很关键
- 孩子在外求学父母应该做些什么?
- 孩子在幼儿园打了别的小朋友,五招谨慎应对,父母不闹心
- 孩子太过于固执,对很多事情都有所坚持,父母就应该选择妥协?
- 孩子对老师有不好的看法,还变得嫉妒心强,父母应该怎么做
- 孩子已经成年,并可以独立思考,父母生二胎就应多考虑孩子的意见
- 孩子总是跟父母对着干,父母应该怎样做?
- 孩子有情绪障碍,或许我们应该先看看他的父母
- 孩子玩游戏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会应对!干货分享
-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 孩子的行为反应父母的教育,培养“羞耻心”,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
- 孩子陷入破窗效应?心理学:父母堵住第一次“破窗”是关键
- 孩子:你烦不烦?关心孩子需有度,千万别栽进"超限效应"这个坑里
- 父母们都喜欢孩子被人夸赞有教养,“教养名片”应该从小带上
- 父母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优势效应:重视孩子的优势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