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带大的孩子,和妈妈不亲?父母的遗憾不应由老人背锅
现在的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为了给孩子往后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许多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从而滋生了各种育儿问题,其中一种就是孩子不和妈妈亲了,孩子真的就“舍本逐末”了吗?
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现在3岁半的哓哓,在2岁左右断奶后就由奶奶带着,跟奶奶的感情特别好,奶奶也是一名知识分子,没有娇惯过哓哓,爸爸妈妈为此也是十分感激老人,但是最近发生的事情却让妈妈伤透了心,还把哓哓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奶奶因为天气变化而生病住院,妈妈必须请假几天来照顾哓哓,可第一天晚上就出了问题。
白天哓哓很乖很听话,晚上要哄睡的时候,妈妈学着奶奶一样给哓哓讲睡前故事,一切就和奶奶在家的时候一样:哓哓躺在自己的床上听,而妈妈则坐在小床边的躺椅上讲。一会儿之后,哓哓快要睡着了,妈妈觉得累就在躺椅上躺下了。
谁知本来睡眼惺忪的哓哓突然就跳了起来,执意要妈妈起来,不准躺下。无论妈妈好说歹说,哓哓就是不依不饶,累了一天的妈妈脾气也上来了,狠狠地就在哓哓屁股上打了以巴掌:“叫你不听话!”
听到吵闹声的爸爸进来支开了妈妈,顺着哓哓的意思把她哄睡了。
“怎么回事,这孩子?”妈妈有些伤心。
“我问过孩子了,她说那是奶奶的躺椅,你不能躺。”爸爸有些尴尬。妈妈听了更伤心了:“真是生的不如带的亲啊!”
哓哓就这样被贴上了亲奶奶远妈妈的标签,但如果妈妈明白这只是哓哓秩序敏感期的体现,她就会不这么伤心了。
孩子偏执行为的背后--秩序敏感爆发期在孩子2岁的时候,普遍会进入一个秩序敏感期,而在3~4岁的时候会迎来一个高峰期。
在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对秩序异常敏感,如果旁人违反甚至破坏了她认知或者建立的秩序,那么孩子就会勃然大怒,行为乖张。
对于孩子来说,秩序就是一种安全感。当秩序被打破时,这种安全感就会失去,孩子就会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大哭大闹的情绪反应。所以在此时期的孩子,对秩序的维持甚至会达到了极其偏执的地步。
如果大人不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状况,那么就会给孩子带来伤害。
像哓哓的状况,她并不是亲奶奶远妈妈的表现,她仅仅是为了遵循自己认知的秩序:躺椅,是奶奶躺的。
而当妈妈破坏了这份秩序的时候,哓哓心中的安全感被瞬间击碎,随之而来的焦躁不安让哓哓从睡眼惺忪的状态醒来,并要求妈妈必须要执行她认知的秩序。
妈妈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有两重,第一重自然是身体上的伤害,她打了哓哓;第二重,则是给哓哓贴上了一个“亲奶奶远妈妈”的标签,这份标签不摘除,会让妈妈间接把孩子推向奶奶,彼时就真的成为了事实。而这个锅,最终会由奶奶来背。
理解孩子:认定的秩序动不得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会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表现,例如他们会把自己的玩具排成一排,在路上走的时候会玩起“跳格子”(不能踩到街砖链接的线),周末也一定要爸爸妈妈早起...如果家长不遵守他们的规则,孩子就会莫名其妙地发起脾气。
那么,我们怎么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而又必经的心理发展时期呢?用一句话来总结:认定的秩序动不得。把这句话展开,可以分成下列三个方面:
秩序的建立可以被左右秩序的建立是可以被左右的,但是秩序建立之后,孩子就会严格遵守--不但要求自己遵守,还要求其他人也遵守。
家长可以辅助孩子建立他的秩序,从日常生活开始,孩子只是从有序中获取自己需要的安全感,而不是从秩序的内容中获取安全感。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制定他的作息表,有序的生活节奏能让孩子感到舒适,同样也让家长省心。
保持稳定的生活环境作为父母,不要随意地改变孩子的生活环境,当不得不改变时,一要尽量将孩子的不安降到最低。
孩子的成长需要稳定的环境,如果生活环境不断更换,孩子就需要面对秩序的不断更替,这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
接受孩子的发泄有时候,一些状况会让大家不得不破坏孩子的秩序,例如孩子认定只有妈妈能讲睡前故事,而当妈妈有事外出时,爸爸进行代替会让孩子产生抗拒情绪。
此时,请接纳孩子的情绪,她只是孩子,并不具有成人的调节能力,更何况这是一种潜意识作祟的行为表现,孩子难以操控,让他们通过哭闹将焦躁和不安发泄出来,孩子最终会比较平和地接受已成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