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和同伴玩耍被妈妈骂:好的教育,从不要求孩子盲目合群
合群是选择,独处是能力。 ——小白夜话
上周去闺蜜小米家做客时,小米就因为儿子不合群对他进行了一番教育。
“今天下午你为什么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他们在玩过家家,可是我想看书啊。”
“你就不能等大家走了再看吗?真给妈妈丢脸。”
原来是下午的时候小米的同事带孩子来家里玩,小米的儿子只顾自己看书不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小米觉得自己的教育很失败,等同事走后再给儿子进行合群教育。
但孩子的脑回路和大人不同,他们可能就按他们自己的意愿去做了,不会想太多。可在成年人的思维里,那就成了不合群。
其实我们担心的不是孩子不合群,而是我们自己受过被孤立、融不进一个圈子里的苦,所以总是想要将我们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以企图他们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或者只是不想被我们的伙伴嘲笑教养无方,连孩子都管不好。
但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不能一棍子打死。
孩子不合群,可能是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可能是一时意气,可能是受了委屈,可能是不够自信,也可能是性格孤僻,甚至只是天生不喜欢与人往来。
教育孩子从来都没有固定的模板,孩子也不一定非要千篇一律的合群。我们父母要做的,是接受他们的奇特,接受他们的不合群。
用杜江曾写给嗯哼的信中的话来说:
“你是我的希望,也不是。你是你自己的希望,我那些没能实现的梦想还是我的,与你无关。成年人的我们都知道一夜长大的残酷,希望你像现在这样,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做一只可爱的小怪物。”
允许不合群,是尊重他们的个性,而教会他们学会合群,是教会他们一种能力。
之前看过一则叫做《小黑鱼》的童话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黑鱼,它和一大群小红鱼伙伴们生活在一起。
有一天,它们居住的地方来了一只金枪鱼,金枪鱼非常凶猛非常大,一口就可以把小红鱼吃掉。小鱼们想了好多办法:藏在海草里面、藏在珊瑚里面等等,可是依旧逃不过被大金枪鱼吃掉的命运。
小黑鱼看到自己的小伙伴相继被吃掉非常难过,于是想出来一个办法。
小黑鱼说:“我们之所以被大金枪鱼吃掉,是因为我们没有团结起来。大金枪鱼来的时候我们都是四处逃窜,而不是一起团结起来。所以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装成一条更大的鱼的形状,把它吓跑。”
小鱼们觉得建议可行,于是就聚集起来,排列成一条大鱼,小黑鱼正好可以当作大鱼的眼睛。当这条“大鱼”游向金枪鱼的时候,金枪鱼果然被吓跑了。
从此,小鱼们又继续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个体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的一生,总有很多时刻是一个人无法度过的。有很多事,也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
一个人可以成为一个将军,但始终无法成为一个军队。
孩子以后遇上的人、同学、室友、工作伙伴,全是未知的可能。有合群地能力,才能更好生活。
读书的时候有个同学,专业水平一流,但是惧怕和别人打交道。有一堂课需要teamwork,凭借他的专业能力,他完全可以带领他的team夺得第一,可是由于他不擅长和其他人一起讨论、制定方案,结果最后的成绩惨不忍睹。
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无法完全脱离社会而单独生存。”
合群,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合群的能力,才能拥有不合群的底气。
03 合群,也要守住自我一位做小学老师的朋友曾告诉我一个奇怪的现象。
说她们班上有个小朋友,很聪明。但是却明明什么题目都会做,可是每次却都要故意做错几道题。有的时候她告诉学生做完题目就可以下课了,却总是发现那个小朋友故意做地特别慢。
朋友很好奇,和这位小朋友谈了好多次心以后,才弄明白了答案。原来小朋友怕被孤立,每次就只能装作不会,装作和其他小朋友一样,这样小朋友就会和他一起玩。
朋友说:“我告诉那位小朋友,合群不一定要通过这种方式,违背自己内心盲目追求合群是不可取的,合群的前提是建立在彼此人格都独立的基础上。不知道他有没有听懂。”
我们一起叹气,因为身边有太多因为合群丢掉自我的例子。一味追求合群,只会变成放低自己去讨好。
就连有天才少女作家之称的蒋方舟也曾说过自己有讨好型人格。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试图讨好迎合,忽视了自己的感受。
很多家长从小会教育孩子,不要和其他小朋友起冲突,要和他们一起玩,不要闹矛盾。殊不知,正是一次次耳提面命使孩子成了合群的“受害者”。
小时候,因为合群,成了那个不敢抢玩具的孩子;
小学,因为合群,成了那个不敢表现自己的孩子;
中学,因为合群,成了那个和别人逃课上网的孩子;
大学,因为合群,成了那个一起刷剧、翘课成绩不合格的孩子;
职场,因为合群,成了整天帮别人做事的人。
因为要合群,守着内心的煎熬,却怎么也不肯说出一个“不”。
《莫在“合群”中寻找存在感》中有这样一句话:因为不想被人说成不合群,而被迫向合群靠拢,结果却发现,这样的合群并不是自己内心所能接受的。
所以才有了,合群是堕落的开始。
不由想起了知乎上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优秀的人普遍不合群?”
一个高赞回答是:“他们的不是不合群,只是合的群里没有你。”
合群可以,但要将自我放在第一位。不盲目合群,才能走到新的高度。
马克思曾说:“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典型的群居动物。”
我们要走的更远,需要合群;走的更高,需要守住自己。
毕竟最重要的,是要有合群的能力,也要有独处的勇气。
作者简介:罗小白,写走心的文字,做走心的人。期望与你,不期而遇。。
相关文章
- 妈妈再强势,教育孩子也离不开父亲,这些事爸爸做会比妈妈好
- 妈妈总怕孩子吃不饱?或许你更该担心过度喂养,别盲目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孩子小时候很笨,长大为什么却能逆袭?妈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 孩子的第一次自然感统教育,带他去大自然中放肆玩耍
- 教育学者称:做到这几点,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会与同伴相处
- 教育孩子就是要“夸”?家长别盲目听从,育儿要学会对症下药才行
- 4岁儿子被独留客厅玩耍,妈妈下楼取快递,回来发现孩子没了
- “你的孩子严重不合群,还是退学吧!”妈妈的做法很赞,值得学习
- “你真棒”有智慧的妈妈,从不这样夸奖孩子
- “妈妈,什么是死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家长需要这3招
- 为什么越“佛系”的妈妈教育的孩子越牛?
- 优秀的父母,从不跟孩子讲道理!为什么说讲道理是最无能的教育?
- 你家孩子为啥从不玩手机?妈妈的回答受夸赞,“免疫力”这样培养
- 启涵案例:单亲妈妈怎么教育孩子?
- 幼儿园老师以3岁孩子不合群劝退学,妈妈反击,你怎么看?
- 恶作剧会伤害谁?爸爸妈妈一定要这样教育孩子
- 日本幼儿教育更好?留日妈妈:的确如此,但小学之后不如中国孩子
- 有一种别人家的妈妈,从不对孩子大吼大叫
- 论孩子玩耍的重要性,妈妈再也不担心我出去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