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什么是死亡?”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家长需要这3招 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文 | 小微爸爸育儿课堂(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在搜狐网上看到过一篇名为《痛彻心扉的数据:中国儿童自杀率——世界第一!》的文章。文章中列举了一些震撼人心的的数据,其中这两项甚是刺眼:
1、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2、中国官方公开报道的一组数据表明,多年来,中国是世界上儿童自杀第一大国。
相信孩子自杀令人震惊和惋惜的新闻报道,多数人都听过,这些选择轻生的孩子尚未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就这样离我们远去。
孩子对死亡的概念理解得不够深刻,就导致孩子不惧怕死亡,动不动就想轻生。
我在这则新闻的评论区看到网友的一句话“我们都缺孩子一堂课,这堂课讲的是死亡教育”。
孩子“死亡教育”的缺失对孩子造成的影响直接,且没有任何往回的余地。
在家长么还在觉得孩子不懂事,不知道“死亡”时什么的时候,孩子已经“危在旦夕”家长们应该及时醒悟,关心孩子的“死亡教育”!
一、家长对“死亡教育”的误区■ 给孩子传递焦虑和恐惧
家长担心孩子了解到死亡的真相之后会给孩子的内心造成阴影,担心“死亡教育”给孩子带来恐惧与不安,让孩子不能安心学习,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于是对“死亡教育”闭口不谈,避而不谈。
■ 将死亡美化
一部分家长希望让孩子知道真相,但是又怕伤害到孩子的内心,于是将死亡美化。
当亲人离世之后,告诉孩子,亲人时离开我们去了更美好的地方了。就很容易导致孩子意识不到死亡的危险性和不可挽回性。
■ 面对孩子.对死亡的疑问不做正面回答
当家里的小猫小狗死了,家长们怕孩子伤心,于是瞒着孩子,家长告诉孩子时自己不想养了,于是拿去丢了或是送给别人了。家长对孩子有关死亡的询问,避而不答。
家长担心死亡会吓到孩子,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于是缺少对孩子的“死亡教育”。
这是家长对“死亡教育”的巨大误区。孩子不能正确理解死亡,就导致孩子不能意识到死亡的不可挽回。
二、对孩子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邻居家的宠物狗在路上被车撞死了,家长担心孩子会难过接受不来,于是告诉孩子,狗狗被他们丢掉了。
孩子哭了很久,从那之后孩子变得内向孤僻,甚至怨恨父母。家长跟他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宛如行尸走肉,整个人跟丢了魂似的。
家长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心理治疗了很长一段时间,孩子才慢慢好起来。
家长对死亡的闭口不谈,对“死亡教育”的忽视导致孩子不能理解亲人或是动物的突然消失。导致孩子迁怒到家长身上,同时也影响着孩子的身心健康。
■ 缺少“死亡教育”的孩子很容易会漠视生命
孩子缺少“死亡教育”就容易导致孩子不能意识到死亡的危险性,导致孩子不尊重生命,不能善待他人。
孩子不能正确理解死亡,很容易导致孩子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事情。
■ 不能理解死亡,孩子可能会变得胆小、恐惧
有的孩子很怕黑,怕鬼,就是因为孩子没有正确理解死亡。当孩子对离世的人产生恐惧的时候,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死亡的真相,这样才不会让死亡给孩子留下阴影,让孩子变得胆小。
■ 对死亡的正确理解,会让孩子更加努力认真的活着
让孩子知道死亡的不可挽回性,孩子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这样孩子才能够珍爱自己的生命,保护好自己。
人只有意识到死亡才能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
孩子对死亡的正确理解,能让孩子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也善待小动物,能让孩子更有爱心。
三、家长如何为孩子开展“死亡教育”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一个育儿的小故事。
一只大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写信和它的朋友们道别:我要到森林的另一边去了,再见了我的朋友!朋友们知道大象死去的消息,都感到十分难过,但是大家都会怀念大象。想起大象为了保护大家和狮子战斗,帮鼹鼠过河,给松鼠摘果子吃……这些美好的回忆是大象留给大家的。
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孩子,要坦然接受死亡,也要常怀感恩之心。
用动物的故事来给孩子“死亡教育”,不用担心在孩子心理留下阴影,又能让孩子很生动的理解到死亡的意义。那么家长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来开展“死亡教育”呢?
■ 第一步,客观的与孩子分享,用具体的事例跟孩子解释
当家里有小动物老了离我们而去,家长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用正确的事例让孩子体会到死亡的过程。
■ 第二步,关注孩子情绪,坦诚表达告诉孩子真相
家长记得不要隐瞒孩子,如实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当孩子出现了悲伤,闷闷不乐的情绪时,家长应该及时的安慰孩子。注意孩子一段时间内的情绪,多陪伴孩子,及时的给予关心。
■ 第三步,正向引导孩子,让孩子找到活着的意义,努力生活
家长们应该多开导孩子,让孩子向前看,不要停留在过去。这一页要翻过去,离开我们的人值得怀念,但是不该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家长们应该在适当的时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让孩子了解死亡是怎么样的一件事情,及时的开导孩子,鼓励孩子向前看。
“死亡教育”能让孩子意识到死亡的危险性和不可挽回性,让孩子敬畏死亡,尊重生命。
关于这个话题,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
这里是小微爸爸育儿课堂,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妈妈,我会死吗?父母欠孩子一堂“死亡教育”课,这是人生必修课
- 孩子从没输过,家长很骄傲?睿智妈妈却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面对输
- “妈妈,什么是去世?”家长不重视死亡教育,是在给生长埋危险
- 家长常见的五种教育态度会危害孩子性格发展,你中招了吗?
- 家庭教育100个妙招:据说聪明的父母都这样教孩子,家长必读
- 小小年纪就张嘴骂人,孩子的“语言误区”教育,家长要掌握这3招
- 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哪些压力?缓解孩子压力,家长需要这3招
- 妈妈再强势,教育孩子也离不开父亲,这些事爸爸做会比妈妈好
- 孩子7岁前,家长要做3种受挫教育,别让悲剧成为孩子"自尊保护伞"
- 孩子上小学就化妆,妈妈到底是应该管还是不管?家长别太较真
- 孩子不愿做家务,还总是丢三落四,家长该如何引导和教育他们?
- 孩子与萌宠相处竟意外死亡 家长应注意这些事
- 孩子哭妈妈就心软?各位家长别那样做,这几个道理要早明白
- 孩子在学校经常被欺负,跟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家长不妨看一下
- 孩子在幼儿园很独立,回家就原形毕露,最主要是家长教育方式
- 孩子天生好奇心重,当孩子提问题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和教育呢?
- 孩子如何利用周末时间逆袭而上?亲子教育要有度,家长要正确引导
- 孩子对妈妈有太多的依赖,作为家长特别是父亲应该怎么办?
- 孩子小时候很笨,长大为什么却能逆袭?妈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回答
- 孩子打架,家长在群里开撕: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