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焦虑家长减负寻找“支点”?
嘉宾: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右)
家长代表熊靓(左)
家长的焦虑来源于哪儿?
(1) 孩子不够优秀,分数达不到父母的水平
第一个焦虑,是基于孩子的考试成绩不够优秀。我就拿自己跟她比较,或者是拿老公的学霸的能力跟孩子比较,她没有达到我们那个水平。然后我就焦虑了。
(2) 爸妈在子女身上投入时间太多,自己时间太少
第二个焦虑,我们本来就很忙了,还要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孩子身上,我们投入到孩子的时间远比我们上一代的人多很多。除了每天学习、监督以外,还有老师要求家长做的很多检查孩子的工作。
(3)家族中认为北京孩子有考大学的优势,与实际不符。
第三个焦虑,我算是“考一代”,离开家乡来北京生活,家族中认为我们已经占用了很好的资源了,你的孩子肯定必定是比我们的孩子要优秀。同时北京人考大学分数特别低,你们可以天天玩,躺着就能上大学,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家长为何如此焦虑?
01
汪冰:减负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教育焦虑是全社会生存、社会保障,甚至养老焦虑的折射:人才选拔机制、资源及机会平等改变才能真正改变目前的状况。
02
汪冰:焦虑是“考一代”向“考二代”传递生存技能的必然。至少像我这代人受到的教育还是相信一个基本的因果规律,就是如果你前面不耕耘,不努力,后面就不会收获足够多的果实。所以当“不许补课,不许考试”的时候,家长就抓狂了。那我用什么来把生存技能、生存优势传递给孩子?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高考的游戏规则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出口对大多数孩子来讲还是一个,这也就意味着当出口是一个的时候,我们的评价标准也是单一的。评价标准是单一的话,无论我们给孩子制造怎样的教育环境,最终他都要经历一个考验。
03
汪冰:焦虑的背后有对孩子成功的关注,但是并不等于成功于成人,先成人再成功才有意义,否则成功也不容易持久,无法应对失败的佼佼者更是危险。很多家长在想,不让孩子成功就享受不到幸福的生活,其实我们已经做了两个命题假设。第一个,成功等于幸福。第二个,成功是成人的重要的基础。但是事实上来讲,如果不成人光成功是很危险的,我们已经看到太多的高学历的孩子们在遇到生命中挫折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意外和不如意。当我们告诉孩子只有成功这条路或者只有成绩这条路的时候,就等于间接告诉孩子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除了成绩这条路其他路都是绝路。
04
汪冰:成绩是孩子表现的一个维度,但也只是一个维度,我们对人的考量标准单一化,就是将教育工具化,将孩子工具化,将生命扁平化。我发现我们的教育现在异化成“教育等于知识”。但爱因斯坦恰恰说了,“教育是除去知识之外剩下的所有的部分”。所以当一个孩子不能成人的时候面对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他无法应变,他可能永远只能在成绩排名中取得好成绩。有个歌词写的特别好,说的是生活。“谁出的卷子,到处都是正确答案,他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因为生活的答案往往和卷子上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有多少家长愿意
为孩子去改变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
汪冰:首先,我觉得家长要知道孩子的好奇是什么?好奇心在哪里?他不好奇的东西,就是他吸收不进去的营养,我们要怎么去处理,这是个问题。所以你要好奇孩子的好奇,他的热情、天赋、优势在哪里。这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显现的事情,而且还有阶段性。父母是离他最近,观察最深的一个人,所以你要经常跟孩子讨论什么?比如说今天发生的什么事情让你发出了微笑;什么事情你做起来是有热情的;你做什么事情之后会忘记了时间的存在,忘记了自己,你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觉得特别有价值。这是我们应该对孩子问的,不是只问你今天考试考了多少成绩,还有几分没有做到。有多少家长愿意为孩子去改变自己对待生命的态度,这是非常重要。
有人说焦虑的责任在家长身上,我还有一个意见就是,责任其实没有圈在任何人身上。任何努力有可能都不足以改变最终的结果,它是多变量的因素。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孩子只是经由父母的管道来这个世界上的生命,所有他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和轨迹,我们要实事求是的尊重每个人都有自己命运的轨迹。但是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第一个,不要对生活失去好奇,不爱失去生活的热情,不要对自己失去好奇,不要对自己的人生失去好奇。如果你能够保证这几个问题,这个孩子你放到那儿,他自己就会往前走。
生活的幸福谁来定义?
汪冰:家长的焦虑,我觉得往往是一种单方面的焦虑。为什么家长看到孩子焦虑会更加焦虑呢?因为孩子不理解自己在焦虑什么?但其实孩子也会觉得家长不理解我在抗拒什么,我在承担什么?这里边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两个人本来是合作去面对生存的压力,结果现在两个人变成了敌人。所以我想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不孤单,让孩子知道妈妈真心为我着急,她的着急不是简单的着急我的成绩,她是希望我过的开心。生命的快乐和幸福究竟该由谁来定义?如果一个孩子一直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希望成为生活更幸福的人,他在挑战面前不会轻易放弃。如果只是为了成绩,不是为了幸福,成绩会让他越来越痛苦。想想我们大人,如果一份工作你做的一点成就感没有,一点快乐没有,仅仅是工资,那不就是精神损失费吗?那能持续多久呢?
缓解焦虑的小功课
汪冰:家长们回家可以做一个特别简单的功课,首先问问你们的孩子会给你们最近一个月的表现打几分?然后再问他第二个问题,爸爸或者妈妈做点儿什么,你能多给我们一分,如果不能多给一分怎么能多给0.5分?更好的办法不在我们身上,而在孩子的心里。
相关文章
- 家长商学堂乔帮主:家庭教育课程不是产生焦虑,而是解决焦虑
- 家长的焦虑,孩子的痛,这种教育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互相伤害
- 家长起跑线焦虑:不要让你的焦急伤害到孩子
- 焦虑的家长
- 1岁之前要打好社交的基础!家长要尽量少介入,让娃去寻找定位
- 5岁孩子简历逆天,引发众多家长焦虑!专家:早期教育≠超前教育
- 8岁男孩怕开学:让孩子远离焦虑,家长要从这几点入手
- “妈妈,我要玩手机”,孩子陷入“手机焦虑症”,家长要如何应对?
- “我都是为你好?”家长请不要再用这个借口掩饰自己的“焦虑”
- “花900万买了学位房,我依然焦虑”|中国式家长焦虑源自生存危机
- “退热贴”坑了多少孩子,它退的不是热,只是家长的焦虑
- 一娃上学三代挤家长群,教育焦虑该降降温了
- 不学会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家长永远也无法停止焦虑
- 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是在兜售家长的焦虑,还是在为孩子赢取未来
- 中国式家长“焦虑”难缓解?懂得“流沙原理”,学会和焦虑做朋友
- 中国式家长的焦虑,普遍具备这3种特征
- 为什么家长们读了那么多教育类文章,反而情绪更加焦虑呢?
- 为啥您孩子要跟别人家一样?化解焦虑,家长别被“剧场效应”绑架
- 为孩子幼儿园生活焦虑,家长如何从孩子嘴里了解真相?
- 为帮助家长减负,新加坡竟将80所幼儿园变成全托!还给丰厚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