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贴”坑了多少孩子,它退的不是热,只是家长的焦虑
天一冷,孩子感冒发烧也多了起来。
特别是正处于流感季节,孩子一发烧,我们很多家长就慌了手脚,各种退烧法齐齐用上。
其中,退烧贴这个东西频频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成了很多宝妈心中的退烧必备神器。
甚至,在我们写的宝宝发热后如何处理的文章底下,还有很多宝妈留言说:
这就让我很纳闷了,孩子发热,我们一般只推荐多喝水、多休息,或者吃退烧药,其中并不包括贴退热贴。
这并非是因为退热贴是个新的退热手段,而是因为退热贴不具备快速退热的效果。
为什么说退热贴没效果
下面我们从退热贴的原理、作用等简单说一下退热贴。
从商家的产品介绍上来看,退热贴的原理是通过高分子水凝胶的水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降温的效果。
从这一点来看,贴退热贴属于物理局部降温法,就跟冷敷毛巾一样。
冷敷毛巾能不能退烧想必大家也知道,敷上去无非是带走孩子额头的热量,顶多让孩子感觉头部冰冰凉凉,不那么难受了,并不能真正达到降温的作用。
并且到目前为止,国内儿童发热性疾病指南、美国儿科学会(AAP)、加拿大卫生署等权威机构,都提到过物理降温的效果很差,并不建议作为常规的退热手段。
另外,根据退热贴的成分,我们发现盲目给孩子使用,可能存在致敏风险。
市面上常见的退热贴里面大都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物质会对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性。
如果孩子刚好对这类物质过敏,可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我们并不推荐使用退热贴退烧。
当然,如果孩子以前就用过,用了之后不过敏,孩子也觉得冰冰凉凉的很舒服,那用上也无妨。
但用的时候,要把握时机,孩子刚开始发热,手脚冰凉的时候先不要使用,这个时候孩子体温正处于上升期,用上反而会让孩子觉得不舒服。
家长摸到孩子手脚热了,说明体温已经达到稳定期以及下降期,这时候想贴也是可以的。
但上面我们已经说过了,贴上退热贴可能只是让孩子舒服一点儿,并不能真的退烧,很多家长觉得贴了有效果,其实主要和发热的机制有关。
发热到底是个啥?
大家都知道,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热,一般都是细菌或病毒入侵体内,导致孩子生了某种病才会发热,比如感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等。
发热只是这些疾病发病后表现出来的症状之一。
另外,我们人体升高体温是为了限制病原,因为这些病原也喜欢人体正常的温度。当体温升高后,它们也会感到不舒服,继而会减少繁殖或复制。
因此,除超高热(腋温≥41℃)外,其他程度发热对身体并没什么危害,最大的问题是会引起孩子不适。
当然,这也不是说孩子发热后,我们就看着他难受,啥都不做。
目前对于发热,各权威机构和指南最推荐的办法就是多喝水、多休息,吃退烧药。
多喝水、多休息家长们也知道,就是在平时正常饮水和休息的基础上,让孩子多补充水分、多休息。
最难把握的是用药时机,下面我们详细来说。
发热后如何把握用药时机
以前说到用药时机的时候,都是以孩子的体温高低来判断,比如孩子发热到38.5℃以上,就吃退烧药。
但实际上,这个做法并不完全准确。
发热程度跟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并不能根据发热多少度判断是否需要使用退烧药。
根据2015年AAP发表的儿童发热指南中提示:孩子发热后,首先应以孩子发热的状态来判断用药。
● 如果孩子发热到39℃,但是精神状态良好,能吃能玩耍,就可以不用吃退烧药。
● 但如果孩子发热到38℃,精神状态差,不好好吃奶、烦躁不安、哭闹等,也可以给孩子吃退烧药。
药物可以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是目前国内外推荐的最安全有效的婴幼儿退烧药,用法如下:
吃退烧药只能缓解发热的症状,想要彻底控制发热,针对病因治疗才是关键。
这就好比炉子上的一壶水烧开了,我们为了不让它一直沸腾冒泡,往里面加入了一些凉水,但其实真正有用的是灭了炉子里的火。
因此,有些宝宝可能会出现吃药几个小时后,体温再升高的情况。
出现这种状况,家长先不要慌,建议先按孩子的体重计算一下退烧药的使用剂量,然后下一次按照退烧药的单次最大剂量服用。
如果仍然达不到退热效果,且孩子还是精神状态差、烦躁不安、哭闹等,建议立即送院治疗。
家长不应该擅自交替给孩子使用两种退烧药,也不推荐使用一些激素类药物。
还有些孩子非常抗拒吃药,一吃药就哭闹,或者吃了药出现呕吐等,出现这些情况,可以使用退热栓。
退热栓和口服药只是剂型不同,药效都差不多,也是安全的,家长只要注意在最大安全剂量内使用即可。
另外,孩子发热后,出现下面这些情况,都应该及时送院治疗。
1.3月龄以下孩子,有发热迹象,尤其是腋温超过38℃
2.孩子每天发热39℃以上超过三天
3.孩子发热后出现脸色不好、发蔫、烦躁不安或昏睡
总的来说,孩子发热后,贴退热贴无非是缓解一下家长焦虑的情绪,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任何疾病都有病程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症状一出现就要立马想办法将其控制到正常状态,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药,注意观察疾病的发展。
相关文章
- 退热贴没你想的那么好,孩子发烧别指望它
- 孩子4岁比1岁时更离不开妈妈?分离焦虑和年龄有关,家长要注意
- 孩子上学,家长却暴露焦虑情绪,过分关注或许反而惹老师讨厌
- 孩子不再哭闹,不代表已度过入园焦虑,这5种情况家长也不能忽视
- 孩子丢三落四,家长别急着焦虑生气!亲子专家提供最佳解法
- 孩子小学低年级,家长如何不焦虑?
- 孩子感冒发烧却喂不进退烧药?这几种中医退热法也很实用
- 孩子的分离焦虑,不能单从孩子入手,家长请设置“分离缓冲期”
- 孩子胆小“认生”?是产生了“陌生人焦虑”,家长这样引导能化解
- 孩子胆小焦虑,多半是家长“促成”的,这三种安全模式重拾安全感
- 孩子被欺负了怎么办?家长与其焦虑,不如把孩子变得“不好惹”
- 孩子越长越笨?了解“天赋递减原则”,家长才不会焦虑
- 家长的焦虑,孩子的痛,这种教育得到的结果,只能是互相伤害
- 家长起跑线焦虑:不要让你的焦急伤害到孩子
- 5岁孩子简历逆天,引发众多家长焦虑!专家:早期教育≠超前教育
- 8岁男孩怕开学:让孩子远离焦虑,家长要从这几点入手
- “妈妈,我要玩手机”,孩子陷入“手机焦虑症”,家长要如何应对?
- 不学会把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孩子,家长永远也无法停止焦虑
- 不能输在人生起跑线?是在兜售家长的焦虑,还是在为孩子赢取未来
- 为啥您孩子要跟别人家一样?化解焦虑,家长别被“剧场效应”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