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表面行为不端,背后原因却值得理解

2022-01-24 14:06:22孕产
即便孩子已经会说话了,但是2、3岁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句子。更复杂的想法和情绪,孩子们只能“心里很明白,嘴里说不出”。因此,孩子们更多地用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行为来表达那些他们现在还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即便孩子已经会说话了,但是2、3岁孩子的语言能力,也只能表达一些简单的句子。

更复杂的想法和情绪,孩子们只能“心里很明白,嘴里说不出”。

因此,孩子们更多地用自己的行为来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行为来表达那些他们现在还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

这也提示爸爸妈妈:

当我们觉得孩子不乖、行为不端、应该教育他的时候,要首先考虑:

那些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根本原因。

原因一、和爸爸妈妈的连接被破坏了

爸爸妈妈和孩子的连接很容易被破坏。

比如在家的时候,爸爸去接了个电话,妈妈去洗个澡,都可能让正在兴头上的孩子不安起来。

那当我们在公共场合的事实,我们会更容易把注意力转向许多其它事情,例如开车、买东西、查看手机、和别人交谈……

当爸爸妈妈在处理这些杂事的时候,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从“情绪雷达”里消失了,他们开始感到紧张。

于是孩子们开始抱着爸爸妈妈撒娇,或者开始公开场合打滚、尖叫、大哭……

所有这些让大人头疼的行为,都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救命!我和你失去了联系,我需要再次感受到你的存在。”

爱、关注和情感,仿佛给孩子“充电”,孩子非常需要和爸爸妈妈“连接”在一起的感觉。

如何应对?

可以与孩子时刻保持连接吗?

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就是,时刻和孩子保持温暖的目光接触。

说起来不难,但当我们在购物、打电话、或者当我们确定孩子现在没什么事情、用眼角余光就知道孩子现在一切都好的时候,也许就会把孩子牵在手里,却把目光移开了。

下次不妨试试,一边打电话,一边微笑地看着孩子。

这种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给孩子传达:

“我看到你”;

“我正在关注你”;

“我很高兴你在这里”!

另一个很有趣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也参与到我们事物中。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给孩子一些机会来参与简单的选择:

“红色还是绿色?”

“草莓味还是香蕉味?”

这些简单的选择可以帮助孩子感受到参与和包容,当孩子们感觉到事物的一部分时,他们就不太容易陷入情绪紧急状态。

原因二、他们正在观察模仿

孩子们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如何表现。无论他们是在幼儿园看到同龄人的特别的行为,还是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孩子们都会模仿。

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心理学实验:

在研究中,孩子被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

心理学家班杜拉把儿童带到一间屋子里完成一个艺术项目,实验组的儿童看到一个大人叫喊着用大木棰狠狠地击打一个玩偶BoBo,而控制组的儿童看到的是大人安静地自己玩玩具。

在孩子们看了约十分钟之后,把他们带到另一间放着各种各样孩子们喜欢的玩具的屋子,告诉他们说这些玩具是留给其他人玩的,以此激起他们的挫折感。

之后再把孩子们带到第三间屋子,屋子里有一些玩具,包括刚才被那个被大人打的玩偶BoBo。

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实验组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表现出了更多的攻击性行为。

如何应对?

即便在生活中没有看到过暴力的孩子,他们大多数也从电视媒体中接触过攻击行为。即便很多儿童节目,也包含了很高程度的暴力内容。

已经有源源不断的研究证据显示,观看暴力电视的确会导致随后的攻击行为。

所以,如果要看电视,一定要为孩子要为孩子选择适龄、高品质的节目,比如:

▪电视人物偶尔会直接对孩子说话;

▪电视人物要求孩子以某种方式参与节目(例如,重复一个词汇);

▪具有强烈故事情节和故事书结构(开始,中间,结束)的儿童节目。

▪和孩子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没有一句任何不适合孩子听到的话、没有不适合孩子模仿的行为。

原因三、他们正在测试你的极限

当你建立好规则,并告诉孩子“什么事情不能做”时,他们通常会想试试你是不是认真的。

他们测试极限,只是为了找出违反规则的后果。比如:

宝宝想买玩具车,爸爸说“不行”;

于是宝宝开始大哭、耍赖……

爸爸受不了了,最终屈服,还是给宝宝买了玩具车。

这个过程无异于教会宝宝:

虽然爸爸说了不能买,但是只要我坚持哭,多哭一会儿,爸爸说的话就不管用了。所以爸爸说的话不用在意。

如何应对?

在教孩子关于“规则”、“纪律”、“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些问题的时候,保持一致才是最佳方法。

从一开始,就应该告诉孩子一个双方认可、符合逻辑的后果,并且一定要坚持。

其实孩子某些无理行为,都有自然后果。等着这些自然后果自然地出现,无理行为自然就会终止的。比如:

•孩子赌气不吃饭,一会儿就自己饿的难受;

•孩子撒泼打滚却无人理睬,最后除了自己哭得很累,啥都得不到。

即便还有些行为,不会出现这样的自然后果,那家长也可以建立一个逻辑结果,也就是规定一种理性、合理的结果。比如:

我们现在要吃饭,你要么现在现在好好吃饭,要么离开桌子,发完脾气再回来。

一旦爸爸妈妈说明了结果,孩子也做了选择,就得尊重孩子的选择。

比如刚才那个例子,不论孩子选择继续吃饭,还是离开桌子去一边儿发脾气,我们都得接受。

但别忘记了,等大家情绪都好一些了,要给孩子一个和爸爸妈妈重新连接、合作的机会。

原因四、他们缺乏技能

有时候,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正是孩子缺少解决某些问题的技能的反映。

比如,一个小男孩推了另一个小女孩一下,很可能是因为小男孩缺乏社交技能,喜欢别人不知道如何表达,对别人有意见也不知道如何表达。

再比如,孩子从来不收拾玩具,很可能是因为他不知道玩具应该放在哪里,如果放不进玩具盒时应该怎么办?

如何应对?

这种时候,请给孩子一个具体而清晰方法。

与其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不如告诉孩子“可以怎么做”。

可以先对孩子的情绪表示理解,再教给孩子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处理这种情况。

比如,先跟孩子说:

“我知道姐姐不给你玩具,你非常生气。”

然后,再和孩子分享一些处理冲突的办法:

“不要打姐姐,我们一起去跟姐姐说:‘我也想玩一会儿那个玩具’/‘我用我的小汽车和你换,好不好’;

原因五、他们想要独立

当学龄前的孩子学会自己做很多事情之后,他们自然想炫耀自己的新技能、新想法。

孩子可能会变得更爱争论,甚至可能会表现得不礼貌。

可能故意违反规则,试图像成年人证明:我跟你是不一样的。

如何应对?

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强大而有影响力,孩子也不例外。

想跟爸妈争论、叛逆,通常是孩子“觉得”自己没得到尊重,自己的价值没得到体现。

反之,如果孩子觉得自己被尊重了,觉得自己在家里说话很有分量,很有价值,那他自然更愿意规范自己的行为,更愿意遵守规则。

所以,不妨时不时让孩子教你一些有趣的游戏,教你一些小伙伴的圈子里流行的事物;

装饰房屋、购买衣服的时候,也适当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有机会做出选择,他才会觉得自己有能力控制一些事情。比如:

“你想买红色的裙子还是蓝色的裙子?”

原因六、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孩子的情感发展水平,还不是很善于处理自己的感受。

感到兴奋、压力、无聊的时候,也会毫不演示地表现出焦虑、失望、悲伤等情绪。

当他们感到生气、愤怒时,他们很容易变得不知所措,于是他们可能显得好斗、爱大哭、爱大吵大闹……

其实有情绪并不是错,所有的情绪都应该被认可,但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接受。

如何应对?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情感导师,生活中就充满了教授孩子情感表达的机会。

我们需要:

1、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

比如,当小伙伴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他现在一定郁闷吧?”

看到小伙伴被欺负,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他现在肯定很伤心吧?”

如果孩子被误解了,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

2、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

当我们正经历某种情绪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也是应该让孩子了解的常识。比如:

当人们害羞时,会脸红;

当人们沮丧时,会垂头丧气;

当人们高兴时,会笑容满面、手舞足蹈等。

为了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借助绘本、照片、图片,或在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让孩子更方便、直观地看到各种情绪反应。比如:

“小浣熊舍不得妈妈,伤心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苏菲的玩具被妹妹弄坏了,苏菲气得脸都红了!”

3、教孩子合理的纾解方式

在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让孩子在单独的角落、房间里待几分钟(通常1岁1分钟,以此类推),妈妈可以在旁边陪着,但仅仅是默默陪着,只要孩子安全,我们不劝说、不干涉。等孩子慢慢安静下来,再试着和孩子交流。

这个角落可以布置的很舒适,孩子可以在这里玩一些安静的玩具。

让孩子明白:在舒适的冷静角待着,不是惩罚,而是安全的撤退。

原因七、需求没得到满足

当孩子感到饥饿,疲倦或生病时,经常会发生不当的行为,会突然一反常态,无理取闹起来。比如:

杯子是蓝色的不是粉红色的,不高兴,大哭;

妈妈让我穿上袜子,不高兴,大哭;

但其实,这背后真正的原因并不是杯子的颜色不好看,也不是袜子不舒服,而很可能是孩子累了、饿了。

如何应对?

有时候,父母可能低估了良好进食、睡眠时间表对孩子行为的影响。

因此,保持充足、规律的睡眠,在距离上次进食三、四个小时,或是从小睡中醒来之后给孩子吃点健康的零食,会非常有帮助。

生活规律,随时知道自己接下来会做什么的孩子,往往更有安全感,行为问题也较少。

了解了这些常见的原因,相当于在破解孩子的“行为密码”。

看看孩子常常表现出来的行为,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内在情绪和需求?我们大人会不会对此有什么误解?

看懂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我们和孩子沟通起来就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