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只有发火时孩子才肯听话”?发火式教育带来的隐患需重视
“为什么只有发火时孩子才肯听话”?发火式教育带来的隐患需重视
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总是有很多控制不了的怒火,西式教育当中的“好好说”,估计很多家长都很难做到。十句好好说,有时候都抵不上一句发火话的威力和作用。虽说发火式教育对于熊孩子们的调皮比较管用,但是发火式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却带来了比较的隐患,兰妈希望大家在养育孩子的时候,可以多一些重视,避免给孩子带来成长当中的伤害。
“为什么只有发火的时候孩子才肯听话”
虽然说熊孩子们总是喜欢调皮捣蛋,给父母制造各种忧愁和烦恼,但是孩子在内心的深处,还是特别渴望父母给予的浓厚爱意。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依赖父母是孩子的习惯,再调皮捣蛋和依赖父母上,孩子更愿意选择后者,所以每当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父母的“好好说”正是孩子渴望的依赖和温柔。
当父母实施发火式教育的时候,孩子担心父母会“不爱自己了”,所以才会表面上听话和乖巧,但是这种乖巧的听话并不是内心深处真正的平稳。等到父母不再发火的时候,孩子还是会继续他们的调皮和制作麻烦。有些父母见“发火式教育”可以让孩子听话时,他们都会把这种教育当成一种习惯,但发火式教育,给孩子带来成长式教育的危害却比较多,兰妈希望大家都能尽量避免。
“发火式教育”给孩子成长带来了哪些危害
1、造成孩子自卑内向的脾性
经常型的发火式教育,只会给孩子造成自卑内向的脾性,在生活当中还会养成优柔寡断的性格。这些性格给孩子造成的童年影响特别大,自卑和优柔寡断,都会让孩子的童年缺失朋友,在学习和成绩上,也因为不够自信而得不到能力的发挥。而这些都是孩子童年当中比较遗憾的一种缺陷,自卑和内向的性格一旦养成,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有着一定的伤害。
2、破坏依赖型的亲子关系
发火式教育,还会破坏孩子对父母依赖型的亲子关系。父母每一次发火式教育,都会让和孩子感到无助和害怕,一步一步地将自己对父母的依赖磨灭。当孩子不再依赖父母的时候,深厚的亲子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孩子也不会因担心父母“不喜欢”自己而担心害怕,他们的破坏力和调皮的指度更是频频上增,这个时候再想通过“发火式教育”来约束孩子,已经不起压制型的效果了。
3、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
在孩子的成长当中有一种叛逆让父母操心不已,叛逆期分为阶段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父母的不理解,叛逆期的长短和时间都会发生一些变化。如果父母总是使用发火式教育来约束孩子的话,反而更容易激发他们内心当中的叛逆。叛逆行为一旦形成,孩子很容易产生一些过激的行为,比如说厌学、打架和破坏力太强,都是他们叛逆期的一些表现。
综上可见,“发火式教育”虽然对孩子的不听话比较管用,但是给孩子带来的成长隐患也比较多。那么,孩子在不听话的时候到底该如何教育呢?难道就放任不管吗?兰妈认为对孩子的不听话管肯定是要管,但是管孩子的方法就需要一定的技巧性。
大家可以使用中西式结合式教育,“发火”和“好好说”都可以运动在教育中,但是两者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技巧性。比如说,“好好说”不管用的时候,父母恰当地发发火,也能浇灭孩子小魔王的调皮心,但是在发火后要给孩子“好好说”,让他们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但是“发火式”教育不能当成家常便饭,避免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隐藏式的一些伤害。
我是兰妈,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如果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和兰妈一起交流。希望兰妈的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孩子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地茁壮成长!
更多育儿和母婴知识请关注兰妈,后续持续为大家更新更多育儿文章
相关文章
- 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用骂或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吗?赶紧收手吧
- 孩子们需要哪种能力?时代变化,教育方式也要与时俱进
- 教育孩子善良的同时,也要教育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家长要重视
- “再这样妈妈生气了!”丢掉恐吓式教育 这句话更能让孩子听话
- 别用错误的教育方式毁掉孩子,“听话”与“合作”可谓云泥之别
- 应试教育给孩子带来了哪些压力?缓解孩子压力,家长需要这3招
-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以下几点父母需注意
- 孩子不听话,这样教育孩子,比你吼一万句都管用
- 孩子口渴,何时让他们喝水反映出你的教育方式
- 孩子白天生和夜里生有什么不同?出生时辰不重要,教育方式才重要
- 孩子的“生存教育”,比你想象的重要很多,家长要重视这3点
- 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中有哪些方面是父母应该重视的?
- 教育孩子应不听话要打骂吗?
- 教育孩子总忍不住发火怎么办?学会从两个层面控制情绪,分四步走
- 重视孩子教育的我,为什么从众多早教机构中,选择了蒙氏教育
- 重视孩子早教,家庭教育是关键
- “凭什么听你的”孩子顶嘴咆哮,聪明父母用3招教育孩子乖乖听话
- 不吼不叫,怎么管住不听话的孩子?这4种方法解决家长教育难题
- 不要对死亡避而不谈,想让孩子敬畏生命,就要重视“死亡教育”
- 不要让孩子在外在美上迷失自己,家长要重视强化孩子的内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