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孩子不听话,很多家长用骂或打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吗?赶紧收手吧

2019-10-29 23:52:05孕产
我们的孩子啊,一个个都是小天使与小恶魔的结合体。有的孩子安静且专注,有的孩子活泼且好动,有的孩子内向又胆小,有的孩子外向却有攻击性,有的孩子能吃能睡让人省心,有的孩子挑食却体力无极限,有的孩子黏人又分离焦虑,有的孩子独立又争强好胜。

我们的孩子啊,一个个都是小天使与小恶魔的结合体。

有的孩子安静且专注,有的孩子活泼且好动,有的孩子内向又胆小,有的孩子外向却有攻击性,有的孩子能吃能睡让人省心,有的孩子挑食却体力无极限,有的孩子黏人又分离焦虑,有的孩子独立又争强好胜。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性格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年龄阶段、生活环境和父母的养育方式。

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质,这一点养育过孩子的父母都深有体会,口欲期、探索期、叛逆期,都是孩子必定经历的。生活环境,除了硬件环境,还包括家人相处方式、同伴等等。父母的养育方式,有严厉的控制型,骄纵的溺爱型,当然也有民主的和善而坚定型。

有一个女孩,1.5岁,活泼好动。

在早教课时,她学着老师的样子,想碰一下小朋友的鼻子,却将手指重重地摁在人家的鼻子上,小朋友被她吓哭了,她茫然地站着不知所措;她手里的玩具被小朋友拿走了,急切要拿回的她不顾一切地跑上去推倒了小朋友,抢回玩具,她还不懂得分享;有小朋友跑过来冲撞了她,她伸手就是一下打在了人家背上,她认为是在保护自己。

她的妈妈看到这些情景时,都会急速地跑过去制止她的行为,或是拿起她的小手打一下,再问:“妈妈怎么跟你说的,不可以打人知道吗?”有时又说:“你是不是手欠了?”

小女孩被训斥时有些呆,不哭,她可能有些疑惑:为什么妈妈打我的手,却让我不要打别人?

有一个男孩,2.5岁,容易暴怒。

与同伴在床上蹦蹦跳跳,开心地大笑,摔倒了就马上爬起来继续跳。有一次同伴摔倒时带倒了他,他很生气,直接趴在同伴的小腿上,张口咬了下去。没有人反应过来,只有他的妈妈飞速跑过去把他拎了起来,她知道孩子要咬人了。

昨天听闻,朋友的孩子在托班连续三次被同一个孩子咬伤,跟老师反应后得知其他的孩子也有被咬伤的情况。家长很紧张,说要回去好好教育孩子,但孩子还是不断地在伤害其他小朋友。

咬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定要制止。究其原因,很多人会说口欲期没有发育好,或者语言爆发期容易出现咬人的欲望。寻求原因是一方面,孩子出现了这类情况该怎么办呢?

有一个男孩,6岁,不太有规则意识。

在培训机构上课,与同学争抢东西,对方是个女孩儿,但他没有丝毫让步,并且打了她。老师把他们带到教室外,叫来了男孩的爸爸,告诉他孩子打人了。女孩儿在哭,大家看着都心疼,爸爸紧抓着男孩的手,面露难色,老师不断地在重复:“不可以打女孩子”。

男孩并未觉得自己有错,女孩经过他身边时他试图再打她一下,这时爸爸和老师不约而同地打了男孩儿,并教育他“不可以打人的”。

说教未停止,男孩被“堵”在墙角,接受爸爸和老师的教育,终于他忍不住了,大声嘶吼,然后委屈地哭了起来。

看见这个情景,我内心特别为那个男孩难过,我能做点什么?他打人自然是不对,事实无需辩驳,可是家长和老师管教的方式我却不能认同。

我联系了男孩的妈妈,告诉她我看到的事实和我的感受,我请她在孩子回家以后选择一个他平静的状态,与他谈谈这件事,并真心地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内心想法,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几种情况,在生活里随处可见,我是指家长的处理方式。

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特点,是需要家长不断解读和引导的。

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幼儿期:自我意识、自我意愿。自主性,羞怯和疑虑,意志,独立、自主、自控、自信、主动顾虑、畏缩、被动、自卑、怕失败、拖延。

学前期:好奇、想象、憧憬,主动性,内疚感目的。自信心、进取心、好奇心、创造力、畏惧、低自我价值、低自尊、自责、退缩。

学龄期:学习、社会交往、文化约束,勤奋,自卑,能力。勤奋、专注、规则、竞争、合作自卑、无能感、失败感、无意义感。

青春期: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期,同一性对应角色混乱忠诚。笃定、成熟、全局与前瞻、敬业内心冲突、迷失感、对立或盲从、不负责。

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工作富有成效,亲密,孤独,爱。奉献、承担义务、让步与牺牲、分享与关怀,不合群、孤立感、无法与人亲密相处。

成年中期:生活相对稳定,关注下一代成长,繁殖,停滞,关心。富有创造力、影响力、助人、同情慈爱,人际贫乏、自我中心、自私、急功近利。

成年晚期:自我整合,自省,回顾人生、接纳死亡,圆满,失望,智慧。随顺自然,自我满足、充实、无憾、圆满,悔恨旧事、绝望、恐惧、无奈。

着重看婴儿期至学龄期四个阶段,孩子是从孤弱依赖被照顾的阶段,慢慢开始探索,通过认知、想象,学习社会交往和文化约束。也就是说,孩子到6岁,才能够较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知道如何社交,在这之前,他都有可能行为比语言快,出现打人的情况。

比如2岁内的孩子出现打人的情况,家长不必太紧张,他也许是在探索:这一下打下去,我有什么感觉?对方有什么反应?对方和我的距离有多少?父母如何看待此事?结果如何?通过几次攻击别人的经历,他会搞明白这些问题以及因果关系。

如若家长把孩子拉过来打一通,再教育孩子不能打人,对孩子而言这是自相矛盾的。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时常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自然看在眼里,在他遇到不能或者不想解决的问题时,就直接用打来解决,进而家长以更暴力的方式教育,造成恶性循环。

经常听到有些家长抱怨:“我家小孩现在胆子大了,竟然会还手了!”边说边表现出一副“难以置信、看我怎么收拾他”的样子。

没错,经常用打的方式惩罚孩子,孩子因为弱小无法反抗只能乖乖就范,但从长期效果来看,惩罚只会让孩子心里怨恨,进而想报复大人,到长大一些就会叛逆,与大人抗衡。孩子终究会长大,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打,是无效的育儿方式。

有的家长就问了,打不得那该怎么办? 沟通,并与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稍大一点的孩子,出现打人的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不再是因为想要丈量距离),所以请家长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只看孩子的表面行为。制止孩子的行为是必须的,在孩子停止争斗后,家长先看到孩子的情绪,再询问孩子打人的理由,然后告诉孩子打人的后果,并请他想想有什么另外的办法来解决此事,然后陪他一起去解决。

有的家长又说了,这个流程看似不错,对谁都没造成伤害,但是情急之下,管不了那么多,肯定是拉回来训斥一番给人家去道歉。

在孩子相应的心理发展阶段,家长若没有了解他们的特征与需要,极易使孩子出现表格中的消极特质。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升自己,认识到任何人在负面的情绪里都无法解决问题。

再回到正面管教的核心——坚定而和善,对家长来说,是最难的教养方式,需要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练习,情绪来了的时候及时察觉,行为要爆发的时候及时收回,让孩子有一个坚定而和善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