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当父母的究竟该做些啥?
我是一个有着20年一线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师,也是一个11岁小男孩的妈妈。在自己教学有了一定的沉淀和孩子渐渐长大的时候,我想给自己一个梳理教育、教学、育儿的空间,也想找到更多关心孩子成长的朋友,因此我开通了自己的头条号。
这是我的第一篇头条文章,该和大家聊些什么呢?想来想去,我想就从”幼小衔接“这个话题聊起。想聊它也是因为,每每要到开学季时,每每遇到家中有孩子即将上小学的朋友时总能感受到他们为人父母的那种焦虑,焦虑自己的孩子会不适应,焦虑家中的小家伙会跟不上“大队伍”。我理解这种情绪,因为我也是一个母亲,也曾经有过那样的感受,更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父母为孩子选择提前一年放弃幼儿园生活,加入到某某培训行列的心情。但即使身边有很多朋友选择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知识,他们依旧会很担心地询问我这样做对不对,好不好.....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禁回想起了5年前儿子上学前的情景。
那时的他在一所公立幼儿园就读。公立幼儿园都是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定教学计划的,所以孩子大班快毕业了,也只是刚学会了写写自己的名字以及10以内的加减法。面对这样的“零起点”水平,其实我也曾为他捏过一把汗,也曾犹豫过到底要不要让他加入幼小衔接拔高的大军。但是,我还是“挺”住了,而且从后来孩子的发展来看,我的决定没有错,孩子不仅享受到了他幸福的学前生活,也在充满期待中适应了他紧张又富有挑战的小学生活。
言归正传,父母在“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上究竟该做些啥?
心理辅导先行
家长最为担心的是孩子初入小学的焦躁与不安,为了能让孩子们早日适应小学生活,我们可以想办法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兴趣与向往,从而使孩子们在心理层面做好幼小衔接。比如可以经常听听关于小学生活的儿歌、画相关主题的画,更可以带孩子去即将升入的小学参观,看看大哥哥、大姐姐怎样做广播体操,怎样上课、学习的。
习惯培养护航
人们常说,孩子一旦进入小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就尤为重要。
1.增强时间意识——鼓励孩子在幼儿园毕业前要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间活动,从而增强时间意识。
2.锻炼生活能力——教会孩子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以便能为即将到来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
3.养成倾听习惯——可以借助小游戏、小故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适当的延长听故事、专心做一件事的时间,从而锻炼孩子有意注意的能力。
4.培养写字习惯——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养成正确的书写、握笔姿势及正确的坐姿,并且通过练习书写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进而养成习惯。
能力比“知识”重要
说到这里有的朋友又会问了,那孩子上学前到底该不该提前学些东西呢?我想说,可以的,但要注意孩子学习的不能仅是会了多少算术,会写了多少个汉字,做父母的更应该为孩子创设识字的环境,激发识字兴趣,让孩子在生活中识字,更可以让孩子背诵、积累古诗,从而为提早阅读做好准备。
关于怎样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后面的文章中我会和大家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幸福地成长。
相关文章
- “幼小衔接班”是否要报名?该选择的或许不是父母,而是孩子自己
- 幼小衔接主要是衔接些什么?
- 幼小衔接到底有没有必要?不怕三年级魔咒吗?
- 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听听过来人怎么说
- 幼小衔接有必要上吗?审视当代教育"潜规则",安全过渡幼升小
- 幼小衔接有误区,你踩过吗?这样做让孩子更好适应小学生涯
- 幼小衔接班到底要不要上?这是我见过最好的解读
- 幼小衔接班真的有必要上吗?
- 幼小衔接班真的没必要!但这些事项还是需要提前应对
- 幼小衔接的必备技能,你家宝宝get了吗?
- 幼小衔接要注意什么?
- 幼小衔接,对照看看,爸爸妈妈做好准备了吗?
- @所有人,父母对孩子使用“激将法”教育,究竟是对还是错呢?
- “你穿成那样,不要来学校接我,”嫌弃父母的孩子,究竟是啥心理
- 「分享篇」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指导手册,转给家长
- 【幼小衔接系列】入学必备八大能力之一:视知觉能力
- 一对一北美外教沉浸式教学,TomABC更好的帮助孩子实现幼小衔接
- 一年级新生妈妈眼中的幼小衔接————没有早晚,时刻都是准备
- 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不上幼小衔接班,上小学照样前几名?
- 从幼儿园到小学,只差一个「幼小衔接」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