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爱发呆怎么办?好好引导,爱“发呆”的孩子会更有创造力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周末的时候,与朋友聚餐时,聊起孩子的问题。最好的闺蜜一直向我们抱怨,自己五岁的儿子杰杰总是爱"发呆",学写字中途经常停下来盯着窗外看,有时候喊他小名很多次也没有搭理,像是没听见一样。杰杰不仅在家"发呆",在外面走路也喜欢"发呆",总是磨磨蹭蹭,慢慢吞吞,喜欢踩水坑又或者常常停下来,大人不得不催促着向前,非要牵着手走。
身为父母的我们总是爱操心,孩子身上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便会开始担忧。朋友是急匆匆的个性,看到其他小孩子聪明伶俐,能读会写,一直都为杰杰爱"发呆"的坏习惯着急。万一以后读书注意力无法集中怎么办?朋友很是着急,难道她的小孩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问题?
许多父母将孩子"发呆"与"不聪明"联系在一次,大家都喜欢口齿伶俐,满脸笑容的可爱小童,对看起来木木呆呆的孩子总是不自觉担忧。孩子总爱"发呆"到底正不正常?爱"发呆"真的一无是处吗?
我的看法是:爱"发呆"的孩子也许更具备创造力。"发呆"是大脑的自我调节,一种无形有趣的学习模式。孩子在不专注的时候,精神飞扬天马行空,更加激发对世界的想象与兴趣。
据心智游移倾向与创造力倾向的研究显示,创造力增长最高的来自走神程度最高的组。也就是说,大量产生的分神状况可能就是提高创造力的原因。因此家长对于孩子爱"发呆"的现象没有必要表现出过分的焦虑,甚至找医生医治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
为什么爱"发呆"的孩子更具备"创造力"?1.孩子正在思考创造
思考过程中过于投入以至于忽视外界的声音是很多人都会拥有的体验,其实孩子"发呆"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是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儿子霖霖经常对着一个已经损坏的机器人摆弄发呆,我当时不以为然,想着买个新的机器人给他。没想到,有一天,我发现机器人的手上缠着一布条,便问霖霖是怎么回事?没想到他说,机器人的手受伤了所以给它包扎。
我当时吃了一惊,因为我从来没刻意教过他"受伤包扎"这件事情。从那次之后,我意识到小孩子的学习能力真的很强,我们平常一个不经意举动,都有可能让孩子学习上并加以运用和思考。因此之后儿子每次"发呆"我都不会去打扰,这是在破坏孩子的创造力。
如果孩子单独一人对着某事物"发呆"时,那很有可能是孩子在思考,在倾听、观察某件事情,家长不应该去打断或者刻意喊孩子的名字,那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2.孩子的想象力丰富
众所周知,孩子最为珍贵难得的是其纯真的童心与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大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废品,在孩子眼中可能就是闪闪发亮的宝物,是一座城堡,里面甚至存在着一个世界。孩子天生就是一个探索家,从出生起,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
拿杰杰踩水坑的事情为例子,在朋友眼中那是肮脏的地沟水,但在杰杰眼中那或许是个未知的领域,是一片有趣的汪洋,孩子的想象力往往比大人预想的更加惊人。因此孩子会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自得其乐,这在大人眼中就变成了"发呆"。如果家长经常看到自己的孩子无缘无故地笑得很开心,那并不是性格怪异孤僻,反而是孩子的想象力丰富。
3.孩子喜欢观察
根据九型人格第五型观察者在职场中的表现,第五型典型性格特点:安静,脑驱动,理解力强,有洞察力。
职场上尚且有各种人格的体现,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有外向的孩子必然也存在内向的孩子,很多家长认为内向的孩子十分呆板笨拙,往往处于劣势,各方面都不出彩,实则不然。
内向的孩子也许不敢于积极主动地表现自己,所以你会看到他是个"呆呆的""不爱说话",不是个"会哭的孩子"。但实际上这样的孩子比起交际更善于也更喜欢观察,他们会发现同龄孩子关注不到的东西。比如:他们能在集体的拼图活动中更快寻找到需要的图案形状,并且他们还擅于记住许多关键的信息。
家长应该如何对待爱"发呆"的孩子1.尊重孩子的小世界,让孩子"发呆"一会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尽快融入成人浮躁匆忙的步伐中;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社、兴趣班,禁止孩子长时间的娱乐,孩子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须对未来有所帮助等等,孩子无所事事地"发呆"经常会引起家长的不同意。
但过早地学习世界客观知识很大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使孩子失去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失去自身的个性。因此在孩子盯着某一处"发呆"时,聪明的家长会选择不打扰孩子,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肆意想象遨游,进而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的天赋与兴趣爱好。
2.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同理之心对待孩子
在街上经常看到许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走得慢,却很少见到愿意放慢自己的步伐与孩子一同行走的家长,这与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是同样的道理。固有的家庭观念认为,家长优秀孩子也应该优秀,但天性使然,热情善于交际的家长也许有个安静腼腆的孩子,学历优秀的家长也许有个成绩并不理想的孩子,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们大可不必过分着急。
与其"拔苗助长",挤满孩子的时间,不如留给孩子自己的时间,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揣摩孩子的想法,接受孩子的性格特点,了解孩子的思维模式,并尊重他的各种选择。
3.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正确引导孩子"发呆"
首先,孩子"发呆"虽然有好处,但也是需要分地点与场合。
如果孩子在车辆繁多的路上突然停下,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爱"发呆"的习惯,一定要提前与孩子说明清楚,绝对不能在危险的地方突然停下。
其次,孩子"发呆"的姿势也需要注意。
网上有家长评论,孩子喜欢一手托腮一手咬笔的发呆姿势,这不仅不卫生,还有可能会被笔尖误伤。除此之外,许多孩子也喜欢趴在桌子上,长时间保持这个动作可能会引起孩子的脊椎问题和驼背现象,因此家长应该时刻注意,但孩子的"发呆"姿势是否对身体健康发育造成影响。
最后,积极与孩子沟通交流是引导孩子正确"发呆"的最佳方式。
许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往往是源于家长不能理解孩子所作所为的意义,孩子因为年幼,性格怯懦,语言能力尚缺,无法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家长身为孩子指导者、引路灯,应该积极与孩子沟通,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抽出睡前的时间与孩子看一场卡通片、读一本童话书,这样家长会更加接近孩子的思维想象,更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深意。
我是小E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
- 想要孩子富有创造力,那这个时期的爸爸妈妈就要注意了
- 孩子会用纯净的想法创造,家长当好引路人,呵护引导孩子的创造力
- 孩子成长有无限可能,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破坏力就会变成创造力
- 会玩的孩子更聪明!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开发创造力是必要条件
- 走神、厌倦、以偏概全,这些特点恰恰是宝宝富有创造力的表现
- “破窗效应”!孩子的玩具弄乱千万不要收拾,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
- 应试教育下,家长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创造力?
- 孩子“脑洞”打不开、缺乏创造力!想培养,需从“思维韧性”入手
- 孩子做作业拖拉磨蹭、缺乏创造力,可能都是因为留白时间不够
- 孩子总爱说“不”?恭喜你,好好培养,孩子以后不是“受气包”
- 孩子有这3个讨厌特点,不要急于批评,心理学家:创造力高的表现
- 孩子爱美会越来越虚荣?!好好打扮孩子 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 孩子的“天马行空”家长先别打击,保持孩子的“创造力”很重要
- 孩子的“破坏力”的反面是“创造力”,激发创造力家长要这样做
- 孩子的创造力该如何正确去激发?这些关键点值得家长了解
- wind爸爸:从小保护孩子的“创造力”
- 中国孩子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想象力、创造力才是未来致胜关键。
- 乖孩子的人设未必是好事!讨好型人格缺乏好奇心,创造力也较差
- 亲子教育|| 还在为孩子事事包办?毁掉的可能是娃的创造力
- 从小创造力爆棚的孩子,未来人生无限!8款创意拓印画简单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