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网

首页 > 孕产

孕产

让孩子主动说出愤怒和委屈,这是一种高级的能力

2019-12-13 01:52:02孕产
被邻居小朋友抢了棒棒糖,小侄子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黑着脸瘪着嘴,怎么哄都哄不好。妈妈见他不开心,专门给了他一袋小饼干,他接过手就扔了,想用玩具转移到他的注意力,小家伙拿起来就往地上摔。见一时之间哄不好,妈妈沉下脸,对他说:“你再这样,妈妈就要生气了。

被邻居小朋友抢了棒棒糖,小侄子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黑着脸瘪着嘴,怎么哄都哄不好。妈妈见他不开心,专门给了他一袋小饼干,他接过手就扔了,想用玩具转移到他的注意力,小家伙拿起来就往地上摔。

见一时之间哄不好,妈妈沉下脸,对他说:“你再这样,妈妈就要生气了。”

听到这句话,小家伙的愤怒和不满终于爆发了,“哇”地一下就放声大哭,见妈妈没有要来哄自己的样子,就哭得越来越凄厉,越来越大声。

之前我们也说过,孩子们只是做出了和年龄相符的行为,如果孩子有问题,那便是父母没有根据孩子情况,采取恰当的应对方式。

孩子摔东西,是无法表达自己情绪的结果

从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看,控制语言的左脑发育较慢,这使得孩子们无法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可这个时候主导情感的右脑区域已经相对发达,孩子因为情绪无法排解,又没办法理性表达,只能通过发脾气、摔东西的方式,来引起家长的注意。

作为家长应该明白这是孩子受到成长发育的限制,而不应该简单归因为孩子脾气差、不听话,然后自己哄不好了,就跟孩子生气。

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要先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同步。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当我们试图跟孩子讲道理的时候,他们非但不理解、听不进去,还分分钟就哇哇大哭,让人气恼又愧疚。

其实,这是家长们的步骤错了。刚刚说了,孩子控制理性的左脑发育比感性的右脑晚,所以孩子愤怒、生气的时候,是听不懂大人们的道理的。我们首先要跟孩子建立连接,在情感上跟他们同步。

比如,温柔地抱抱他,跟他说:“被抢了棒棒糖,你现在很生气很不开心,是不是?来,妈妈抱抱。”这时孩子会知道你是懂他的,理解他的,并且站在他这边的。若是遇到脾气大的孩子,可以先给他一些时间平静下,再来建立情感上的同步。

接下来,家长可以通过重现情景来复盘,尝试和孩子分析讲道理。虽然,孩子可能还是似懂非懂的状态,但有了上一步的情感同步,孩子已经是信任你的,他会愿意跟你说,或者听你说。

如果你不了解事情发生的始末,要先让孩子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你在场已经很了解了,可以这样告诉他,“今天小朋友抢了你的棒棒糖,是他不对,他应该跟你道歉,如果是妈妈也会和你一样生气,下次你不知道怎么办时,要告诉妈妈,让妈妈来帮助你。”

用情景重现的方式,让孩子回到当时的场景中,结合当时的情况来分析是非对错,并且教会孩子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还有再次发生类似的情况可以怎么做。只是安抚情绪还不够,要让孩子学会应对,才是帮助他们成长。如果下次孩子能主动跟你表达他的情绪,就是进步的表现。

怎样能让孩子主动表达自己情绪和感受?

有一种说法是,一个人长大,就必须要跟自己的情绪相处。通常懂得表达自己的情绪的孩子,比较容易获得快乐和满足,而不懂得表达,会让孩子压抑自己,独自承受痛苦。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孩子表达出来呢?

1、家长和孩子都应该以正确态度对待情绪。这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喜怒哀乐都是正常的情绪表现,但当孩子们出现的情绪是负面的时候,有些家长会选择压制它们。

我们常常能听到,在孩子哭的时候,家长会呵斥他们“哭什么哭,不要哭了”,孩子害怕的时候“这有什么好怕的,傻孩子。“这种抑制的行为,反倒会让孩子觉得这是不正常的,而一直压抑自己。

正确的对待方式,应该是接纳它、正视它,让孩子们知道情绪的存在是合理的。下面这位爸爸给我们做了一个正确的示范。

他对女儿说:“你可以生气,你要承认自己生气了,不用隐藏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发泄,但发泄完要学会放下,不要一直沉浸在愤怒的情绪里。最后还跟女儿说,无论如何,爸爸妈妈会一直爱你,不会受你生气的影响。”

2、帮助孩子建立起表达感受的词汇表,使沟通更顺畅。孩子的词汇量可能还不足以能够很明确地将他们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时候,需要家长来帮助他们。

当他们感到满足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开心、高兴、快乐、兴奋、感动这样的词来引导;当孩子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则经常用到这些词:害怕、伤心、难过、着急、生气、愤怒、沮丧、失望、尴尬、内疚、厌烦等。

孩子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时候,家长就用反问的方式来引导:“宝宝是不是很开心”、“宝宝是不是生气了”、“宝宝是不是难过了”,多用几次之后,孩子就会知道什么的感受要用什么样的词汇来表达。

3、遇上不愿表达的孩子,可以换种方式,让孩子发泄出来。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把情绪通过画画形式画出来,或让他把不开心的事情告诉自己最喜欢的玩偶。

如果孩子都不愿意,就让孩子动起来,带他们到户外运动,带他跑步、爬山或者打球等等,总之就是想尽方法,让孩子把情绪宣泄出来,这样我们才能跟他进行下一步的沟通。

懂得表达感受的孩子,通常共情能力强,情商也更高

孩子们感知并表达感受时,就是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正确的反应。

懂得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孩子,不会是“情绪的奴隶”。会表达情绪和感受的孩子,往往容易得到父母、老师等长辈的帮助,在每一次的分享、倾听和理解中,孩子会逐渐习得消化情绪、和控制情绪的能力,而不至于被情绪牵着走。

幼儿园老师说,双胞胎哥哥浩浩不开心时会闷闷不乐,都不太愿意讲话,也不怎么跟其他小朋友玩;但弟弟君君会告诉她今天和哥哥吵架,被妈妈骂了所以很不开心,经过老师的安慰后,又能和其他小朋友开开心心玩在一块儿。

能感受自己情绪的孩子,共情的能力也会比其他孩子强。共情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它不仅要求孩子要理解别人的感受,还要求孩子能够感同身受。

经过妈妈的引导后,朵朵也是一个善于表达情绪的小姑娘。有天从幼儿园回来,她跟妈妈说,今年班里有个小男孩扯了她头发,当时她很生气,不过后来就原谅他了,因为老师批评了他后,她能感觉到男孩很难过。

朵朵妈妈很惊喜,没想到在练习表达感受的过程中,孩子的感受能力变得十分敏锐,不仅自我情绪管理做得越来越好,还越来越善解人意。

共情能力强的孩子,情商也高。孩子在父母对自己的爱和理解中也会习得了共情的能力,这对孩心理健康、情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

同事就说,她儿子的情商,自己都自愧不如。之前带他去姥姥家,姥姥特别想把小外孙留在家里过夜,但他看了一眼妈妈后说,妈妈如果离开我我会很难过,所以我离开妈妈她也会不开心的,我今晚先跟妈妈回家,明天再来陪姥姥。小嘴说话一套套的,哄得大人们都很开心。

所以,真的不要去压抑孩子的情绪,也不要置之不理,要鼓励孩子把愤怒、委屈、和不满都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在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以及爱和理解的能力。

作者简介:发现孩子的蓝妈妈,专注儿童心理健康和教育,希望所有父母都能和孩子共同成长。如果育儿过程中你也遇到一些疑惑,欢迎评论区一起探讨。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记得关注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