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情感依恋期”的宝宝,需要家长的耐心和爱,你知道这些吗? 宝宝的情感依赖期
文|温柔虎爸(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邻居家的小孩已经快两岁了,他的妈妈也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每次早上他妈妈上班的时候都会听到小男孩儿在家里撕心裂肺的哭,就算他妈妈走了很久也会在家持续哭很长时间。有一次,我和邻居在小区里碰到聊了一会儿,她说:“晚上睡觉的时候,我们家宝宝都会紧紧的攥住我的手,有时候到天亮也不会松开,我每次看见他这么依恋我,我都不想去上班了。”
大家肯定都看过孩子离开父母就会哭的情景,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一个关键期——情感依恋期。
有研究证明对于一岁以内的宝宝,母亲平均每天要花费9个小时陪孩子,而父亲则只有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孩子依恋母亲的原因。
弗洛伊德曾说:婴儿和母亲之间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人类的情感的产生源于需要情感,孩子对家长特别是母亲的依恋,几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母亲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决定了孩子的依恋程度。当孩子越依恋父母,也说明孩子越缺乏来自于父母的情感。
▊宝宝的“情感依恋期”有哪些表现?
处于依恋时期的孩子分4个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孩子都有不同的表现,每个阶段中的孩子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不知道的父母赶快和我往下了解吧。
①出生到两个月之前的孩子只会用哭闹、微笑、注视和抓握去接触别人。
这个时期的小孩会对家长做出的动作和语言,做出相应的反应。他可以初步通过味道、音色去辨别母亲。但是他不会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所以对所有人一般都会出现同样的反应。
②两个月到七个月是建立依恋最重要的时期。
孩子能够对经常见的人和从来没见过的人产生不同的反应,孩子会对肢体上的亲昵表现出更渴望。例如:喜欢妈妈抱他、家人摸他的头就会很开心的微笑,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人依然不会拒绝。
③7到18个月是孩子一定行为最明显的时期。
这个时候如果经常照顾他的妈妈,要出门孩子就会表现的非常焦急、难过,经常会用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孩子会觉得在经常照顾自己的人身边会获得更多的安全感,所以对他们尤为依恋。
④18个月到24个月的孩子依恋行为慢慢变弱,能够接受与母亲分开。
在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的很快,母亲可以和他明确的商量出门的原因。孩子也可以用语言表达自己不愿让母亲出门的想法,如果这个时候孩子有哭闹的表现只能说明他想用哭闹留住妈妈,而且当母亲决定不出门时孩子会立马停止哭泣。
每个时期的孩子都有不同的表现,相同的是每个时期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爱。在孩子依恋的阶段如果没有获得回应,也会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很不利,通过下面的介绍大家就能够了解依恋的重要性了。
▊处于“依恋期”的宝宝得不到家长的回应,会有哪些行为表现?
①性格会变的急躁,会有焦虑、恐惧的行为出现。
如果一直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孩子就会因为太长时间处于焦虑的心情中,变得脾气暴躁。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很不开心,甚至出现摔东西的行为。经常担心父母离开会让孩子变得很胆小,心里常常感到恐惧。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希望父母能够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就算上厕所也会让父母陪伴。
②不喜欢与小朋友交往,内心非常缺乏安全感。
依恋期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回应,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交往。每当小朋友主动和他们交往的时候,都会有退缩的表现。因为他们的内心没有安全感,不敢和不认识的人主动交往。
③性格变得比较孤僻,总是拒绝和别的小朋友相处。
心里缺爱的孩子从小没有安全感,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没办法对其他人产生信任,自然会影响他们交朋友。由于爱的缺失也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做什么事情都是独来独往一个人。别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耍,但是他就会自己躲在一旁观看。
④影响孩子各个能力的发展。
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字的智力和语言发展,因为身边没有让他觉得安全的人,所以自己的好奇心、思维等等很多方面都会受到限制,这就耽误到了孩子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时候语言能力会突飞猛进,如果确实依恋对象或者得不到正确回应,就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孩子在依恋时期如果缺少父母的参与会影响一生,时间错过了就没办法弥补,所以这个时期非常关键。父母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回应办法,让孩子能够科学健康的成长。
▊家长可以这样回应
①及时关注孩子对依恋的需求,并且做出积极的回应。
有些家长会因为工作忙,回到家就不想动。但是什么理由都不可以忽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对于家长有所请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满足。这样才能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也能建立一个良好的依恋关系。
②给孩子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
温馨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在有爱的家庭成长的孩子与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成年后会有鲜明的对比。前者自然会形成一个自信乐观并且独立的孩子,因为在小时候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依恋。
③孩子的成长,家长不可以缺席,要抽空时常陪伴孩子。
父母对于孩子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成长的过程中他需要父母给他足够的关爱。这样才能在依恋期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对以后的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家长一定要多陪孩子玩耍,可以加强亲子之间的互动,更好地建立依恋。
早在1951年,英国精神病学家兼世界卫生组织(WHO)心理健康专家Bowlby就提出一个假设“婴幼儿与生俱来就与母亲形成并维持一种温暖、亲密和持续性的依恋关系,通过这种关系,儿童都能获得情感满足和享受,它是儿童建立安全感并走向下一步发展的基础;一旦缺乏可能会产生重大且不可逆转的心理创伤后果,甚至死亡。”
孩子的依恋期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这也是孩子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如果忽视了一定会对孩子以后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应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当然这个时期也可以成为家长一段美好的回忆,因为只有在这个时期孩子才会特别依恋家长。
今日互动话题:在依恋期的时候你是如何与孩子互动的呢?当你出门的时候,孩子会用怎样的行为挽留住你呢?可以在下方留言和我们一起交流。
————————
我是一名三岁宝宝的爸爸,育儿是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宝宝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细致的关怀。大家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共同探讨,一起解决。
我是温柔虎爸,每天在带娃养娃中与宝宝一起成长。
每天分享育儿经验,欢迎各位宝爸宝妈与我共同分享养娃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相关文章
- 宝宝从小不粘妈妈?情感依恋度低的孩子,更需要妈妈着重去“爱”
- 孩子总是哭闹不停?可能是个“高需求”宝宝,家长应付出更多耐心
- 让宝宝适应清理鼻腔和坚持每天护理,更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决心
- 处于哺乳期如何不少宝宝口粮还瘦身成功呢?
- 宝宝“视力”发育黄金期,家长及时做这3件事,让孩子远离近视
- 宝宝发育“黄金期”,家长抓住这几个“机会”,宝宝会越来越优秀
- 宝宝爱咬人?那可不止是因为牙痒痒,2种原因家长容易忽视
- 宝宝记忆发展关键期,这三个影响因素,聪明的家长早知道
- 宝宝进入“依赖期”,家长抓住机会培养“信赖感”,对未来有好处
- 爱拼才会赢,经常玩积木宝宝更聪明,但最初锻炼的却是妈妈的耐心
- “妈妈,不要走”,当宝宝经常这样表达时,说明已进入依恋期高峰
- 培养0-3岁宝宝的社会情感,试试这些亲子小游戏 | 早期发展
- 婴儿期家长这样做,会收获一个擅交际的“话唠”宝宝,不妨试一下
- 当孩子处于婚姻敏感期时,家长应注意的三件事
- 生完宝宝后肚子还像怀着一个,处于哺乳期怎么瘦身呢?
- 胎儿发育的六大明显时期,你的宝宝正处于哪一时期
- 宝宝0-3岁时的依恋关系,谁才是真正的“妈妈”?
- 宝宝3岁前,吃这种饭真的很伤肠胃,家长可要注意了
- 宝宝上幼儿园前,上幼儿园后,家长知道什么事?孩子在学校应付自如
- 宝宝也有嫉妒心?当然,家长教育不好可能会孩子成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