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9.2高分的纪录片印证:教育从来不只有一个样子 看了这部纪录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让孩子成材,是每一个父母的心愿。我们总是想为自己的宝贝提供最好的资源,让他们接受最好的教育,将来拥有最出彩的人生。
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为人父母的应该都思考过,可你找到答案了吗?
说实话,当了妈妈后,我也一直试图寻找答案。因为接受过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我自认为比大多数人更有体会,但让我来评判哪一种更好,我也会觉得很难。因此,对于姐姐弟弟到底走哪一种教育路线,我也一直在思考中。
最近,一部在豆瓣获得9.2高分的教育纪录片在父母们中间悄悄传播开,很多教育大号也有关注和推荐,说实话我抱着好奇的心理看完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部片子,就是《他乡的童年》。
这部片子里异国他乡的孩提时光,让我有一些触动启发,也分享给你们。
01
这本记录片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她叫周轶君。
对于她,我其实并不陌生。之前看《圆桌派》和《锵锵三人行》时,她的表现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为一名战地记者,她曾在战火纷飞的加沙,穿越枪林弹雨。冒过生命的危险,见过战争的残酷,体会过生死离别,这个内心强大的女人,犹如刚毅的勇士。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硬核”的女子,却在为人母之后,把视角移到了令人内心柔软的孩子身上来。为了探究自己对于教育问题的困惑,周轶君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先后走遍了日本、芬兰、印度、以色列及英国等五个国家。从制片人到导演,从主持人到脚本,统统都是她一个人。
五个国家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和现状,分别各自成集,被周轶君用镜头真实呈现。在这其中,日本、芬兰和英国这三集让我尤其难忘。
02
日本
提起日本,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超强的凝聚力、空前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对规则和秩序的完美追求。而这一切,其实从日本孩子上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培养了。
在关于日本的这一集,周轶君重点记录了东京藤幼儿园和大阪莲花幼儿园里,孩子们一天的学习生活情况。
琐碎的细节里,处处体现着日本人独到的教育理念——
洗漱、穿衣更衣、换鞋、整理书包……孩子们都要自己来,为的是培养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每一天,幼儿园都会提供充分的户外活动和体能课程,为的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完全燃烧”,竭尽全力激发各种潜能,并且由此凝聚成一股力量,为培养集体感打下基础;
每天中午用餐之前,都会举行一个简短的感谢仪式,为的是让孩子学会感恩,珍惜食物;
幼儿园教室的门必须用力拉一把才能关好,否则坐在门口的孩子会感到穿堂风。如此设计,为的是让孩子学会为他人着想;
户外洗手的水龙头没有接水槽,当孩子打开水龙头时,就会水花四溅淋湿自己的脚。这样为的是让孩子在无形中意识到要赶紧关上水龙头,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
如此用心良苦,让我想起卢梭在《爱弥儿》中说的一段话:“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践行,成就了日本人优秀的意志品质,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给他人添麻烦,但也让他们的骨子里镌刻进隐忍、压抑、委屈自我等负面的因子。
片中感泪疗法师吉田英史让日本年轻人催泪的片段让我感触特别深。吉田英史提到,在日本传统社会中,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是不允许随便哭泣的。而他的职业,则是让人们学会通过眼泪释放压力。在他看来,哭并不是一件坏事,而每个人也都有哭泣的权利。
由此想到我自己。其实,我一直都主张让孩子自由表达情感,对弟弟也从来没有说过“不许哭”、“把眼泪憋回去”之类的话。我始终相信,让情绪正常流淌,才是一个孩子心智健康发育的前提;而我们的教育里,除了教会孩子坚强、勇敢以外,也应该融入更多温情而人性化的闪光点。
尽管存在不认同的地方,但近几年日本国民也已经逐渐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无论如何,有一点不可否认——注重于团队和整体的日本教育,在培养孩子成就“大家”方面,有很多引人深思并值得借鉴的地方。
03
芬兰
如果说,日本的教育更强调集体感和利他行为的话,那么芬兰则恰恰相反。在这一集里,我看到了一个完全有别于我们东方的教育模式,带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与感动。
那里的父母不允许对孩子采取任何形式的暴力,家庭教育中哪怕是责骂子女也不可以;
那里的学校没有考试,为的是淡化竞争、让孩子真正享受学习的快乐;
那里的老师奉行积极教育,相信哪怕有不擅长的科目,却依旧不妨碍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成为品格出众的人。
不贬低、不贴标签、正面积极的鼓励和引导。个性化的定制教育,让芬兰的每一个孩子都能发展兴趣与特别、彰显个性、独立而自由。
这一集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在拉彭兰塔市的卡苏卡拉小学,专门设有森林课。孩子们在老师劳拉的带领下,把课堂搬到了大自然中。
在劳拉看来,任何课程都可以在森林里教。她让孩子拿着色卡,来认识森林中的各种颜色;她让孩子通过闻气味,来感受大自然各种各样的味道;她让孩子找寻代表不同形容词的事物,来体验人与自然的奇妙关系……整个过程没有说教与知识的填鸭式灌输,孩子却在玩中不知不觉就增长了好多见识。
这种亲近自然、在玩中学习的理念让我特别赞同。平日里,我也总会带着姐姐和弟弟走进大自然,哪怕因此玩得脏一点也没有关系。
正如作家Richard Louv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一书中写的那样:“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接触。”这个最好的宝藏库,每个孩子都不容错过。
今年,联合国《世界幸福报告》将芬兰评为全球最幸福国家,我觉得是名至实归。从这部记录片的种种细节里,我都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高福利。
每个婴儿从出生起,政府每年都会为其家庭提供新生儿百宝箱;每个孩子都接受免费的教育和午餐;社会贫富差距小,社会风气朴素纯正,讲究平等与尊严,人民不攀比不浮躁……芬兰是如此令人羡慕,那里的人们有着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同感。
而芬兰人对待学习的态度,同样“任性”。在这一集的最后,当周轶君在养老院看到老人们认真投入作画的场面时,忍不住感慨流泪。她哽咽着说:“一直以来,我们总是被说你这个不行、那个做不好,你不可能做到这个那个……”她没有想到,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一个人的潜力,真的是无限的。
那一刻,在屏幕前,其实我也眼眶湿润了。这不正是学习最理想的状态吗——不为分数、不为竞争,只是为了自己、为了生活。
因为热爱,所以享受,这,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啊!
在我看来,芬兰的教育,有一种返璞归真、大简至美的纯朴感,更强调让孩子学会在社会性的环境中了解自己、成就“自己”。
这其中蕴藏的智慧值得我们参考。毕竟,对孩子来说,人生有太多种可能性;未来,也从不只有一个样子。
04
英国
这一集的重点,周轶君把目光放在了英国威斯敏斯特和德威公学。
不同于芬兰等北欧国家信奉平等公平和“不让一个掉队”的教育理念,英国教育哲学整体上追求卓越,相信社会进步依靠精英的力量,鼓励孩子要“做那个最好的”,成为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英国人尤其重视孩子的体育运动。在他们看来,体育带来的精神面貌才是内在的礼仪,才是增强体魄、培养坚韧不拔、永不放弃、敢于坚持等贵族精神的关键。
除此之外,英国的精英教育同样注重于戏剧、艺术等内容的培养。对此,我是特别认同的。记得我曾写过两篇相关的文章——《顺义妈妈推娃只拼成绩?这点她们更拼...》、《儿童戏剧:这场润物细无声的美育,是安放孩子心灵的地方》。
在我看来,这些看似跟考试与分数无关,却在潜移默化中能够影响孩子的审美、心态、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们将来是否能够成为有趣、积极、乐观向上的人。
05
《他乡的童年》看完了。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怎样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呢?
其实,任何一种教育模式都有利有弊。适合孩子的,才最重要。
而判断适合与否,关键在于家长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只有真正走进了孩子的内心,聆听到他们的想法,明白了他们的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
如果说,那些成功的教育经验有共通之处的话,那一定有一点——它从来都没有高高在上的控制与压迫,而是轻柔的、细腻的,充满了爱和尊重。其实,这也正是养育的内涵所在。
套用这本片子日本一集中,莲花幼儿园校长秋田光彦的话:
“父母与孩子之间并不是支配关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成长。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也是大人的父母。”
父母唯有与孩子同频,陪伴他们共同进步成长,才能收获最好的育儿之道。
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
- 豆瓣高分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教育不止是一个样子
- 9.2高分纪录片《他乡的教育》:完美揭示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奥秘
- 豆瓣9.2高分教育纪录片,走访5国学校,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
- 为教育而焦虑的父母,一定要看看这几部高分纪录片
- 看了这部纪录片,才明白为什么日本的教育赢在了起跑线
-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又燃起了我对教育的焦虑
- 纪录片《幼儿园》:它并不美好,它是家庭的缩影,它是一个小社会
- 一个从来不想要二胎的人,是什么改变了你的决定?
- 这部豆瓣9.1分的纪录片,告诉你日本人怎么教小孩
- 这部跨度12年的纪录片,为中国父母的焦虑提供了一剂“解药”
- 6岁孩子清空7万购物车,罚抄作业300遍:最好的教育从来不是体罚
- 8部高分纪录片,打开孩子的童年秘密
- 国内第一部00后成长纪录片,带无数家长看懂中国式教育
- 备孕从来不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
- 孩子不想学习时,就让他看看这部纪录片,这方法管教都很有用
- 宝宝3岁之前在想什么?这部BBC纪录片告诉你婴儿大脑的工作机制
- 遇见日本教育 | 他乡不一样的童年!周轶君六国行教育纪录片
- 从来不打孩子,孩子为何遍体鳞伤?
- 从来不玩手机的娃,十年之后,会面临这两种困境,家长脱不了干系
- 纪录片《零零后》: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过平凡的一生吗?